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事件·
浙大创新学术评价“10万+”文章或可等同于期刊发文

2017年9月,《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发布,浙江大学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原创作品,根据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将可能被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

在中国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发表在学术期刊的文章仍然是科研人员职务职称评聘的基本要素,浙江大学将新媒体文章引入学术评价,堪称突破,《办法》甫一发布,就引起广泛争论。

评价体系中阅读量标准引发研究者担心“刷点击量”问题

根据《办法》提出的标准,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有些网友将此戏称为“网红”文章。有人觉得将网文直接等同于学术文章的做法欠妥,复旦大学教授童兵认为,文字训练是任何人必须历练的基本功,网络作品的质量目前全国尚无认可的评价标准,浙大的方案应该缓行。也有人认为学术性文章专业性强、晦涩难懂,很难在媒体发表,“10万+”的阅读量更是天方夜谭,因而考核标准不切实际。然而,对于该评价标准最多的担心还是来自于网络文章可以通过雇佣网络“水军”刷阅读量,这可能会带来新的“学术造假”以及“学术不公”。

作为一位被评价者,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苏力宏在接受《科技导报》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担心,但他同时表示,对于学术评价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是一种公开透明的趋势。在苏力宏看来,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同行评议容易有“潜规则”,而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其发表的论文本身的质量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比起来,浙大的《办法》算是对当前评价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姚荣则认为从教育法学的角度来看,浙江大学引入此类评价机制并不合适。他在接受《科技导报》采访时表示,从保障学术自由的角度而言,对教师职称的评价应更多基于学术委员会或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制定的学术标准,而不能由大学其他组织或机构来制定规则。浙江大学发布的《办法》属于典型的学术性校规,其应更多彰显和反映学术共同体的意志。而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术评价体系,有悖学术的真谛与本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肯定了浙江大学的做法,认为其“回归到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初衷:关注成果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

新的评价标准尚在探索之中,或应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

支持浙江大学学术评价改革的一方,在谈到具体执行问题时,希望能对文章发表的平台等实施有效监管,严加查处“刷票”等作弊行为,确保评选的公正性。除了对于“刷点击量”的担忧以外,苏力宏还指出了网络文章评价者的专业性问题。因为有些学术文章的质量好坏,只有专业人士才更容易分辨,而网络文章的阅读面广,读者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一些阅读量高专业水平却不高的文章。因而,应用该标准进行评价时,应适当加入其他指标,或者设置时间段,在一段相对长期的时间内,来评价一篇文章的质量。

对于这个问题,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外界质疑时强调,“阅读量只是我们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基础性指标之一。对于满足《办法》中基本条件的成果申报,根据规定,还要由专家委员会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秉承严肃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进行严格评审。”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提出“研究制订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在《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提出“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审、评奖评优条件”。目前,除浙江大学以外,也有一些高校进行了探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试点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干部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吉林大学出台规定鼓励优秀网络文章和网络舆情信息稿件创作,规定优秀网络文章的体裁为新闻评论,时政、高教、社会热点解读文章和长篇通讯文章。

对于未来中国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姚荣认为,应该在合宪、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创新。首先,应坚持将学术评价的权限交由学术同行组成的合议制组织行使,而不能由其他组织机构僭越行使这一学术权力。其次,应对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应根据学科属性的差异,由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特定的程序,制定相应的学术评价标准。例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其评价可能依旧更多依赖于专著、论文等形式。与此不同,在一些应用型的“硬科学”领域,社会服务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纳入评价体系。实际上,在德国《高等学校总纲法》的法律规定中,已经认识到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教师评价的区分。其中,应用型大学教师更侧重其职业经验以及应用能力的考察。

按照规定,浙江大学将在每年6月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报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进行认定,具体的评价效果还不得而知。对于学术评价来说,或许没有哪一种评价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是顺时而动,积极探索的勇气永远值得鼓励。

文/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