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有史有识,念兹在兹——评《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

姚义贤,王卫英主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定价:468.00元(全五册)。

近两年,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上的表现引人瞩目,刘慈欣长篇小说《三体》、郝景芳短篇小说《北京折叠》相继获得第73、74届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就是明证。人们在将目光投向获奖作家作品的同时,也迫切渴望了解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前世今生。姚义贤、王卫英主编的煌煌五册总计180余万字的《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该书从100多年间诞生的科幻小说中精选出50余篇,汇集了数十位科幻理论研究专家的智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上述需求。

如果单看书名,可能会以为这套书是科幻小说和相关赏析文字各占半壁江山,其实不然。该书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中国科幻小说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形的综述,由是三分了本书的“天下”:综述部分、作品部分和赏析部分。该书另有附录部分即“中国长篇科幻小说辑录”,将所能搜集到的300多部长篇科幻小说的出版信息尽列其中。从编选体例看,尽管这并非一部科幻小说史,但编选者还是有着为百年中国科幻立此存照的“历史”考量的:遴选篇目和综述文字均做到了对不同时间段和地域的覆盖,海峡两岸三地尽在视野之内。而且编选者注意到了所选作品题材、风格的多种多样性:有承载中国科幻星际旅行最初梦想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有既富悬疑又富悬念的《黑龙号失踪》,有考古探险的《古峡迷雾》,有悲观宿命的《红色海洋》,有轻松乐观的《黑洞之吻》,有历史科幻的《长平血》,有浓郁童话风的《三界》,有深厚宗教色彩的《潘渡娜》,有以文载道的《超人列传》,有兼具寓言性和象征性的《去死的漫漫旅途》,有慷慨悲壮的《六道众生》,有反乌托邦的《蚁生》,也有赛伯朋克小说《决斗在网络》《MUD——黑客事件》……这些作品都是各个年代、不同地域最具有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对既往时代文化记忆之作,也足以代表着各位入选作家的艺术特征。一册在手,读者尽可从中领略中国科幻小说的无穷魅力,对中国科幻的历史进程了然于心。该书的文学价值自不待言,而它的史学价值同样值得重视。编者意在通过对中国科幻文学历史发展脉络全面、清晰而简明的梳理,让读者能便捷地进入到科幻小说的发生现场,以更好地赏读不同时期国人对科技发展的想象与回应。因此,鲜明的历史意识,正是该书至为显著的一个特点。编选者基于对科幻文学成长情形的考察,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大致分为草创期(1904—1949)、开拓期(1950—1966)、复苏期(1976—1984)和发展期(1991—2011),其中还以科幻与现实最为贴近的1997年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而将发展期切分成了两个时间段:即1991—1996的“新生代”的成长期和1997—2011“新生代”的收获期。该书对科幻小说在上述每一时期的发展情形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勾画,加上赏析部分对相关作家作品切中肯綮的评说,一百多年来中国科幻小说蹀躞前行的发展风貌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示,这一切均基于对科幻小说自身及科幻与科学发展、中国社会现实关系远近亲疏的敏锐追寻,其中既有各个时期翔实的出版数字、科幻文学大事件的记载,也有社会舆情、时代背景、作品反响的讲说。因为做足了文本内外各方面的考察工作,对历史情境和科幻文本有着必需的熟稔,本书才会“亮点”频现。比如,晚清科幻小说参与了中国“现代性”的创造,这个事实在以往大都被治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学问家们所忽视,本书就以1904年作为中国科幻诞生之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以及稍后的《新法螺先生谭》《新石头记》等为例说明了它们在形式与内容上所具有的诸种“现代”因素,还进一步折射出科幻文学诞生的历史语境,即晚清社会思想文化的转折与变迁。这不仅仅是在为中国科幻文学的现代性张目,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与变革乃至于重新书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均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再以老舍《猫城记》来说,如果单纯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出发来认知,则只会将其视作一部影射现实的政治寓言小说,但若是将其作为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来看待,小说对于黑暗社会的讽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言所体现出来的先见之明,以及与《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这样的世界“反乌托邦”名著之间的精神联系才格外让人珍视。正是在为中国科幻“立史”的意识催动下,港台一隅别有天地的科幻小说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梳理,中国科幻也得到了完整的呈现。以前人们对于港台科幻小说的创作、出版、发行机制了解不多,会对职业作家如倪匡、黄易等的多产和粗滥制造横加指责。本书对港台科幻文学市场背景详加说明,让人明白那里体量较小的出版业、不同于内地的租书店市场以及为数不多的读者,都使得当地作家只能以写作数量来抵消文学上的瑕疵并最终建立自己的强大影响力。明乎此,则会对倪匡、黄易等的巨量化、快餐化写作多了一重理解,也就不会毫无现实意义地指责倪匡等没有创作十分“正统”的科幻作品了。

不凡的学术见识,是该书的又一显著特点。该书在对历史的叙说和回顾中并没有简单地铺陈事实,而是透过表象直达本质,凸显出对历史、对科幻文学深刻而睿智的洞察。学界通常认为1983年的政治运动导致了其时中国科幻小说的退场,这个说法流传已久且获得公认。本书作者并不因袭前人之言,而是在详加考察之后,以大量鲜活事实指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本土科幻作家在1983年后仍然可以在公开杂志和国家权威出版社发表或出版科幻作品,且不断获得各种官方的文学奖项,作为科幻文学重要奖项的“银河奖”是在1986年被推出的,叶永烈也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1983年以后就停止科幻写作,他在1985年还发表了好几篇尺度更大、敏感度更高的科幻作品;再者,管理尺度要比小说严得多的电影市场在这期间还出现了多部科幻电影。这一切恰好说明其时的政策因素对于中国科幻的影响并不致命。细究个中原委,那实在是因为科幻文学“过于早熟”,社会大环境还没做好接纳它的准备;作为科幻小说高潮的外部催化剂,当时公众对科技的热忱也有泡沫化的倾向,许多人对科学技术缺乏起码的了解,缺少科技文化滋润的科幻文学终究要枯萎。如是有根有据的论说,遂廓清了三十多年前的历史迷雾,也着实挠到了痒处。

科幻文学具有高度预见性和超前性,如果再“生不逢时”的话,其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和巨大价值就很可能得不到时人的有效理解,阴差阳错间便以讹传讹而覆盖了作品的真实面目。该书的写作者们在对历史进行回望时,注重对文本及其产生语境的细致释读,因此,过去一些看不清楚的事实或者偏见误解就都得到了必要的澄清和纠正。换言之,本书的“拨乱反正”之功值得肯定。以许地山《铁鱼底鳃》来说,学界长期以来对小说中的技术性描述乃至于情节的理解颇多舛误,对其超前的科学想象、独步时代的科幻风格就更缺乏足够的重视。人们通常把叶至善《失踪的哥哥》视作一篇简单的科普作品,对其中兄弟身份互换的情节更感兴趣,而忽视了作品中关于生命冷藏的科学设想;而作品在半个世纪前就触及到了科技发展中的伦理危机这一敏感话题,这是难能可贵的。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被批评者视作宣扬“伪科学”、荒诞之作、“精神污染”,本书对当年的批评之声进行回望,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偏狭语境下科幻小说的艰难生存。也正是有了历史的参照,当今天的人们在津津乐道像“卫斯理”或者《达芬奇密码》《鬼吹灯》一类的“高科技惊险小说”时,才会蓦然发现叶永烈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金明戈亮系列”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高科技探险小说的先声之作。30多年前十分畅销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长期被视为一本浅显的科普读物或儿童读物,即令在今天,人们也仍然倾向于讨论其中有哪些科技预言变成了现实。其实,这部完稿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于70年代末的以科技前沿为题材的作品,有着相当超前的思想,其中明确的“未来意识”正体现着科幻文学的基本价值观,堪称新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举;其对未来世界美好图景的全景呈现,映射着当时的时代精神。现在人们提到郑文光,通常联想到的是他的《飞向人马座》,事实上,郑文光最成熟的科幻文本应该是长篇小说《战神的后裔》,其中对“科学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的反思是超前于时代的……类似的“新”论在本书中俯拾皆是,而这种“新”不是刻意标新立异所得,而是研究者在返回历史现场、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廓清人们对科幻文学的种种不确切的认知。

至于本书的赏析部分,并不是单纯地引导读者去欣赏作家文笔如何瑰丽或者想象怎样奇幻,它不仅仅是指向科幻作品的,也同时指向对作家创作的全面认知,所以本书中的“赏析”更是一篇篇扎实、锐敏而具有深度的作家论,俱是认真、客观的学术探讨,对所论作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思想见识既有明晰公正的论说,也对作家创作中所存在的诸种问题毫不庇护,不溢美、不偏袒。譬如: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对西方人的书写存在着简单化的误解;宋宜昌科幻小说中有关苏联国情的想象已然过时,其中有关人体器官移植的描绘也显得幼稚;刘慈欣《三体》的想象固然恢弘,但其在美学方面和思想方面的野心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该作品在对“黑暗森林”的构建上存在着不严密的地方,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存在漏洞、人物塑造单薄、叙事不够流畅;郝景芳在《流浪玛厄斯》等长篇小说创作上叙事冗长、节奏缓慢,有理过其辞的不均衡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一部“赏析”中,如是不留情面的批评实在难能可贵,能让读者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成就与不足有足够清醒的认知。研究者们求真务实、秉笔直书的学术态度值得尊敬,透显出他们对艺术、对历史以及对作家的负责态度。毕竟,回首过去,不只是为了细数家珍、展示辉煌,实是借机总结经验以更好地寻求面对未来的良方妙策。而既往科幻作品中所存在的诸种缺陷,恰也正表征着困扰中国科幻界乃至整个文化界多年的诸多症结。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症结、应对了此番挑战,则中国科幻文学在未来会走得更加稳健而踏实,也会继续有不俗的表现。以此来看,这套书的编选赏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对中国科幻写作进行历史巡礼和梳理的工作,其中凝结着的是编选者和研究者们对中国科幻文学的诚挚用心和信心。自然,应时而生的这套书对科幻作家创作的鼓励、对理论工作者研究热情的召唤、对中国公众科幻阅读热情的激发,都一定会让中国科幻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夺目。

文/乔世华

作者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学术委员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