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学信息泛滥的应对
孟凡刚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18年9月17—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很多学者谈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科学信息的主渠道,但在大会报告、高峰论坛上,中外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互联网的信息泛滥对人们获得正确科学信息造成严重困扰。对这种说法笔者深有同感,也曾经指出遇到的实际问题[1],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互联网科普工作能够再创新,帮助人们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使公众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

目前互联网科学信息泛滥的主要表现是,在搜索同一个科学知识点(利用知识点的关键词作为搜索条件)时,会出现无数搜索结果,而这些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不乏有些观点相互矛盾。有人称这其中夹杂的很多信息是“信息垃圾”[2],对搜索的人造成严重困扰。

如何甄别这些科学信息的真假?怎么从无穷尽的搜索结果中选看可靠且质量高的内容?有的人说,这就需要信息搜索人提高科学素质,以便能从相互矛盾的不同信息中区分出真假信息。这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错,但缺乏可行性。因为利用互联网上的科学信息本是要促进科学素质的提高,现在反而需要先提高科学素质,然后才能用好互联网,不免有些本末倒置。况且,提高科学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素质未提高到能够辨别信息真伪的水平之前怎么办?

毫无疑问,公众在真假难辨、好坏难分的信息混沌中无所适从不利于互联网科普作用的发挥,会进一步严重制约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需求。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1 互联网中真假科学信息混杂的主要原因

简单地说,在互联网上一个词搜索出来的结果有很多且真假科学信息相互混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的“创作”和“发表”门槛低,没有审查与核实要求,几乎任何人都能将自己的“作品”放到互联网上,因此互联网上科学信息的创作者身份多元、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例如,很多缺乏科学能力和资源的网站,出于经济利益等多种目的,常围绕各种主题加工制作多种“科学信息”(这样的网站为吸引眼球,常常投网友之所好,编造易于被点击、转发的“科学信息”,尤其是养生、保健、减肥等方面的信息);还有社交网站交流讨论板块上,网友们围绕讨论的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自己的“经验总结”或是道听途说加上主观臆断创造出铺天盖地的“科学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就很难有保障。创作者的身份多元、数量众多,造成很多科学信息的质量低劣。相较之下,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有机会进行“科学信息创作”的人需要具有比较高的科技水准,这就决定了他们为所提供的科学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能看到的科学信息量虽然少,但质量水平较高。

二是互联网上传播信息门槛低,造成传播者的身份多元,参与传播的人数众多。互联网上的传播简单、快捷、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一般不需审核,因此,只要能上互联网,就可以通过极为简单的操作(例如利用微信和微博的转发以及在讨论板块的发帖和跟帖等),将用户所认为有传播价值的科学信息轻易地在互联网上传播。人们只需动一下手指头,就让想传播的内容扩散到天涯海角,影响天南海北的人,并且一般无需承担虚假传播的任何代价(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谣言传播者可能会受到惩罚)。当然,也不乏有很多利用传播渔利的人或者组织专门传播虚假信息。不可靠的信息只要包装得漂亮就会传播得更快更广,如同马克·吐温所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传遍半个世界”。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者就像亿万个质量难控的信息扩散器,使真假信息混合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总之,当前互联网上创作的自由和传播的随意共同造成了科学信息的泛滥,使人们在利用互联网获取科学信息时产生严重困扰。

2 对策

互联网中真假科学信息难辨的问题主要出在低水平创作与传播对高水平创作与传播的干扰,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人们摆脱低水平创作与传播的干扰。当然,也不能为了让互联网上只剩下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而一味禁止一般民众对科学信息的创作和传播——其实他们的创作和传播这个过程也会促进本身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不过,若要将高质量的科学信息从质量水平不高的科学信息中区分出来,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几步。

第一步,为互联网上由科技工作者(如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创作并经正规的传统大众媒体(如公开发行的报纸、期刊等)传播的科学信息贴上标识。其实,这是借用传统大众传播的能力来筛选科学信息。传统大众传播中,主要利用作者的科学技术素养与媒体传播把控能力,将虚假的科学信息阻挡在媒体之外,并将可靠的科学信息纳入到媒体上。科学信息的可靠性由科技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共同来保障。读者之所以在不具分辨能力时能够对信息大胆采信,就在于对作者和传播者的信任。比如说,人们可以比较放心地相信北京口腔医院一位医生发表于《大众医学》上的文章,并以其为指导护理自己的牙齿。可信的原因不仅在于作者本身是医生,而且《大众医学》的登载更保障了其专业水准——审稿过程中会经过高水平同行的认可,还有职业的媒体编辑的把关等。为了使人们在互联网上能够将这些由科技工作者创作并经正规大众媒体传播的科学信息识别出来,就可以为这些信息“贴上标识”。例如,为传播的信息标上可靠科学信息“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某某创作、发表于《大众医学》某年某期某页”,这样人们就可以依据信息的外在特征对可靠的信息进行简单识别。崔颖敏[3]在提到如何对微信中的虚假信息进行分辨时,就认为应当“尽可能查询到信息的原始出处,了解信息的原始出处是否属于权威的机构或者平台”,这种标识也符合了这样的要求。美国传媒大亨默多克更是认为,传统媒体在信息泛滥时的价值和机遇恰在这里——“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一直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4],这也是基于传统媒体对信息有比较强的筛选控制能力。

在搜索引擎上,应该让贴有此种标识的科学信息在搜索时能从其他信息中完全筛选出来,例如在搜索时可以选择“可靠科学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搜索引擎“关键词式全文搜索引擎自动标引不完善,信息关联难以控制且重复链接信息较多,查准率低,输出信息重复,检索结果太多且不一定与用户需求相关”[5]的问题。为特定信息贴上标识以后,搜索引擎就可以设置标识搜索方法,很好地控制不可靠信息过多的问题,大幅度控制用户不需要的信息进入筛选范围。

第二步,为更广泛可靠的科学信息贴上标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迅猛发展,对其解读等产生的科学信息也浩如烟海,而这些解读信息远非上一步提到的贴标识的那些信息所能包含。相反,很多高质量的信息会在此之外,很多非专业者也能创作出非常精彩且可靠的科学信息——有些在世界上广为传播的科普精品就是由非专业者创作的。为此,国家可以发动科技工作者对互联网上传播的科学信息进行认证,为可靠的科学信息贴上“可靠科学信息”标识,信息传播过程中使这些信息带上认证者的痕迹,以使阅读者可以依据认证痕迹而决定对信息予以采信。科协组织适合担当此任,贴标识的过程中,科协组织可以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优势,成立“认证组织”,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到认证工作中来。如果信息在互联网上广为存在,而认证者无法到处跟踪认证,也可以由信息创作者向认证组织提交认证申请,得以通过则获得相应标识。

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有认证的动向,有的信息已经注明“本信息经某某团队审查认可”等,只不过这样的认证还比较小规模、民间化,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开展,使工作更官方化、更权威化。

第三步,可以将可靠的科学信息纳入互联网上的独立系统,使人们可以选择在一个没有虚假信息干扰但又很完备、有条理的科学信息系统中放心而方便地获取知识。传统的科学普及是被动的,送什么人们就接受什么,而未来的科普则应该更像超市,把各种各样的科学信息放上科学信息超市的“货架”,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货架”上自取。因此,未来的科学普及应该不断丰富“超市”的“货品”,并使得“货品”的陈列便于人们的选择和取用。所以,我们应将经过认证筛选的各种科学信息纳入一个独立的体系中,并设计好体系的逻辑结构便于人们进行查找。这种逻辑结构可以是科学(包括科学衍生出来的技术、产品)自身的结构,例如有物理、化学等各个分支,物理分支上又有原子物理等细的分支等;在科学的基础上又会有技术分支、应用分支等。在细的节点上则将经第一步和第二步认证的信息逐步纳入,纳入文章、音视频资料,甚至开辟争论的话题及解答栏目等。这样,由可靠的科学信息支撑起来的独立且有逻辑结构的这个系统会逐步发展成长,最终形成包含各种可靠的科学信息的资源库,并对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等起到极为全面而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断满足人们越来越扩展的需求。在该体系中,可以从一个信息查找点追根溯源至相关知识内容的源头,也能由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横向扩展。这样使人们既能在查找中加深理解,又能不断扩展视野,所以会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当然,这个系统的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机制,需要科学技术相关部门与单位的积极参与,所以,又可为讨论多年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一个实质性的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 孟凡刚.互联网科普的突破点之一是内容建设与整合[J]. 科技传播, 2017, 9(18): 96-99.
[2] 何坚石.网络信息污染问题研究[J]. 现代情报, 2005, 25(2): 129-131.
[3] 崔颖敏.自媒体时代下对微信中虚假信息泛滥的一点思考[J]. 科技风, 2014(24): 246.
[4] 操秀英.越是信息泛滥报纸的价值就越能体现[J]. 青年记者, 2008(35): 59.
[5] 谢瑞霞.网络信息检索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情况开 发与经济, 2006, 16(5): 27-28.

(责任编辑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