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年来,党中央围绕战略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22年恰逢战略实施10周年,本文在分析其时代意义和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视角出发,回顾战略的提出及演进历程,梳理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的实施框架和理论逻辑,系统总结10年来战略的实施成效(图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放眼世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这是中国适应国际竞争、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的根本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1)放眼世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选择。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竞争中离开创新或创新不足,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产业就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国家也会失去发展动力。传统跟随式发展往往受制于人,引领式发展则需要自主创新[2, 3],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不断激发创新动力、能力和活力,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立足现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到中等收入阶段,往往会遭遇经济增长的停滞,其进一步向高收入经济体升级的阶梯要么中断、要么受阻。201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0.6万美元,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当时面临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从传统经济向新兴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转型,尤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面向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证明,谁首先推动科技创新及其应用,谁就能在产业革命中赢得主动。熊彼特“创新理论”也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作用[4]。当前,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也呈现加速态势,谁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主动权[5]。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必须塑造更加均衡协调、具有强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结构。中国要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把握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内涵。
1.2 战略内涵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不断适应复杂的国际竞争和科技、产业变革新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6],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3个层面的时代内涵:首先,强调了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其要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其次,强调了中国未来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这就需要持续提升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最后,强调了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这就需要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增值,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2 历史逻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其科学内涵不断发展完善。从历史逻辑来看,主要经历了战略提出、发展和完善等演进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明晰的发展定位和阶段特征。
2.1 战略提出阶段: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012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并从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6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要求两院院士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7]。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首次提出,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8]。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点是创新驱动,而非要素或投资驱动;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1]。由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提出,其基本内涵、战略要求逐渐明晰,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动力转换、支撑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顶层设计。
2.2 战略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位居新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9]。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重心放在创新上,也由此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10]。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11]。由此,国家发展的基点放到了创新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系架构逐渐形成,确立了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性方向,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阶段性目标,确立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路径选择。
2.3 战略完善阶段: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2]。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13],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4]。由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实施重点逐步完善,尤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突出了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发展方向,强调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3 理论逻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马克思、恩格斯创新发展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15]。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地位,确立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10]。在战略目标的价值引领下,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逐步形成了实施主体、实施任务、实施路径和实施环境有机融合的理论逻辑框架。
3.1 实施主体: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施主体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包括区域性主体、机构性主体以及具体人才主体等。近年来,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重大战略布局以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等实施主体相关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出和实施,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等。
由此,中国不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其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了科技创新支撑东部加快发展、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举措;强化国家实验室、国立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4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6],探索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4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梯队[17],探索了支持相关战略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了加快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
3.2 实施任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成果转化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任务是依托科技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国家发展内生动力、应对国家安全和“卡脖子”问题的手段和举措。近年来,中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两链”融合发展、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不断推出,包括国办印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以及科技部等部门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等。
由此,中国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13],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推动了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建设并发布了相关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布局了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新要求,完善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普惠性政策等[18]。
3.3 实施路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路径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也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明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方向和战略重点。
由此,中国提出了坚持“四个面向”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路径方向;提出了统筹处理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等相关论述。对于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相关论述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支撑,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19]。对于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相关政策强调要加强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对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相关政策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即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逐渐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4 实施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开放的国际创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在加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和国际国内创新环境建设,以创新环境的优化提升中国科技创新的“势能”和改革发展的“动能”。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政策,科技部等部门也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
这些政策举措系统布局了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体制改革方案,科技领域相关基础性制度逐渐形成;加速推进了知识产权改革及其保护制度,相关政策强调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了以科技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中长期绩效评估制度,逐步完善了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评价体系;建立了鼓励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和提升全社会科学素质的科普与创新教育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驱动环境[21];逐步形成了全球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框架,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政策的制定和发布等。
4 实践逻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主体、任务、路径和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显著增强以及国内外创新网络布局的逐渐完善。
4.1 科技创新的整体规模和能力显著提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整体规模和能力显著提升。规模提升方面: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1.0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增长到2.44%;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累计引进2万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等。能力提升方面: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22];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度上升,若干学科方向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2 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各类主体的活力得到激发、任务的实施快速推进,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原创成果方面:中国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研究世界领先,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利用体细胞克隆猕猴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突破[16, 23]。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方面:中国取得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建成一批国之重器。能源资源科技领域,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技术,全面掌握了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信息技术领域,实现5G技术领跑,并在全球率先实现5G商用;农业科技领域,海水稻取得突破并开始产业化推广;生物科技领域,基因育种技术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空天科技领域,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海洋科技领域,“奋斗者”号创下10909 m载人深潜新纪录,“雪龙二号”揭开中国南极科考新一页;国防科技领域,世界首款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研制成功,国产航母实现改建到自建的历史性跨越等。
4.3 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擎作用逐渐显现。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0%左右稳步增至2021年的超过60%,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2年的6437.1亿元增至2021年的37294.3亿元[24]。具体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有效促进了装备、交通、能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赋能;有效促进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壮大,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持续快于总体经济增长水平,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三五”末增加到近15%。此外,战略实施也为民生福祉和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全国科技系统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设备和试剂等方向开展抗疫攻坚,在世界上首次检测出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首次分离出病毒毒株,14 d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上市[25]等。
4.4 科技创新的国内外网络布局逐渐完善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和国际科技合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进,中国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布局不断健全,开放合作的全球创新网络逐渐建立。区域创新布局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区域创新布局不断健全,形成了一批区域创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例如,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位居全球科技集群榜单前10名;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20余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0余家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6]。全球创新网络方面: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和联合研究机制,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5 结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本研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视角,梳理了战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演进历程,总结了战略实施的方针政策、重大举措和重要工作,分析了战略实施推动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涌现以及创新发展的成效。战略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启示我们: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深化战略实施。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战略实施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形成了战略实施主体、实施任务、实施路径和实施环境有机融合的理论逻辑框架,在基础能力、人才规模、市场空间、产业体系、体制动员等方面形成了发展新优势。三是要坚持“四个面向”,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关键性技术突破、集成性工程应用,强化了国家创新体系,丰富了创新文化,优化了创新生态、创新环境。前瞻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只有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才能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 |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2] | 王志刚.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J]. 政策瞭望, 2013(6): 50-52. |
[3] | 李志红.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科技强国奠基[J]. 中国人才, 2021(8): 66-67. |
[4] |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5] | 胥和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路径的思考——创新驱动促发展[J]. 中国农村科技, 2012(11): 20-21. |
[6] | 习近平.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
[7] | 胡锦涛.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8]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胡锦涛文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
[9]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
[12]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
[14] |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
[15] | 潘教峰, 万劲波. 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5): 569-577. |
[16] |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
[17] | 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求是, 2021, (24): 4-15. |
[18] | 习近平. 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4-24(1). |
[19] | 习近平. 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2-06-30(01). |
[20] | 习近平. 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2-08-19(1). |
[21] | 习近平.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9-12(1). |
[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发布会图文实录[EB/OL]. (2022-06-06)[2022-09-14].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7673/48320/wz48322/Document/1724980/1724980.htm |
[23] |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24] | 侯建国.2021年新年贺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1): 2. |
[25] | 高鸿钧.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2): 6-11. |
[26]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R]. (2022-09-29)[2022-10-27]. https://www.wipo.int/global_innovation_index/en/2022. |
2.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