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走近一座更纯粹的象牙塔

[美]埃德·里吉斯著,张大川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6年4月第1版,定价:60.00元。

普林斯顿是享誉全球的学术重镇,这个美国新泽西州小城的名字之所以令学术界感到如雷贯耳,除了因为声名远播的普林斯顿大学坐落于此,还因为有一所同样显赫的研究机构也扎根此地,那就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for Advanced Study,以下称“高研院”)。

很多人会把高研院误认作是“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其实不然。虽然高研院与普林斯顿大学只有咫尺之遥,二者之间也有合作关系,但是二者在财务、行政、人员等方面都是完全独立。成立于1930年的高研院,因为爱因斯坦1933年开始在此工作直到去世而驰名。与此同时,很多影响20世纪科学发展的著名学者都曾经在此工作过。因此,高研院是任何20世纪科学史都不该遗漏的地方。若想了解爱因斯坦和这些大师们在高研院的故事,埃德·里吉斯的《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大师们》一书堪称最佳指南。

一看书名便知,爱因斯坦是高研院的旗帜性人物。其实,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和荣誉,包括他在“奇迹年”的发现以及随后创立的广义相对论,也包括获得诺贝尔奖,都是在加盟高研院之前取得的。即便如此,高研院却是爱因斯坦科学人生中不可替代的地方。正是在此处,爱因斯坦开始向他的终极梦想——大统一理论迈进。虽然至死未找到窥探上帝造物规律的法门,但他开创的方向却激励了追求终极理论的后来者,包括目前在高研院工作的爱德华·威腾。此外,凭借他的巨大号召力,有更多的著名学者来到高研院工作,甚至影响了美国科学的发展。里吉斯就在书中引用了物理学家郎之万评论爱因斯坦从欧洲坐船到纽约的一句话:“……物理学教皇移驾了,美国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

里吉斯以爱因斯坦与高研院的故事开篇,一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声望,二是因为爱因斯坦是最早在高研院工作的那批学者之一。此后数十年间,哥德尔、冯·诺依曼、奥本海默、李政道和杨振宁等人都在高研院书写过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乐章,里吉斯也从物理、数学等学科的角度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大师的名字在科学史上如雷贯耳,因此如果只是介绍他们的发现,似乎了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里吉斯多次到高研院收集资料,对曾经和现在在高研院工作的学者进行访谈。因此,他能够获得很多第一手写作素材,也得以深入观察高研院的特质。

在高研院工作的学者们对终极的真理和自然的奥秘有着非常纯粹的追求,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突破和应用前景的追求。在高研院,没有实验室,所有人只是进行理论研究。里吉斯提到的两个例子就很有代表性:一是有人问爱因斯坦,他的实验室在什么地方,他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一支钢笔说:“这儿”;二是数学家马斯顿·莫尔斯曾经说过:“我虽然研究天体力学,但对登月没什么兴趣。”

高研院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高研院创建人弗莱克斯纳对高等教育有很深的研究,在高研院创立之初,他希望高研院能成为一个科研机构的新范本。这里没有学生,没有教师,研究人员不必为备课授课而耗费精力,所有时间都可以花在研究上。高研院为研究人员提供优越的待遇,解决了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又对研究人员不设定考核指标,因此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研究。这些体制上的创新,为灵感的萌芽提供了自由的土壤。相比于大学,高研院是一座更纯粹的象牙塔。

不过,高研院虽然享有盛誉却并非完美。同许多机构类似,高研院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管理过于松散,无忧无虑的环境不利于对研究人员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再比如说,汇集的科学大腕多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加盟高研院;他们在高研院并没有重要的发现,因此这里更像一座“名人堂”。此外,高研院保守的氛围和低下的效率不利于招聘到有潜力的青年才俊。里吉斯在书中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得益于他的客观和坦率,读者有机会从多角度观察高研院。世界上有很多研究机构参照高研院的模式设立,这些问题也依然存在,因此借由本书的观察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不仅有助于高研院的自我革新,也能帮助其他研究机构少走弯路。

如果没有兴趣阅读,所有的收获就无从谈起,因此为读者提供充满趣味的阅读体验是本书成功的基础。里吉斯在写作中对素材的处理游刃有余,把握着很好的叙述节奏。他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而是将大师的趣闻轶事、研究的历史脉络和重要的背景知识彼此穿插,这样既不会让人觉得浅尝辄止,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类似的写作方式,很多杰出的科普作家都会采用,里吉斯的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里吉斯写作此书时,高研院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在,这本书距离首次出版已经过去30年,高研院也已经走过87个春秋,很快就可以挂上“百年老店”的招牌。在这些年里,高研院的名人录更加熠熠生辉,很多大师未竟的事业也在不断推进;可是高水准介绍高研院的书籍却并未不断涌现,本书的再版对想了解高研院故事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书中一些内容虽然显得“过时”,却丝毫没有影响阅读的收获。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正是有这些昔日探索的基础,才能在今天迎来曾经不可思议的科学发现,并对未来有更多期待。

本书的书名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吉斯在书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天文学家施特龙根和数学家伯凌先后使用了这间办公室。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的办公室没有被当成文物一样陈列起来,也许正是高研院精神的象征:这里科学至上,求知的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文/鞠强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