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CEO。







AI芯片全方位赋能汽车智能化——访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

徐丽娇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收稿日期:2020-12-16;修回日期:2020-12-24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将迎来广阔的蓝海市场。为紧跟车载人工智能(AI)芯片研发前沿,展示科技赋能汽车产业变革,《科技导报》采访了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

《科技导报》:随着AI研究迅速发展,地平线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期待获得哪些突破?

余凯:地平线主要致力于研发汽车智能芯片,可用于智能汽车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在未来的10年,随着AI芯片计算能力的发展以及软件算法不断迭代,汽车驾驶的智能水平会越来越高,从现在已经量产的L2级辅助驾驶走向高级别自动驾驶,最终会实现无人驾驶。如PC时代电脑处理器从286、386、486到586一直不断更新迭代一样,汽车智能芯片也会经历迭代过程,这个过程大概要10年之久。

《科技导报》:相对于传统模式,地平线公司与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合作模式有什么变化?

余凯:传统的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分工合作体系,二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逐级合作,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交付,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交付。

现在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一切分工合作的边界都在被打破,新的合作体系正在形成,科技型企业与整车厂、二级供应商以及一级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已经不是简单的交付关系,更多是协同关系。面对一款面向未来的科技产品,大家更多采取合作定义、合作开发,而且边开发、边定义、边讨论这种协同合作的方式。

地平线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型的企业,为很多软、硬件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为整车开发智能系统。

《科技导报》:地平线公司作为中国唯一实现汽车智能芯片规模化量产的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实现车规级芯片出货量超过10万,在开放赋能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余凯:地平线是一个战略驱动型的企业,我们深度地思考产业发展变革中的必然趋势,坚持长期主义去创造价值——这是很难的。2015年7月成立时,地平线是全球第一家AI芯片创业企业。我们不仅关注芯片,还专注车载AI芯片的研发。因为车载系统本身对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因此汽车智能芯片是芯片产业里的一个制高点。地平线公司在过去5年时间里,在车载AI芯片领域长期耕耘,现在开始产业化落地,大规模量产AI芯片并交付给消费者,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业绩,这也是公司贯彻长期主义的成果。

《科技导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会给“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余凯:从地平线公司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车规级芯片是这个环节里最薄弱的一环,国产化程度几乎为零。地平线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希望补齐国家在该领域的短板。从整体来讲,地平线公司希望在整个产业格局中扮演一个重要的开放赋能者的角色,为整个智能汽车研发赛道提供基础算力的支持。我们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能够不仅为中国的汽车品牌,也为全球的品牌提供智能芯片。

《科技导报》:科技创新企业更期待什么类型的人才,企业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余凯:科技创新型企业依赖的不是资源,而是人才,所以地平线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是极高的。在软实力方面,我们最期待具有很强的自驱力、强大的文化价值观、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人才。在硬实力也就是专业知识方面,我们需要有非常强的专业基础,在前沿的科技领域,如芯片设计、编辑器、软件、操作系统等方面具备很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当然专业能力不是静止的,因为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向前,所以人才还需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地学习世界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总的来讲,创新型人才需要有自驱力、强大的文化价值观、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科技导报》:智能汽车的发展,智慧生活的推进,会给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与出行带来哪些改变?

余凯:智能汽车的发展首先会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轻松;其次会让交通更加高效,道路、停车场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等无人驾驶实现那一天,汽车就成为移动数字生活空间了。

《科技导报》: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您认为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余凯:我认为,科技企业的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下,需要进行长周期投入的科技型企业,也敢于更加积极地进行需要长期投入的科技创新,而不是拘泥于短期见效的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的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空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