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新闻时段:2017-02-16至2017-02-28;排行依据:遴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
1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
10 研究证实:中国近200种中药能有效治疗中风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
(图片来源:中国科协)

2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届评审委员会由32位院士、专家组成,从111个单位和38名专家推荐、提名的215名有效候选人中,评选产生了10位获奖者,她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教授王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艳丽、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尹梅贞、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田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教授杜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玲玲、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范金燕、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罗义、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周树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高利

同时,为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还表彰了“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5名入选者。

2月24日消息称,中国科学家从近8000种中草药中发现了大量天然抗中风化合物,其中有接近200种中药植物被证实是中风治疗与恢复的常用药。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现在西医治疗主要集中在中风后期的恢复阶段,对于中风前期和发生阶段的急性干预药物非常少。

中国科学家科学家从中国传统中草药植物入手,通过筛选中医临床抗中风治疗的中药药方,结合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信息,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了近8000种中草药,并从30438个小分子化合物中获得了2355个候选抗中风化合物。科学家在中风治疗与恢复的近200种中药植物中,还发现了使用频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几种中草药,包括川芎、当归、红花、赤芍、黄芪、丹参、桃仁、大黄、菖蒲等。

2 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
4 科学家在40光年外发现似太阳系的行星系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9/30]

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专业列表
(图片来源:爱思唯尔网站)

2月27日,爱思唯尔发布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爱思唯尔作为合作方,为该榜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

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高,表彰引领学术进步的杰出学者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根据去年的结果进行了复查和更新,将1776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


单一恒星TRAPPIST-1及围绕其运行的
7颗系外行星(图片来源:新华社)

2月22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在距地球仅40光年外发现围绕单一恒星运行的7颗系外行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堪称迄今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点。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上。

借助美国航天局斯皮策望远镜和地面观测等方式,该研究小组在宝瓶星座中发现了7颗围绕矮星TRAPPIST-1运转的行星。其中3颗已确定位于宜居带,很可能含有液态水。

美国航天局表示,这是在太阳系外环绕单一恒星发现的最大数量位于宜居带的行星。

3 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发布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9/30]
5 “雪龙”凯旋:中国南极科考迈入“航空时代”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

2月21日,美国《MIT Technology Review》发布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

作为全球最为著名的技术榜单之一,《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具备极大的全球影响力和权威性。每年上榜的技术突破,有的已经在现实中得以应用,有的还尚需时日,但注定将在未来对人类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彻底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依次为强化学习、360°自拍、基因疗法2.0、细胞图谱、自动驾驶货车、刷脸支付、太阳能热光伏电池、实用型量子计算机、治愈瘫痪和僵尸物联网。

2月23日消息称,哈佛大学物理学家2017年1月曾宣布,他们将氢气样本冷却到了略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在比地球中心还高的极高压下,用金刚石对氢气进行压缩,成功获得了地球上首块金属氢,这块金属氢样本被保存在两块微小的金刚石之间。这项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现在,由于操作失误,这块金属氢样本消失了。

研究人员表示,当他们尝试用低功率激光器测量压力时,听到了微弱的“咔嗒声”,表明其中一块金刚石已碎成微尘。他们认为,金属氢可能消失在位于2个金刚石之间、被用来装金属氢的金属“衬垫”内;也可能因为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变成了气体。但也有科学家称,金属氢可能根本就没有研制出来。

6 世卫发布首份急需新型抗生素的重点病原体清单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7/30]
8 英国研究机构用基因编辑造出“超级猪”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

铜绿假单胞菌可在免疫系统水平低下的人体内
引发严重感染
(图片来源:Janice Haney Carr, CDC/Flickr)

2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急需新型抗生素的重点病原体清单,旨在指导和促进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

因出现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且对人类健康构成重要威胁,12种细菌种族入列该清单。

其中,最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的细菌种族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各种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属细菌和假单胞菌属细菌已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则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些细菌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痢疾等疾病。

清单中,引起淋病的淋球菌和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等细菌也因耐药性问题属于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的细菌。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卫生系统和创新事务的助理总干事Marie-Paule Kieny说:“这份清单有助针对公共卫生紧急需求来开展研发工作。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不断加重,我们的治疗选用办法正在快速耗尽。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问题,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新型抗生素将得不到及时研发。”

2月27日消息称,曾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发布公告称,他们使用这一最新基因编辑工具,培育出一批能抵御致命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超级猪”。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猪之间接触传染性很高,且因快速进化,现有疫苗无法有效阻止该病毒传播,全世界养猪业都深受其害,仅欧洲每年因此病就导致15亿欧元以上的损失。

研究已经证明,猪蓝耳病病毒靶向巨噬细胞这类免疫细胞,而这类细胞表面一种被称为“CD163”的分子在推动该病毒感染中扮演关键角色。这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工具剪切掉CD163基因中与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有关的小部分片段,培育出32头转基因猪。对这些猪细胞的实验室检测证明,其对2种能引起PRRS病的子病毒具有完全抵抗力,从而能阻止感染和传播。下一步他们会继续研究这些猪曝露在病毒环境下的抗感染能力。


感染“蓝耳病”的小猪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7 “2016科协十大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6/30]
9 首个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或将问世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

2016年是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元年,科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2月22日消息称,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2016科协十大事件”正式面向社会发布。

2016年科协十大事件分别是:科协九大隆重召开,向8100万科技工作者发出“创新争先”倡议;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中央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科协事业发展掀开新篇章;国际学术交流中国主场活动活跃,世界大咖云集;举办“创响中国”巡回接力系列活动,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代表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顶层设计,“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写入“十三五”规划;编制国家引才目录,人才托举全面提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协年会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科普信息化带动科普服务全面创新升级,全国科普日参与人数超2亿。

2月23日消息称,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型感染会议上,西班牙IrsiCaixa艾滋病研究院研究人员公布:5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不仅被成功抑制,且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的时间首次超过4周,其中一位甚至达到7个月之久。

2014年,莫塞带领团队开始对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2种艾滋病疫苗开展人类临床试验,当时有24位刚刚被确诊的HIV感染者参加,他们都同时服用ART药物,以检测疫苗能否激起强大的免疫反应。此次,莫塞为其中15人设计了全新试验程序,首先向他们大剂量注射其中一种疫苗;接着注射3倍剂量的抗癌药物罗米地,这种药物已被证明能有效清除潜伏在体内的HIV;最后再给每人大剂量注射另一种疫苗,并停止服用ART药物。

结果显示,虽然其中10人体内病毒含量快速反弹,不得不重新服用ART,但另5人的免疫系统却成功抑制住病毒,停药时间分别已持续6、14、19、21周,最长达到7个月。莫塞表示,他们偶尔能检测到受试者体内的HIV,但含量未超过需要恢复服用ART的限度标准。他们会继续观察每个受试者能坚持的最长时间。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