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以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面向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反思和讨论的关涉人类进步的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之一。该问题的探讨对于正确理解各个时代思想冲突、社会思潮的更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言:“掉进特殊的事件、政治、声音、传统、争论的漩涡,以及穿越一系列的差异和辩论之后,确实令人感到神智迷乱,……但是,这样却使人们更加确信地朝理解大道迈进。”《科学与人文》正是对这场纷繁复杂辩论的系统总结和精辟洞见。
《科学与人文》是作者在多年精深研究基础上做出的历史探究和哲学思考,充满了丰富的思想蕴奥:它不仅分析了科学--不包含伦理道德和价值,不涉及生活目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不具有情感和诗意的形象,以及人文的关注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主观性和个体性--的形象,而且还概括了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科学的资料和方法为人文提供新的资源,人文的概念和实践也为科学思维提供参照借鉴;再者,它还从科学与艺术种种差异和相互影响中,找到了二者的共通之处,同时也寻求到了科学与艺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最后,以哲人科学家中卓越代表爱因斯坦为例,提出了弥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鸿沟的方法和路径,即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新科学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新人文主义)。该书为有效回答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本质和关系问题提出了重要研究思路。
关于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本质,已有的回答是以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对立为背景假设的,仅仅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例如,二者在研究方法、表现形态和解决问题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基珀曼(Mark Kipperman)以科学与文学为例,找到二者对立的节点。他认为科学与文学研究展示的不是理论的统一性,而是隐喻的多样性。它们虽然都运用隐喻,分享相似的语言结构,但是它们的隐喻方向不仅不同,而且是对立的。从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历史看,理性和情感、客观和主观、抽象和直觉等对立元素的发酵使得两股思潮渐行渐远,甚至一度走向敌对。然而,有学者分析了这种敌对的脆弱性,他们认为科学没有垄断社会中的知识,总是与敌对知识形式进行竞争。反而,这些可替代的知识形式有助于科学活动方法原则的形成。正如爱德华斯所说,科学会从各种形式的知识中寻找“温暖的”思想,尤其通过神秘主义有可能发现“新物理学”的前沿;另外,人文也借鉴科学实证和逻辑方法,形成渗透理性精神要素的学科体系。即使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存在差异和对立,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差异和对立可以归因为双方的误解,但是它们最根本的分歧不能用误解来解释,而只能从基本原则和本质特性的差异和对立--终极信仰那里寻找答案。
科学有其基本的限度。自然魔法对人类世界仍然是有存在的意义的。除了承认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差异和对立,该书还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它们之间的基本互补,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才能消弥。差异和对立没有反映科学和人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全面真实的关系图像。统一和整合才真正刻画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原貌,才能真正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西方学者已经给出了统一和整合二者的理想方案,例如符号学、诠释学、意会认知和契合进路。然而,该书从弥合文化分裂的视角出发,综合上述进路,揭示了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联结的文化意蕴,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必须融汇和整合,并最终达到统一。也就是,只有二者“在相互借鉴、彼此补苴的基础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才能形成最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均势。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现代人眼中呈现出了全新的形象,即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它们是一种构成性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它们不再是两条毫无关联的平行线,而是交叉在一起的同心圆。既有相异的区域,又有共通和交叠的部分。正是这个部分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圆融,即科学中具有人文的质素,人文中深蕴科学的酵母。该书不只提出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必然的内在关联,而且寻找到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的最佳结合体和精神代表--爱因斯坦,他是将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典范。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哲人科学家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双肩挑”和创造者,他们将两种文化有效地沟通起来。然而,时代要培养出更多的哲人科学家便要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倡导博览群书。该书还塑造了科学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的精神气质和行为规范框架,即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观和科学传播视角,必将引发科学技术理念和实践层面的变化和震荡。
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的崛起关乎人类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历史上,关于科学与人文、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大论争不断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程,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对于提升理解这些论争再次提供了一个更开放、更民主的争论契机。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驱动下,正值知识科学观转向智慧科学观的背景下,各种观念之间碰撞、此消彼长。传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新科学主义与新人文主义将走向批评与相互启发同在、争鸣与彼此映衬并存的共生竞争新时期。
该书提出的新科学主义和新人文主义理念和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当代文化思潮、意识形态领域诸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科学活动和思想创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孙红霞
作者简介 孙红霞,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