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细胞应激和稳态调控等。
祝叶华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它自身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状态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快速且精确的感知其可利用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水平,进而作出应激性代谢响应,是细胞生长和存活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的失衡与癌症、代谢和衰老相关疾病密切相关。这看似常识性的科学知识背后却还有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为弄清其中的原理,帮助人们找到疾病的发病机制甚至是延缓衰老的良方,刘颖团队一直在探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健康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科技导报》采访了刘颖教授。
《科技导报》:您如何看待近10年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您从事的是基础研究,经费问题是否曾给您带来过困扰?
刘颖:近10年来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强和一大批海外学子的归国,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迅猛的发展。一方面,较为充足的科研资助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催生了一些重大的科技进展;另一方面,资深的海外教授陆续归国,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目前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仍存在着不足,基础科研和技术发展都存在着“跟风式”的研究,科研氛围略显浮躁,科学技术研究的原创性和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等问题也需进一步被重视。经费问题还是会有一些,因为现在经费资助的导向更倾向于技术发展或者一两个大的学科方向,基础研究的关注和资助力度仍有待加强。
《科技导报》:近年来,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初涨,您如何看待海外人才归国发展的趋势?
刘颖:随着国家对于科学技术领域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以及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归国。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这些海外人才的归国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而国家对于科研的支持也将保证海外人才能够在国内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资源,自由地从事科学探索。
《科技导报》:年轻导师如何带好团队呢?
刘颖:作为年轻导师,我会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在工作上我还是比较严厉的,原则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像他们的朋友一样,能够经常聊天、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也能和他们一起聚餐活动。
《科技导报》:在科研之外,您也曾多次参与到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中,您如何看待科研与科普的关系?您认为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发展状况和未来前景如何?
刘颖:我更关注中小学生科普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关注和热爱程度决定了中国的科研界是否后继有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些孩子们知道科学研究都在做什么,知道“科学家”的工作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些孩子继续保持对自然、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希望让他们能够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国内的科普状况近几年来有所改善,比如一些科研院所和科研学会都开始注重和加强科普工作。但仍需更多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加入到科普的队伍中。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层面上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导向性还是比较重要的。
《科技导报》:2013年归国后,您获得“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9科学探索奖”等多个奖项,您如何看待这些奖项的设立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获奖后,对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颖:我觉得这些奖项的设立一方面是对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一种鼓励和激励;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社会宣传,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接触和了解到我们的科研工作,也了解我们这样一个群体。我更希望通过这些奖项的宣传,使得年轻一代在他们心中能够有自己的“学术偶像”,而不是持续关注一些“流量明星”。获奖后,对于我自己来说更多的是激励,它会给我一种压力,让我不断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计划,让我觉得自己未来的研究一定要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性,要配得上这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