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双一流”是一个工作,这个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推出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另一方面要成为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提升的助推器,提升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育人水平,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周洪宇
新华网[2017-03-15]

现在的环境治理,管理成为关键制约因素。光有科学技术,没有铁腕治理,一定是低效的,也达不到目标。靠科技支撑铁腕管理,靠铁腕管理实现科技支撑才可达到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曲久辉
《中国科学报》[2017-03-15]

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而医务人员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避免和破除逐利机制的基础上,尊重医务人员劳动和付出。围绕“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贺林
《中国科学报》[2017-03-15]

中国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唯论文”的衡量标准禁锢科技创新,需要“多把尺子”共同作用。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中国新闻网[2017-03-15]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教育是区域性的,教育资源也应当按区域配置。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是地方事权,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比较均衡。大学更大的作用在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
《南方都市报》[2017-03-14]

从源头减排,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是治理雾霾的必由之路,从第一个层面讲,与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关,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一定会增加。经济结构好,增加的会很慢,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讲,增加是肯定的。第二个层面是能源本身的结构,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颗粒物,这些污染物最大的来源是化石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副院长 丁仲礼
央广网[2017-03-14]

调查表格多、总结报告多、检查评估多是压在科研人员头上的“三座大山”,应减少过于频繁的行政管理干预,进一步加大对人员经费的投入强度,特别要将经费资助方式由“重物轻人”改为“人物并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姚檀栋
《光明日报》[2017-03-14]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支撑,而科技成果如果不转化就是一种浪费。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
周玉梅
《中国科学报》[2017-03-15]

任何技术都具有多面性,扬长避短是根本原则。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停止研究,也不能因为一时的需求而忽略长远的风险。就基因编辑技术而言,加强和加快基础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鼓励谨慎而可靠的推广应用,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夏庆友
《中国科学报》[2017-03-14]

目前,中国水产业面临着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养殖业环境恶化、水产品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中国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教授 麦康森
《中国科学报》[2017-03-14]

中国科学技术在有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领跑者”,因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不能仅跟在别国后面做简单的复制,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面必须有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崔向群
新华社[2017-03-13]

图片来源: 澎湃新闻

要客观评价人才的价值,合理制定高校人才薪酬标准,探索引入类似体育俱乐部间的“运动员转会制度”。建立人才流动协商与补偿机制,保障人才流出单位的基本权益。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澎湃新闻[2017-03-13]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而科技里面,基础研究又是源泉。近2年空间科学的发展开始受到关注,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更应想别人之所未想,做别人之所未做,在基础前沿科学领域有所作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高级顾问 顾逸东
《科技日报》[2017-03-13]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研制是海洋领域挑战最高的项目之一。因此,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需要攻克更多技术难点,耐压构件密封、控制、水声通信等,都是研制过程中难啃的技术骨头。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中船
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

副主任 叶聪
《中国科学报》[2017-03-12]
(责任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