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何洁,原帅,贺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与挑战[J]. 科技导报, 2020, 38(19): 68-76;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0.19.0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与挑战
何洁1,原帅1,2,贺飞1*    
1. 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理学部办公室,北京 100871
摘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分阶段实现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从量上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发展,从质上也开始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同时,高等教育也从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优秀文化传承、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各项国家战略的实现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发展,聚焦人才培养根本,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等教育     教育事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17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从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切实助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中,关于教育发展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教育方面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可以看出,教育始终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培养创新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体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投入得以持续增加,就业岗位需求大幅增加,人民群众获得高等教育的理念及需求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以及创新驱动。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始,小康社会建设经过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高等教育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是量和质的统一。从量上来看,马丁·特罗认为,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时,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中国在2002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的节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转变。从质上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过了从通过扩招实现的外延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了教育功能扩大化、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高等教育社会化等一系列变化。高等教育普及化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在接下来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均衡化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质量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带动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优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高校建设任务的发展,对国家整体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从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七大战略”。七大战略极大地推动了高等学校在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优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也为七大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人才强国战略下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地,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强有力的支持。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高校教师队伍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002年到2019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关键阶段,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从70.73万人增加174.01万人[3]。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从立德树人的要求出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教育部等7部门在2019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为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设立了多项人才计划,引进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在2012年实施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万人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一步扩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类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高校在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中保持较高占比。截至202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高校占比4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高校占比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会获得者中高校占比80%。到2019年,“万人计划”中高校科研人员占“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的60.2%,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获得者的50%,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的71.5%,其中自然科学类70.5%,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75%,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获得者的61.2%,教学名师获得者的61.8%(含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4]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在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实现外延式发展的同时,积极调整人才培养学科结构,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实现内涵式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与毛入学率大幅提高,2000—2019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1229万人增加到4002万人,毛入学率从12.5%增加到51.6%。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增长明显,2002年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6471人,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3]。根据可获得的数据,2002年到2018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图 1),学成回国留学生大幅度增加(图 2[5-6];2003—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也呈显著增长趋势,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毕业人数占国家研究生招生、毕业总人数比例稳定,略有增长(图 3)。高等学校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与调整的改革,对于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创新人才、调整学科结构、形成学科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各学位授予单位在1997年目录的二级学科之外,自主设置了508个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面向国家发展、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设立的交叉学科有力推动了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强化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其中,从领域分布上来看,与能源、智能科学、城市管理、海洋、大数据科学相关的二级学科有62个[7]。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趋势,教育部出台了多项专门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加强特色人才培养,例如2010年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教育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撑;2017年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加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8年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更新至 2018年,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1 2002—2018年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和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更新至 2018 年,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2 2002—2018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人数
数据来源: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3 2003—201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及占比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投入大幅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也明显增强。据可获得的数据,2002—2018年,高校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基础研究支出增长尤其明显。在R&D经费支出高校占比方面,高校总支出占国家总支出比例相对稳定,略有下降,但高校基础研究总支出占国家基础研究总支出比例增长明显,目前已占国家基础研究总支出的50%以上(图 4)。2014—2018年,高校R&D项目(课题)经费支出增长了28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近9%。2002—2018年,高校R&D全时人员增长趋势明显,其中基础研究R&D全时人员增长尤为突出(图 5)。作为科技成果产出、尤其是基础研究成果产出的重要表现,2012—2018年,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出版科技著作的数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科技论文发表量占国家总量的70%以上,科技著作出版量占国家总量的80%以上(图 6[5])。在国际论文发表方面,2018年高等学校发表SCI论文320464篇,占国家总量的85.14%。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高等学校占76篇。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占全国总数的69%。2015—2019年间,全国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数量占总数的78.1%,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占总数的59.4%;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占总数的72%,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数占总数的74%;国家自然科学奖通用项目共授一等奖6项,高校获得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共授一等奖6项,均为高校获得。在积极推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同时,高校积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及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研究。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中国在“十一五”前部署了18个重大设施,高校只参与了若干设施建设。“十一五”及以后,国家部署了37个重大设施,高校牵头及参与了15个重大设施的建设,其中高校牵头重大设施11个,共建重大设施4个。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更新至 2018 年,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4 2002年—2018年高校R&D经费支出及占国家支出的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更新至 2018 年,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5 2002年—2018年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更新至2018年,根据可获得数据,选择数据年度)。 图 6 2012年—2018年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及占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的物质生活将比较富裕,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小康”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高校在国家文化大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地位和责任,应该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在传承优秀创新文化中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建设、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作用。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智库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8]。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在文化传播方面,作为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全球品牌,孔子学院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号召的积极回应。高校主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参与到文化走出去工程,在孔子学院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到2020年,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中外高校合作举办的占90%以上。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比日益加重。2018年,高校系统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数的90%,达到近年最高水平。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高校获得立项339项,占总数的93.1%[9],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2018年高校发表SSCI论文17521篇,占全国总量的90.5%[10]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推进成果转化是高校最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虽然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但还存在着转化模式低效、产学研协同不足、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在转化规模、高价值转化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表现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国家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等。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统计,2018年,中国在本国专利局和国际上公开的授权发明专利约43.23万件,较2017年增长2.9%。其中高等学校获得约7.0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0.7%[10]。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的数据:2018年有1243家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8072项,同比增长10.2%;合同金额达75.8亿元,同比增长45.9%;科技成果平均合同金额为93.9万元,同比增长32.4%。1200家高校院所所签订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合同总金额达597.3亿元,同比增长27.9%。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总数为6990家,同比增长18.8%。创设和参股新公司1138家,同比增长26.3%[11]

3 高等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面临的挑战

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体现在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化扩张到内涵式发展;从加强部分一流大学建设到各类型大学多样化、平衡化发展;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优势,发展到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从象牙塔式人才培养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性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12]

一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高等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经济增长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经济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3]。世界银行专家贝努瓦·米洛特指出[14]: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机会始终与国家的经济水平相关。在学生总数激增和公共可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果公共财政预算没有办法保证每位学生得到与高等教育扩张之前的学生相当的资源,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支撑能力,那么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利,甚至会发挥阻碍的反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已通过扩招实现快速规模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稳健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将发展思路从规模扩展转变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管理模式机制改革等方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是如何聚焦人才培养根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培养多样性。多样性是自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就具有的特征。到了普及化阶段,多样性更加显著。多样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教育形式的变革,在线教育以及网络学习使教育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教育普及化发挥着作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受众的背景、年龄、学习经历及需求更加个性化[15],随之要求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三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重点建设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东西部高等教育机构投入差距虽有缩小但仍然存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机构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也明显偏弱,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西部高等教育如何进行特色化、分类化、差别化建设,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使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大众,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挑战。

四是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一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一直以来,高校基础研究的项目、成果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方面,高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建立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问题导向研究机制方面,高校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例如高校面向乡村振兴出台了一系列研究计划,与相应需求进行对接,但仍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培养专门人才,建立专门机制,深入推进。在成果转化方面,高校授权专利、发明专利数量有了较大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建立专门管理队伍,对重要专利建立完善的保护、转化机制。

4 面向未来,推动普及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高等教育要进一步优化布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继续以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抓手,走内涵式、协调式道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宏观布局,实现多元格局,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新时期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坚持内涵发展道路。从量上来看,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但是从质上来讲,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均衡化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推进,要从关注规模转为关注质量,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作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16]。关注内涵发展需要优化评价体系,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数据的同时将质量提高作为评价第一标准,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评价、管理机制。关注内涵发展要从关注外延硬件设施、办学条件建设转变为关注高等学校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创新驱动、服务社会等能力的提升[17]

二是聚焦人才培养根本,多样化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事关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忠于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为根本,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培养多元化人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化,推进终身教育,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社会经济需求制定、优化多元化培养类型结构,继续推进学位授予与学科设置改革,调整学科结构、形成学科特色;继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均衡资源配置,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向中西部适度倾斜;中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补上人才短板,加强自有人才培养机制,把人才战略作为优先战略,配套先进的人才引进和待遇政策;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机构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合作机制,为地方政府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持的同时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机构要立足本土,发展特色,结合当前的“一带一路”、“黄河文明”、区域环境、区域经济研究等社会热点问题、学术问题,建设与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行业产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学科,充分彰显地域优势和学科特色,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是提高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力。以推进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为目标,加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问题导向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形成以使命为导向、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部门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18-19]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马丁·特罗,徐丹,连进军.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学,2009(3):5-24.
[3] 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7-11].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
[4] 关于公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的公告[EB/OL].[2020-06-12].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16/0620/c244800-28463348.html.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2020-04-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6] 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EB/OL].[2020-05-0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
[7] 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EB/OL].[2020-05-12].http://www.moe.gov.cn/s78/A22/A22_gggs/s8476/201907/t2019-0724_392053.html.
[8] 樊小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五个着力点[EB/OL].[2020-04-28].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1220/c40531-30477785.html.
[9] 高教评价院.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究竟"花落谁家"[EB/OL].[2020-04-28].http://casee.hdu.edu.cn/2019/1203/c1031a100836/page.htm.
[1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报告[EB/OL].[2020-04-28].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06721.html.
[11] 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9(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12] 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推动到实现多[EB/OL].[2020-04-16].https://www.chsi.com.cn/jyzx/201712/20171221/1645129566.html.
[13] 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8-27.
[14] 贝努瓦·米洛特.高等教育支出与产出:错综复杂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60-61.
[15] 别敦荣,王严淞.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6(4):1-8.
[16] 叶中华. "双一流"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双翼"[J].科技导报,2017,35(24):11-13.
[17] 徐辉.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挑战和变革[J].教育研究,2018(8):67-72.
[18] 翁铁慧.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19(11):1-4.
[19] Martin T.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or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M].Paris: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1974.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HE Jie1, YUAN Shuai1,2, HE Fei1*    
1. Offic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Office of Faculty of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China has been achieved in stages from reaching a well-off level in general to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ccordingly, higher education has achieved a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from massive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and begun to shift from extensional development to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n qualitative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played a powerful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various national strateg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terms of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cell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untry poses new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its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s of talent cultivation, realiz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driving forc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