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中国将在2017 年12 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吴艳华
《科技日报》[2017-01-03]


图片来源:光明网

科研和创新都是需要时间和积累的,“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就是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给予稳定的支持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 陈香美
光明网[2017-01-11]

潜标数据的实时传输将为海洋环境和全球气候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实时传输回的数据将提高海洋气候和环境预报的精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王凡
新华社[2017-01-02]

人类之所以高度重视极地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极和北极都最为“敏感”,也最为单纯,它们也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调节器。从全球变暖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生存与极地变化息息相关。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 何高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02]

青藏高原冰川、积雪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弱,决定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姚檀栋
新华社[2017-01-05]

从网络安全角度,中国要成为网络强国,必须解决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被垄断的问题。智能终端是产生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多种形式的大数据即是通过终端产业而来。同时作为接受大数据云服务的主要载体,这些终端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数据的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倪光南
科学网[2017-01-04]

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在“负重前行”。所谓“重”,就是要在高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改善,加快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但排放量后面是“偏重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非绿色的生活方式”。

——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
新华社[2017-01-07]

让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该让科学能够做到为政策制定起到作用,并用最正确的科学方式去治理环境,而不是为了治理而治理。

——英国伯明翰大学校长 David Eastwood
中国新闻网[2017-01-06]

中国的无线网络胜出其他国家无线网络产品的关键一环在于,中国的产品用户不仅能“说”,而且能“看”。中国的无线通信产品具备其他国家产品没有的能力,实现了多模多频,而其他国家产品都是单模单频。因此,中国的产品能兼容3G 和4G。其中,有的产品已达到6 模12 频,国际领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邬贺铨
科学网[2017-01-06]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大于夏季,高纬度温度升高大于低纬度,高纬度的温度差异缩小,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使得冷空气过程少,强度总体偏弱,也导致霾天气较近几年多发重发。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 张恒德
科学网[2017-01-08]

虽然目前中国碳市场对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作用还相对有限,但它会推动企业向同一行业内的节能减排“标杆”看齐。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魏一鸣
科学网[2017-01-08]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一个科学家能够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任要职,表明其研究水平和领导能力得到了这一领域国际科技界的认可。而如果中国的科技共同体代表国家加入,将能够为中国争取更多主导权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 郭华东
《光明日报》[2017-01-12]

兑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的需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走清洁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海岩
科学网[2017-01-11]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李仰哲
科学网[2017-01-11]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万物互联”只是开始,而“万物控制”将是业界面临的下一个挑战,“互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使其为人类提供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尹浩
科学网[2017-01-11]

责任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