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医诊疗风湿病的科学原理、风湿病诊疗新技术和新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教育科技进步显著,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这块“莲花宝地”已成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沃土。

在澳门回归伊始,可谓百业待兴,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科技水平相当落后,为此,特别行政区政府确立了“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发展理念,通过支持创办高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资源投放、强化规范管理等措施,使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取得了空前发展。目前,澳门高校拥有教研人员近3000人,本科、硕士及博士注册学生超过3.5万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学术影响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澳门科技大学建校于2000年3月,在中国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支持下,已发展成为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涵盖文、理、法、管、商、医、药、旅游、艺术、传播、语言等11个学科门类课程,拥有60多个博士、硕士、学士课程的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特别是自2013年起,大学推行“教研并重”发展策略,确立了以“质量”和“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要素以来,实现了整体办学实力、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的跨越式进步,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300强之列,这是澳门回归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制度具有发展优质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在世界先进高等教育体系中,优质教育与卓越研究密不可分。回归以来,特别行政区政府努力促进特色和优势研究领域发展,为澳门经济转型和适度多元发展储备人才、技术和成果。2004年,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科学和技术发展基金”,对科研平台、实验室建设及研究项目等给予资助。201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托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设立了“中药质量研究”和“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特别行政区政府又依托此2所大学增设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及“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澳门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支撑,也为澳门快速发展创新科技提供了强大动能和坚实保障。目前,上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形成突出的学术优势和亮点,达到甚至领先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连年攀升,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为澳门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澳门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澳门具有人文环境、政治体制、辐射国际等独特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湾区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3个城市是著名的侨乡,也具有地理、人文、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以及发展创新科技和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深港”(深圳与香港)、“广佛”(广州与佛山)、“珠澳”(珠海与澳门)3个极点中,“珠澳极点”的创新科技和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为此建议国家提高对大湾区西岸发展科技创新的定位,制定特殊政策,支持大湾区西岸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和新型产业高地,特别是澳门与珠海紧密携手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的“珠澳极点”,这将促进澳门与大湾区西部城市以及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

在新时代,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紧密配合国家创新科技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努力拓展与内地的更紧密合作,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创新科技平台落户澳门(包括设立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积极配合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同时,建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推行“科教强澳”发展策略,以此促进澳门经济转型和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保障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