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新闻时段:2017-09-16至2017-09-30;排行依据:遴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
1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公布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
3 中国完成首次环北冰洋考察 助建“冰上丝绸之路”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7/30]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3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于9月21日公布。

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B类6所,分别为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9月23日,中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在楚科奇海的最后一个站位作业后,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顺利完成首次环北冰洋考察。

中国科考队于7月31日进入北冰洋,在此次环北冰洋考察中,不仅在北冰洋公海区首次沿中央航道开展了全程科学调查,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欧海等海域开展了系统的业务化调查,还填补了中国在拉布拉多海、巴芬湾等海域的调查空白。

本次考察中,科考队共实施了7个海冰站位和49个海洋站位作业,开展了以海洋基础环境、海冰、生物多样性、海洋塑料垃圾等要素为重点的多学科综合调查。科考队收集了丰富的冰芯、岩心及生物样品,获取了大量大气、海冰、海洋观测数据和影像资料,推进了中国北极业务化调查体系建设,为北极航道和生态环境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积累了第一手珍贵资料,为助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作出了重要探索。

2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获鲁诺·庞蒂科夫奖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8/30]
4 “风云四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6/30]

鲁诺·庞蒂科夫奖获奖人员合影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站)

9月19日,俄罗斯布鲁纳市举行了鲁诺·庞蒂科夫奖颁奖仪式,国际布鲁诺·庞蒂科夫奖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韩国首尔大学教授KIM SooBong和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教授NISHIKAWA Koichiro庞蒂科夫奖,以表彰他们在中微子振荡现象的研究和分别在大亚湾实验、RENO实验和T2K实验中精确测量出中微子混合矩阵的θ13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王贻芳继2014年获得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获得日经亚洲奖、2016年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后获得的又一国际奖项。

9月25日,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用户投入使用。“风云四号”卫星综合技术性能国际领先,它的交付标志着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了更新换代,对于保证中国静止气象观测业务的连续、可靠和稳定运行,提高中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风云四号”卫星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4台遥感仪器。其中,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可提供可见光、近红外、水汽及红外波段等14通道的高时空分辨率图像,全圆盘图像观测时间为15 min,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500 m,获取的云图层次丰富,海岸线等地标图像清晰。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可获取大气温湿度三维结构,对实现大气高精度定量观测具有重大意义。闪电成像仪首次实现了对亚洲、大洋洲区域的静止轨道闪电持续观测,可对中国及周边区域闪电进行探测,进而实现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提供闪电灾害预警。

5 “复兴号”动车组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6/30]
8 中国科学家绘出“人造太阳”辐射安全演化图谱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

9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按时速350 km/h运行,京沪间全程运行时间在4.5 h左右。“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h运营,标志着中国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

此次进行提速运行的“复兴号”列车的设计标准适合在全国各条线路运行,并且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表示,复兴号最大的特点一方面是自主化,另外就是实现了互联互通。在安全性上,中国有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设计;列车的舒适型指标比既有的都有提升;经济性350 km运营的时候,百公里能耗降低17%。“复兴号”从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上都取得了进步。

9月24日消息称,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宜灿研究团队,绘制出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辐射安全演化图谱,编制完成ITER首个中子辐照活化指南,并经ITER国际组织审核发布。

中子辐射照射会使部分材料产生放射性,这个过程称为“中子活化”。在聚变堆中,核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引起的活化产物是ITER放射源的重要组成,对ITER装置与人员安全至关重要。吴宜灿团队通过研究给出了在ITER全时段的中子辐照下,在装置窗口室、赤道窗口末端、下窗口延伸段、冷屏顶端、冷屏基座、中性束室等重要区域,90多种重要核素和17种广泛使用材料在不同时刻的活化特性,包括活度、衰变余热、吸收剂量、活化路径、清洁因子等,系统地预测了ITER全寿期的活化演化进程,绘制出ITER的辐射剂量安全演化图谱,为ITER核设计人员开展材料选型优化和评价、ITER运行与周边公众安全保障提供重要依据。

6 首条量子通信干线开通 首次洲际量子通信实现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
9 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0/30]

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示意(图片来源:科学网)

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中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京沪干线”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 kbps,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量子卫星兴隆地面站到北京接入站点全线密钥率大于5 kbps,可满足基本数据通信需求。目前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交通银行京沪间远程企业网银用户的量子保密通信实时交易,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京沪异地数据的量子加密传输和灾备,阿里征信数据的异地加密传输以及量子加密流媒体视频点播等应用示范。

9月2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青岛举行了“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和“盐碱地改良技术评测会”,对“海水稻”产量等相关技术成果进行评测。

“海水稻”是把野生稻的耐盐碱基因鉴定出来,通过现代育种技术,与现有优质品种相结合,进行品种培育,特别是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株型优、能够产业化推广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

“最高亩产为620.95 kg,原来的预期目标为300 kg,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扬州大学教授、“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测产组组长刘世平在经过“确定测产水稻材料”“收割”“数据测量”等多个步骤后,宣布了“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

此外,还有3个材料亩产测产突破了400 kg,产量分别为547.72、490.47、438.14 kg,都远远超过了原先预计的300 kg的数值。

7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4/30]
10 2017年邵逸夫奖公布,5名科学家获奖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9/30]

天然气水合物附着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处于喷发状态的冷泉喷口内壁上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网站)

9月22日消息称,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中,在中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

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科考团队在中国南海约1100 m的深海海底,探测到2个站点存在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这也是科学家在中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科考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在1000多米深的海底对裸露在外的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现场探测。数据显示,快速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并非单一的笼型结构,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自由气体,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谱数据证实这一科学结论。

2017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于9月2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5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大奖项,每项奖金120万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政月娥出席颁奖典礼,并担任主礼嘉宾。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西蒙·怀特获得2017年度邵逸夫天文学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系客席研究员伊恩·吉本斯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与分子药理学教授罗讷德·韦尔共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亚诺什·科拉尔和法国法兰西学院代数几何讲座教授克莱尔·瓦赞分享数学科学奖。

邵逸夫奖在2002年11月创立,旨在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领域获得突破性成果并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们。

(责任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