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富足心态是一种时尚

彼得·戴曼迪斯[美],史蒂芬·科特勒[美]著, 贾拥民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第1版。定价: 79.90元。

时尚是一种文化、艺术和工艺的短暂表现形式。人类创造和重塑时尚,世界就受到了人类对物质选择的影响,其中包括日常使用的各种能源和资源。这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对待彼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在许多方面,人类活动已经让地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如今,我们正处于人类意愿充分发挥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周遭的美妙,持续追随属于我们的时代。凭借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翔实的信息,我们能否利用智慧来塑造更美好的明天呢?

笔者最近刚阅读完X大奖及奇点大学创始人、知名未来学家彼得·戴曼迪斯主笔的《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简称《富足》)一书,深深为作者“坚信科技会让未来更美好”的情绪所打动。过去,笔者一直摒弃“试图以当今的技术来解决未来的问题”的思考方式,而是倡导“拥抱即将到来的技术改善现实问题”。这一观点,恰与《富足》不谋而合。戴曼迪斯去年到中国访问,语重心长地激励中国的创业者应树立更高远的目标,拥有改变世界的冒险精神。

《富足》在中国受到关注和热捧是必然的,众多媒体已对该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作为一名生态学工作者,笔者对其中涉及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能源问题尤其关注,本文将主要从这个侧面进行讨论。

21世纪之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科技顾问威廉·麦克唐纳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嘉特合作开发的“从摇篮到摇篮”设计框架,以及对升级改造(upcycle)理念的解读,让笔者印象极为深刻。他们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启迪展现在世人面前,并指出人类未来将超越地球上“唯一管家”的角色,成为富足地球的共同创造者。《富足》则更为直截了当地展示了这种认识:人类设计中的每个组件都视为借用,总有一天会再返还给生物圈或技术圈,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可像邻里一样建立良好的沟通。

如果将《富足》与现实事件联系起来,读者会发现其从独特视角所洞悉出的前瞻性。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了面向解决方案的《巴黎协定》,它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务实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体现了技术体系下的“气候公正”。其实,这正是《富足》中有关“能源”的章节所述场景。这次气候峰会后,全球各地开展了许多新型技术方案,大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原型。然而,此书是在2012年写作完成的,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的高瞻远瞩。

《富足》一书所呈现的案例,或许是“地球乐观主义”产生的根源。在没有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就展示巨大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人们逐步疏远该问题,因为绝望本身就会成为灭绝的动力。只有存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全社会才能勇于面对我们的现实。可喜的是,在2017年地球日(4月22日)之际,全球科学家和公众迎来了在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举办的“地球乐观主义峰会”,会议将重点从问题转向解决方案,从失落转为希望。科学家在分享自然保护工作中,更应突出保护成就,分析成功案例并从中学习,实现复制和放大,这样在对付更难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些活动在鼓励人们激发积极的行为,了解变革是可能的、有益的、有利可图等方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更加振奋人心的是,全球现在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对化石燃料发电站的投资,大部分地区的能源效率正不断提高。《富足》想告诉读者,虽然马尔萨斯人口难题、增长极限及行星边界所体现的基本物理和生物限制无可争辩,但每个概念仍然值得反思。近几十年来,经典的马尔萨斯人口增长与环境的观点显然已经不完备了,它忽视了随各国发展而发生的技术、粮食生产和生育行为的变化。如今的人口增长必须结合快速的全球技术变革以及持续的“人口转型”(从大家庭和高死亡率到小家庭和长寿命)来考察。曾经的行星边界理念是用高度复杂的地理可变现象(例如使用土地和水)以及氮磷循环来定义单一的全球极限,这其实忽略了局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最适环境界限,也忽视了人类可能产生的非凡创造力。

《富足》一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技术的感恩戴德。地球系统中的物质几乎是封闭的(在地质时期,只有很少的物质进入地球),能量是开放的(基本上所有维持地球气候、生物和地球系统过程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总是遵循着以下准则:消耗资源的速度不比环境更新快,不会产生比环境同化或消除速度更快的废物,高度多样性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显得更“健壮”,同太阳一起爆发出战胜一切的威力。如果人类希望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持久文明,就必须尊重这样的游戏规则。对大多数人来说,写出犀利的“战斗檄文”并不难,但要真正表达感恩戴德,如果没有真实体验,是很难的。

《富足》一书,还在教育、健康和自由方面进行了类似的深入探讨,让人读罢受益匪浅,有一股痛快淋漓之感,真实的案例让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一种富足心态。现在是时候采取深刻而持久,并富有原则的解决方案来达到我们的时尚了:我们寻求如何创造“更好”,而不是做“不太坏”。不过,作者按照尚无理论根据的“摩尔定律”来预测我们的世界变革,特别是有关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变革,也许会让读者感到一丝遗憾。

文/赵斌

作者简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