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界要闻
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美国、哥斯达黎加、智利
5月14—24日,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率中国科协代表团应邀赴美国、哥斯达黎加、智利访问。代表团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国科协与上述国家相关机构在科学传播、科技政策制定及STEM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邀请相关机构领导人和专家出席将于201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从而推动建立、完善中国与美国、哥斯达黎加、智利等国家的双边科技人文交流机制。
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美国科学促进会、英特尔公司、哥斯达黎加工程师与建筑师联合会、智利国家科委、智利未来科学与挑战委员会、智利大学等机构,广泛会晤科学传播和科学政策制定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与各机构就开展科学传播、科技教育、科技政策制定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此次访问巩固和深化了中国科协与美国、哥斯达黎加和智利主要对口组织的合作关系,开拓新的合作渠道,探讨双边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有效推动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和全球合作机制。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2018-05-29]
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首批学术成果发布
6月7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科普学术研究创新性成果,以配合2018年9月“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举办,助力提升大会的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首批发布的学术成果有4项:《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科学·平行2018》《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和《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前两项已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新形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互联网+科普”成为科普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开展互联网科普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满足公众需求、实现精准化推送提供了优化的决策依据。据悉,在2018年7月和9月还有两次学术研究成果发布。
中国科普研究所[2018-06-08]
第5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举办
5月24—25日,第五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18)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年会聚焦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和政策法规,深度讨论环境感知与智能安全、开发与测试、V2X、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高精度地图、智能交通、未来出行等话题,探讨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领域取得领先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刘长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波杭州湾新区党工委书记俞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怀进鹏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让弱者止步、让强者激动、更是让智者争相冲锋领先的行业,其发展将推动形成IT产业、5G以及汽车产业等新的万亿级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与产业发展过程中正在崛起为世界的领跑者之一。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汽车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要抢抓机遇,敢于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动力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届年会邀请了来自汽车、交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领先企业技术领袖到会交流,包含约60场精彩报告和6场互动论坛,吸引了1000多位代表参会。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18-05-25]
2018年度陈嘉庚奖揭晓
5月30日,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揭晓并颁奖,共有6个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6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6个获奖项目包括:《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数理科学奖)、《纳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转化中的应用》(化学科学奖)、《水稻株型形成与稻米品质调控的分子基础》(生命科学奖)、《煤成气及鉴别理论》(地球科学奖)、《基于L(1/2)正则化理论的稀疏雷达成像》(信息技术科学奖)以及《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人工材料的合成》(技术科学奖)。这6个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戴金星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吴一戎院士、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
2018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共6位,分别是北京大学教授江颖(数理科学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化学科学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业乐(地球科学奖)、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常超(信息技术科学奖)以及南京大学教授朱嘉(技术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名字命名的科技奖励,其前身为陈嘉庚奖。200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以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2010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又设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这两个奖均按学科分设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10余年来,陈嘉庚科学奖已有30项原创成果,共35位科学家获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则已授予22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新闻网[2018-05-31]
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成立
6月6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集团、紫光云数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成立“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作为打造中国科技云、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尝试。
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将打造中国科技云作为提升中国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同时,中国科技云建设工程也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科技云建设启动;2018年4月,中国科技云正式上线。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加速中国科技云建设的重要部署。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指出,中国科技云以中国科学院优势科技基础设施为基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全国乃至全球信息化优质资源,建设国际一流的云服务环境,形成可信可控、开放融合、智能调度的中国科技云服务体系,面向中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是支撑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现的战略性、基础性、通用性的重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作为面向中国科技界的专有云,中国科技云更加契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将有效促进中国科研范式的转变,助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新华网[2018-06-07]
第七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举行
6月2日,主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科技创新”的第七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蔡道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王开宇出席论坛并作报告。在交流对话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科研成果商业化运用、环境科研机构与教学机构如何协作等进行了讨论。
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学术和大传播”服务体系的核心品牌,以“为环境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跨界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宗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06-05]
(责任编辑王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