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界要闻

“2017年度科协十大事件”发布

中国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2月,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2017年度科协十大事件”正式面向社会发布。

十大事件分别为: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学会建设,3次致信祝贺(3次至信分别针对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回顾活动);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评颁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91名科技工作者及科研团队获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科协组织开展“大比武”;在科技界开展学习黄大年、南仁东及“西迁精神”活动;科普方式创新升级,打造全民参与的科普盛宴和科学传播品牌(中国科协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科普益智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科教频道播出;建成科普中国e站2.5万个,科普员注册人数10万人,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创科驱动成就梦想”科技展在香港举行(共吸引21.9万人次参观);中国科协荣誉委员龚克当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实现了中国在关键国际科技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突破);科技社交平台——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网上线;出台《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针对“撤稿事件”果断亮剑;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期评估”为代表的第三方评估成效显著(中国科协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先后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期评估、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第三方评估,形成高质量评估报告)。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2018-02-14]

“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北京发布


(图片来源:央视网)

2月27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召开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科学通报》协办的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公布。

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彭承志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等)、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张礼和研究组)、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钱天和石友国研究组等)、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研究所温晓东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石川等)、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研究组等)、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清华大学物理系尤力和郑盟锟研究组)、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组与美国华盛顿大学Erik Trinkaus等)、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天津大学元英进、清华大学戴俊彪、深圳华大基因杨焕明等)、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北京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和平及陈良怡研究组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云峰和王爱民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终选3个环节。本次评选中,从中国科研机构独立完成或中国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推荐270项,评审专家委员会据此评选出30项候选进展,然后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网络投票选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始于2005年,最初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科技导报社共同举办,曾命名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此次是第13届遴选活动。《科技导报》连续13年参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

科技导报社[2018-02-27]

中国科协召开高层次专家座谈会

2月12日,中国科协召开高层次专家座谈会,围绕推动中国科技长远发展、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新时代、在服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中国科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等进行交流研讨,提出意见建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出席。徐冠华、杜祥琬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会。

与会专家围绕战略性高端智库建设、科技评价改革、国际合作交流、科技资源共享、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等展开热烈讨论,对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协优势,建设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怀进鹏表示,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关切期盼,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赤诚之心。科协将逐条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切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科协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怀进鹏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的科技、社会已进入新的转型时期。中国科协将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把“四个服务”职责落到实处,把长远目标和时代担当结合起来,在国家所需、科协所能、人才所愿的领域展现新作为。科协要全力打造全新的顶级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国际战略智库,努力营造“无功利”的学术氛围,在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让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技舞台展示中国风范,促进中国科技从“跟踪”加速进入“领跑”,为加速世界创新中心转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中国科协应有贡献。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18-02-14]

周其凤院士就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席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工作协调委员会委员周其凤正式就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席一职。这是自191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在法国成立以来,中国化学家首次在该组织担任主席一职。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周其凤是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多年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2008年由中国化学会推荐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担任理事,后又被推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2015年成功竞选成为该组织副主席。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章程》的相关规定,副主席任期满两年后升任主席职位。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化学与应用化学组织。该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创建全球通用的化学语言和工具,包括化学元素的发现、物质量的定义、化学物与化学反应的命名及测定方法、相关数据的确认与推荐等。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化学为人类福祉服务。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2018-01-29]

18位华人学者获2018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2月27日,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8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学者名单,18位华人学者获此殊荣。

此次华人获者在化学领域有Chen Qia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Diao Tianning(纽约大学)、Diao Ying(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Yang Jenny Y.(加州大学尔湾分校)、Zhang Xin(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领域有Li Jingyi Jessic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Zhao Li(洛克菲勒大学),计算机科学领域有Deng Jia(密歇根大学),数学领域有Wu Yihong(耶鲁大学),神经科学领域有Chen Janic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海洋科学领域有Liang Xinfeng(南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领域有Chang Cui-Zu(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Chu Jiun-Haw(华盛顿大学)、Huang Pinshane(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Li Wen(波士顿大学)、Li Yi(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in Tongya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Yao Nor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年度获奖者共126位,分属化学、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物理学等8个领域。每位获奖者将获得65000美元的奖金。

斯隆研究奖于1955年设立,每年颁发1次,该奖项旨在支持和奖励处于职业早期阶段的杰出科学家和学者。迄今已有42位该奖项获奖人获得了诺贝尔奖、16位获奖人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

科学网[2018-02-28]

“数字丝路”曼谷中心正式启动

2月27日,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曼谷卓越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将通过“地球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颂西韦莱在启动仪式上说,泰国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信“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设在世界各地的卓越中心将有利于国际社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利用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一带一路”覆盖面积广,沿线环境复杂,会面临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将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为主,与地面调查数据、社会与人文等方面数据相结合形成“地球大数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支持。中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较为先进,中方可将相关数据共享给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相关国家也可将相关数据提供给中方,通过共享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除泰国外,“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还将在多个国家设立卓越中心,这将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灾害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合作。

新华网[2018-02-28]

(责任编辑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