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推介·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

近年来,学科分化逐渐细化,学科交叉融合程度逐渐增高,为顺应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需求,各种专业学会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联络组织层出不穷。但这些新生的学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科技资源分散等问题,与此同时,多学科交融的现状也使得科技工作者需要一个跨学科融合交流的平台。

因此,在融合学会,深入发挥学会重要带动作用的前提下,中国科协计划成立学会联合体。即将学科相近、联系密切的学会组织到一起,搭建联合体成员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间的合作,让更多资源能够共享,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为基础,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发起科技合作计划、提出政策建议、开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打造国际影响力等,充分体现联合体的价值。学会联合体的成立不仅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群团工作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具体举措。

2015年 10月 15日,中国科协成立了首个学会联合体——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其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生命科学领域是体现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典型学科,也是目前中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学会联合体重在创建学科和人才间有机互动、协同高效、资源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形成共谋发展、联合攻关、协同改革的稳定体系,其所提供的大平台能够进一步突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中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营造出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学会联合体通过开展大学科交流,促进学科间融合合作,通过合作,使更多的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和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会联合体平台、集成优势,通过开展重大评估、设立重大奖项、提出重大计划、承担重要职能,凝聚各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升国际话语权。

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免疫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中国解剖学会共18家全国学会组成。

联合体管理组织由主席团、秘书处组成,主席团成员由每个成员学会推荐1名,原则上为学会理事长。主席、秘书长实行年度轮值制,首任轮值主席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担任,秘书长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陈晔光教授担任。

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目前初步规划了6项功能,即搭建高水平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预测生命科学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完善生命科学领域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体系、科学普及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5年12月14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图1)。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中国科协将从工作地点、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做好对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服务和支撑工作。会议汇报了联合体成立以后的工作进展,与会专家和学会代表审议了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章程修改意见,以及联合体标志及网站设计方案,围绕联合体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进行了讨论,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评选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酝酿设立生命科学大奖、推动建设生命科学前沿咨询中心、筹备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等具体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图1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2016年1月24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公布了“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这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首次进行年度十大进展评选。这10项成果均为2015年度在国内或以国内工作为主完成,并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覆盖了水稻研究、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机制、再生医学、慢性胃炎和胃癌的防治新手段、细胞炎性坏死新机制、害虫防治等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诸多方面,多数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Cell》《Nature》《Science》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这10项成果不仅代表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在2015年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们不仅揭示生命的新奥秘,同时也为生命科学新技术的开发、医学新突破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

文/田恬(《科技导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