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追寻中的蝴蝶

[美] 库尔特·约翰逊 史蒂夫·科茨 著,
丁亮 李颖超 王志良 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第1版,
定价:88.00。

纳博科夫是享誉世界文坛的现代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纳博科夫的著作就陆续被译为中文,直到今天,他的小说和文学批评中译本仍然层出不穷。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特别讲究细节描写,无论是小说中室内的布景陈设,还是回忆录中内心思想的细腻表述,都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位文学大师卓越的语言技能和深厚的观察功力。最令读者惊奇的是纳博科夫在文学作品中对蝴蝶的描述,他似乎对蝴蝶特别熟悉,经常可以详致地描写出蝴蝶那转瞬即逝、难以捕获的美丽。

通过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读者基本可以猜到他是一个蝴蝶爱好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具有影响的鳞翅目昆虫学家,在南美洲眼灰蝶的分类方面颇有建树。纳博科夫自己曾经说过:“其实能在一个博物馆谋个鳞翅目无名的馆长活计,我就很兴奋了,那是我一直以来的职业梦想。”事实上纳博科夫在成就其文学大师地位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对蝴蝶研究的爱好,当他因为战争迫害初至美国生活还很窘迫时,毅然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做志愿服务。他在博物馆里一待就是7年,这段时间是他进行蝴蝶分类研究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其部分科学成果也是在此阶段产生的。之后因为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搁置了对蝴蝶分类研究的兴趣而去从事语言教学和文学创作。但博纳科夫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鳞翅目昆虫研究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热情比自己教书和写作要多得多。他将对蝴蝶的喜爱寄托在文学创作中,但他也总是遗憾在小说中用艺术语言描写的蝴蝶毫无美感,在他看来,只有用科学的术语将蝴蝶的原始描述记录在科学期刊上,蝴蝶才能得到永生。

纳博科夫对蝴蝶研究的执着追求伴随了他一生,即便晚年移居欧洲,也要定居在蝴蝶出没较多的地区,以便从事心爱的蝴蝶采集工作。在弥留之际,他魂牵梦萦的还是蝴蝶,可以说,从童年时期就保持的这种爱好贯穿了其全部人生,他就是一位为蝴蝶而生的人,生活的阴差阳错使他没能选择自己最钟爱的职业,但他这一生都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捕蝶人的形象——他一直都是那个在晴朗午后高举着捕蝶网追逐蝴蝶的少年。

纳博科夫很好地将文学与科学融于一身,在两种技能之间并行不悖地平行发展,一种是蜚声世界的文学作品所要求的精湛写作技能,另一种则是分类蝴蝶所需要的精益科学操作技能。就像一条高耸的山脊,一面是文学的艺术想象,另一面则是科学知识的沉积,长久以来我们只看到了他辉煌的“文学阳坡”,在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科学阴坡”则被大众与科学家忽视了。

《纳博科夫的蝴蝶》一书正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传奇文学大师不为人知的科学家一面,这本书首先向读者介绍了纳博科夫作为世界著名鳞翅目分类学家的地位,细数了他那被尘封许久的眼灰蝶分类成就。这个成就来之不易,当他在实验室内解剖观察眼灰蝶生殖器官差别时,当时的大部分科学家还在通过蝴蝶表型的综述性方法来对眼灰蝶进行分类。博纳科夫采用了与主流不同的、更复杂的分类方法,以至于不为当时的学界所接受,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才有科学家意识到他在南美洲眼灰蝶属分类上的重要贡献。这让人想到了发现生物三大遗传规律的孟德尔和转座子理论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他们都先于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更先进的科学理论,但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己也被湮没在科学探索的尘嚣中,不过最终后继者们会拂去这些成果上的蒙尘,使它们重释光彩,纳博科夫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被逐渐认知的历程。

本书的作者之一约翰逊是一位昆虫学家,他以独到的科学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家式的纳博科夫,书中穿插了许多有关昆虫学和南美洲地理学的知识,这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纳博科夫的眼灰蝶研究提供帮助。但这本书并没有像传记体小说那样,简单停留在向读者讲述纳博科夫的科学经历,它以纳博科夫的研究为线索,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类对眼灰蝶的研究过程。以纳博科夫的研究为开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南美洲这片神奇大陆上的眼灰蝶种类,起初的研究更多的是探索它们的分类、变异、进化等奥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摆脱的伤痛——全球生物物种多样性危机。小小的眼灰蝶也像其他物种一样,在人类大肆扩张发展现代文明的征程中,其栖息地被一点点破坏、蚕食乃至消失。这使得科学家在户外越来越难见到一些蝴蝶的活体,每一次野外采集都有可能是这个物种最后一次采集的记录。面对这样的危机,对蝴蝶的分类研究已经不再停留于发现一个新物种,而更像一场物种拯救运动,科学家们要与时间赛跑,在一个物种还未灭绝时发现并保护它。

今天,纳博科夫所喜爱的昆虫分类学在专业领域已逐渐式微,但它作为一种人类认知自然世界的方式值得每一位普通公众了解。我们不用像纳博科夫那样辛劳地趴在显微镜前,花费数小时观察昆虫内部器官的微细变化,也不需要用复杂枯燥的学术语言来描述物种。但是我们可以像纳博科夫一样,在自己安身立命的同时,保持一颗童年时代形成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这种热爱毫无功利目的,仅仅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一种休戚与共的认知,它或许可以成为拯救人类灵魂的一条幽曲小径——纳博科夫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在这条小路上追寻蝴蝶的精神圆满,我们是否也该继续沿着他的足迹追寻心中的“蝴蝶”呢?

文/王钊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