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专列一节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2018—2021年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衔接工作作出了部署,特别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于摆脱贫困的县,要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可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作出的重大安排,是党中央着眼于当前“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作出的重要战略性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帮扶产业迭代升级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乡村振兴的目标表明,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衔接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解决哪些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在“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中的第一条即提出要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要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3]。因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学者们都高度关注产业发展问题,比如,左停认为,升级扶贫产业价值链,稳定实现扶贫产业价值,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需要,也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环节[4]。姜长云建议按照建立“四个协同”产业体系的要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5]。曹立、王声啸从“五个振兴”来寻找衔接点和突破口,探索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6]。汪三贵等提出要通过深化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来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7]。汪晓文、李济民以甘肃省永昌县东寨镇的实践案例,分析了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8]。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不仅呈现了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也深刻剖析了其面临的困境和推进策略,对今后的实践和研究都大有裨益。但也可以看到,专门从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聚焦科技力量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引擎。因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基于产业振兴的视角,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探讨科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科技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逻辑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并不意味着马上步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一些地区因为特殊现实,如连片特困地区实则在脱贫攻坚中仍面临重重困难,跨越到乡村振兴还需要进一步夯实脱贫成果[9]。按照中央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分步走”的渐进过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要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这包括乡村生产发展向产业兴旺的转向和衔接。产业振兴不一定必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但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基础则是产业振兴。如何做好产业振兴?这就势必要发挥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应然结果,同时也是世界农业科技强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共性经验。
1.1 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但是,要实现从产业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蝶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处于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关键时期,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在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布局中,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更依赖于科技的支撑和赋能,从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融合,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因而,农村生产发展衔接乡村产业振兴,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这就对科技有着更迫切、更广泛、更深刻的需求。
1.2 科技第一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应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同时也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已经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被一再证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振兴要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就一定不能离开产业发展的实际,要避免形成“科技孤岛”,或唱“创新独角戏”的现象。科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重要作用的发挥,绝对不能离开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应以需求为导向,走以科技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产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应主动与产业发展对接,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链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服务于产业振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3 世界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世界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世界农业强国也都是世界农业科技强国,在全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均立足本国国情、结合本国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本国实际的乡村建设行动以振兴乡村。比如,美国实行了“乡村发展计划”、日本实施了以“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乡村再生计划”、德国落实“城乡等值化”发展理念、法国开展“农村振兴计划”、韩国推进“新村运动”等。纵观这些世界农业强国乡村建设实践,其中一个值得借鉴的重要法宝就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日本专门成立乡村振兴局,研究制定乡村振兴综合性政策和规划,并在实践中强化科技力量,培育农业科研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六次产业”发展,极大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美国较早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0%。德国不仅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精细化发展,而且注重农业专门人才培养,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极大提升了乡村人力资本水平。这些农业强国还具有注重建设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开发具有引领世界农业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原创理论突破、保障本国粮食自给自足及农业安全等发挥科技“硬核”力量的共性特征,这都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启示与借鉴。因此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有必要、有理由、有条件强化科技的动力引擎作用。
2 科技破解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困境的现实审视以科技驱动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现阶段中国部分地区仍存在着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生需求衔接不充分、载体不突出等问题[10]。聚焦到产业发展,虽然农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但相对于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仍有一些困境需要破解,还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动力引擎作用。
2.1 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支柱作用,成为帮助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的有力举措。但在新发展阶段视域下,刚脱贫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一方面产业结构还显单一,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还不够,产业链、价值链还不够完善,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的突出困境还表现在,长期以来农业产业难以吸引高质量的科技资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经营主体难以与优势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同时还存在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现象,科技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此外,当前中国农村仍是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常发,不同区域村镇间发展还不平衡,区域性的产业发展趋同性较强,农村的生态承受能力和基础设施仍然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制约着协调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力量来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
2.2 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劲虽然在过去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发达地区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为贫困地区注入了新技术、新理念,使贫困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含量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来说,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整体的贡献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对刚摆脱贫困的地区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中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领跑型技术仅占10%,核心技术和农业装备对外依存度还很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不足40%,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虽已达60%,但仍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80%的水平[11]。在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因而,加快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贡献能力和乡村科技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2.3 科技人才供给仍显不足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但人力资源一直是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中,应把乡村人才振兴、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重要位置。农村全面脱贫以后,乡村用人环境不断改善、留人平台不断丰富,能人回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农村的人力资源短板虽有所改观,但相对于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说仍显供给不足。一是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匮乏。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农业学部80人,仅占8.9%。二是实用科技人才明显不足,2017年全国农业技术人员数量67.9万人,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仅有科技人员32人,相当于美国的41%。根据《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目标,2020年底,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超过2000万。但这相对于中国庞大的约2.07亿经营农户来说,比例仍然很低,大约每11户中仅有1名职业农民。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况且,当前乡村还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劳动力逐年减少,结构不尽合理,素质整体偏低,人才引留政策和流动机制不健全等困境。要建立和完善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队伍任重道远。
3 科技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统工程中,聚焦产业发展主线,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振兴,实质上就是以科技之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基于此,应该以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以科技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内生动力、以科技人才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从而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1 以科技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理论都昭示一个道理,只有产业兴,才能百业强,才能使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的增值收益,有更多获得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石,基于衔接的角度,需要以科技支撑不断促进乡村产业迭代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
1) 要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和品牌化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农村已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衔接阶段仍需要用现代科技促进其提质增效。比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定点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就基于当地过去因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而盛产锌硒米,现在却受困于品种质量、栽培技术和种植观念等落后的实际,为当地锌硒米产业注入科技力量,将学校“双一流”学科作物学的科研成果——院士研发的优质良种粳稻“宁粳8号”“宁香粳9号”等科技新品种引入麻江,并示范推广先进优质的栽培技术,帮助将当地锌硒米亩产提高到约660 kg,锌、硒含量达到常规稻的3倍左右,且色香味俱佳,其售价更达到了20元/kg,重塑了稻米新品牌,使其供不应求,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约3500元,使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焕发出新活力。
2) 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适势发展六次产业。六次产业是指第一二三产业之积(即1×2×3=6),其核心就是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这也是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发展好乡村六次产业,不仅要依靠科技为其提供理论支撑、规划引领,更要依托科技之力提升品质和技术支持,从而优化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南京农业大学依托学校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研发保存了3000余个菊花品种的科技优势,因地制宜地将菊花新品种推广到贵州麻江、江苏淮安、湖北麻城等地,并研发加工制作了菊花酒、菊花口红、菊花面膜等菊花系列加工衍生产品,同时还依托菊花发展当地旅游业,打造了菊花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品牌。正是因为坚持科技兴农,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近几年来麻江以菊花为核心的产业链辐射带动旅游综合收益超过2亿元,打造了以菊花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集群,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3) 要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生产和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及产品附加值不高。因而需要破解农业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现象,加强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和升级传统特色产业。贵州省麻江县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如何提升这一产业的附加值对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南京农业大学在定点帮扶麻江的过程中,组织学校精干科研力量,全程嵌入绿色生产科技链,将以猪粪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用于蓝莓种植,打造生态循环模式,为当地规划打造“蓝梦谷”产业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蓝莓产业链条,学校发挥植物保护学科力量,帮助改进蓝莓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食品学科优势,开展以蓝莓为原料的蓝莓汁、蓝莓果酱、蓝莓果干等精深加工研发;还发挥人文社科智力优势,为麻江蓝莓设计了“麻小莓”系列形象标识并提升产品包装品质,使传统的蓝莓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通过加强科技链对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极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从而有力促进了产业兴旺。
3.2 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产业兴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把握好科技创新这一驱动力。不仅要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瓶颈、促进产业发展,更要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科技创新做好产业布局,发展新业态、拓展新功能,着眼长远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和持久内生动力。
1) 以新理念规划,引领产业发展。脱贫摘帽后,农村产业发展必须要面向新形势、新目标做好系统规划,首先要在理念和布局上向产业振兴迈进。这需要根据乡村振兴的阶段、环境、条件的变换,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以创新理念做好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产业振兴理顺通路,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以创新规划来引领和培育未来乡村重大产业的发展。
2) 以新技术赋能,催生新业态。当前,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深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新智能、新材料、新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也已开始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新时期谋划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势必要把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新技术革命成果转化成产业升级变革的强大推动力,不断支撑引领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要重点推动运用智慧农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生物技术,进一步改造和提升农村传统产业,推进农业智能化和电子商业化,拓展农村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绿色农业等新业态的合作与发展,构建“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集群,提升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创新力与竞争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3) 以新机制运行,激活创新动力。从外源动力来看,要发挥科技对乡村产业发展持续驱动作用,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和智力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同时依托高校科技联盟的力量,开展专项攻关、联合攻关[1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将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动能。从内生科技创新动力来说,则可以通过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推动科技、人才、资金、政策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示范样板。同时还要注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构建乡村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培育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加快推进校地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激发乡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3 以科技人才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13]。
1) 加强培养和引进农业农村高层次战略型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农业农村的关键问题需要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来破解难题和梗阻。这需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培育人才的作用,向农业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倾斜,着力培养一批能解决农业农村“卡脖子”问题的战略型科技领军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要通过“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等,集中为产业振兴培养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以及实用技能型的未来农业领军人才。
2)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为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发展阶段,需要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和农民发展需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队伍,注重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还应积极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联盟,搭建“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纽带,以产业联盟建设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组织产业专题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实地调研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大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在定点帮扶麻江的工作实践中,以“双线共推”服务模式,线上开展产业技术指导与培训,线下围绕特色产业帮助组建了锌硒米、林下养鸡、农村电商等6个产业发展联盟,帮助地方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 做好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援派,形成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援派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力量深入乡村脱贫攻坚一线,是支撑全面脱贫攻坚战胜利的“硬核”力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时期,仍应汲取有效经验,进一步做好驻村工作队援派,缓解农村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继续加大科技特派员等科技力量进村下乡,将众多科研成果更好地传授农民,把突破农业生产瓶颈的实用技术真正留在农村,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吸引各类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和挂职干部队伍,以需求为导向,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技术推广和政策咨询,让优秀科技人才下沉基层一线,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在农村扎根。
4) 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选留人才环境。要构建一支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农村人才队伍,需要构建良好的引人、用人和留人环境,在提升存量人才水平的同时不断做大人才的增量。要通过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调动高素质农民积极参与到科技培育、创新创业实训中,在农民中培育一批带头人。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科研成果认定和转化机制,积极“破五唯”,让高科技人才安心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各地还要因地制宜加大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利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乡村振兴示范区等“筑巢引凤”,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在基层落地开花,促进产业振兴。要通过良好的政策环境、浓郁的乡情氛围,吸引能人回乡,要通过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引导高校毕业生、社会创业力量和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领头人,发挥新乡贤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人才和智力水平。从而打造一支优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1] | 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2). |
[2]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 人民日报, 2020-11-04(1). |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EB/OL]. (2021-03-22)[2021-07-23].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3/22/content_5-594969.htm. |
[4] | 左停. 升级扶贫产业价值链是高质量减贫的关键[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23): 33-39. |
[5] | 姜长云.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探讨[J]. 经济纵横, 2019(1): 10-18. |
[6] | 曹立, 王声啸.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4): 42-48. |
[7] | 汪三贵, 郭建兵, 胡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58(3): 16-25. |
[8] | 汪晓文, 李济民. 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河西走廊寒旱农区产业扶贫发展历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4): 17-23. |
[9] | 边慧敏, 张玮, 徐雷. 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 2019(4): 40-46. |
[10] | 宋保胜, 刘保国. 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供给与对接[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6): 204-212. |
[11] | 完世伟.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 中州学刊, 2019(9): 26-32. |
[12] | 严瑾, 陈巍, 丁艳锋, 等. 以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产业扶贫的经验[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4): 181-188. |
[13]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N]. 人民日报, 2021-02-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