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科学传播新形式全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
李春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

科普信息化是引领科普满足受众个性化、泛在化、精准化信息需求、驱动科普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据第9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 年新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97% ,虽然超额完成了“ 十二五” 2.28%的目标任务,但与全国6.2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抵御宗教极端和反对迷信的重要手段。新疆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离不开科学普及,尤其是面对“去极端化”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加强科学普及力度。

近年来,新疆科协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加强现有科普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促进传统科普资源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准满足各族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时效性和覆盖面为核心内容,不断拓展科普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新路径,为新疆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1 高度重视,强化保障,夯实科普信息化发展基础

新疆科协将科普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开展科普工作最重要的手段给予高度重视,科协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亲自主抓,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制定了科普信息化建设发展方案,建立了新疆科学传播中心,与新疆科协信息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集科协之力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建成后的科学传播中心以科普资源建设与推广、开展科技传播活动、推动科普产业化发展等方式,积极探索开发科学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主要承担策划设计,编辑出版科普期刊、挂图、画册以及制作各类科技视频、动漫等科普资源;举办科技人物访谈、科学讲座等科普品牌活动;以“科普新疆”品牌为统领,重点实施建设“科普新疆”网络传媒平台(图1),提升“科普新疆”公益频道影响力,整合形成“双语”科普资源库,运用多元化手段拓宽科学传播渠道,围绕优质科普信息建设与汇聚分享、科普信息精准服务推送和落地应用、科普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实现科普方式方法的变革升级,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明辨是非、反对愚昧,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能力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图 1 “科普新疆”网络传媒平台
2 明确目标,积极探索,努力打造科普信息化平台

以打造网络科普传媒中心为目标,努力建设科普信息化平台,积极推动传统科普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包括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户外电子屏等终端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1)建成“新疆科技在线”科普网站。全新推出科普视频网站“新疆科技在线”(图2),打造了新疆首个以视频科普为主的综合性数字化科普资源库。网站设立自然探观、生活科学、科学声音、科界人物、农牧科学、科学文艺等10余个栏目,已拥有各类科普视频资源1200多个、计2万分钟以上。

图 2 “新疆科技在线”科普网站

2)建设专业化科普音视频制作中心。中心设有演播室、剪辑室和录音室等,配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并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资质。制作中心可根据相关需求制作各类科普音视频节目,目前已成功创办《新闻周报》、《科学面对面》等一批自主科普品牌栏目。

3)实施建设“科普新疆”网络传媒平台。平台以传播视听节目为主要特点,通过总控播放中心向全疆各地州市及县(市、区)户外LED大屏、室内社区小型屏媒、城市轨道交通屏媒等,远程播放科普节目。截至目前,新疆科协已在各地建成户外LED科普大屏29个,并与14个地州市的50个县市签订“科普新疆”网络传媒平台协作共建协议,将各地位于地标性地段、人流量密集的广场、繁华商业中心及人群聚集的社区已投入使用的近200 块大屏,全部集成到平台当中(图3)。

图 3 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等地的户外LED 大屏

4)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和应用,实现公众线上线下双向交流互动。以参与、互动、体验的实体科技馆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互通、虚实结合、远程互动体验为特征,实现新疆科技馆的在线虚拟漫游和互动体验(图4)。

图 4 新疆科技馆的在线虚拟漫游

5)增配科普大篷车移动宣传屏,让“流动科技馆”更添光彩。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县(市、区)科普大篷车全覆盖,目前全区拥有科普大篷车110辆,并逐步配备移动宣传电子屏,利用现有科普音视频资源,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效果。

6)创建双语科普微信平台,与各族群众沟通“零距离”。坚持“科学就在您身边”的科普理念,依托微信移动互联新媒体,建立双语科普微信公众平台,搭建科普微网站,实现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分享科普资源。

3 结合实际,顺应需求,不断丰富科普信息化资源

新疆科协以“接地气”服务基层需求为目标,顺应信息社会科学传播视频化、移动化等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图文、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普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的融合转变,开发、编译、制作了一批科普信息化资源,受到基层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1)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科普期刊资源开发共享。对维吾尔文《知识—力量》、《科学与生活》,哈萨克文《科学与技术》、《学习与科普》,汉文《科普进行时》等科普杂志进行改版升级,年发行量达80万册以上,采取免费或补助方式发送到所有乡村、社区、机关和宗教活动场所。目前,维吾尔文、汉文科普杂志与电子期刊同步发行,满足了不同人群阅读需求。

2)以科普“接地气、惠民生”为目标,实施多民族语言科普挂图工程。自主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符合新疆各地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维、哈、汉3种语言的科普挂图,形成了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科普资源图库,并全部上线,基层科协可免费下载资源。2013—2015 年,制作完成理、工、农、医、综合交叉5大类科普挂图975套、1200幅。挂图按需自主印发360 万张,全部免费配送基层。

3)按照中国科协提出的“秒拍”视频理念,探索开发“科普新疆”公益行微视频。已制作完成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双语科普微视频资源400余个,内容涉及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人与健康、生活常识等内容。同时联合电信、广电等运营商投放到全疆各地户外LED大屏、楼宇电视,城市轨道交通屏煤及新疆各主流媒体网站。

4)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制作“科普进万家”维汉、哈汉双语广播音频资源和“科普大篷车”维汉双语节目。利用各地乡村大喇叭面向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身边科普知识宣传,制作完成包括科学技术、卫生与健康、身边科学知识等内容的各类双语音频资源500余分钟。每年翻译制作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双语电视节目1500分钟以上,连续10年在全区86家地县电视台免费播放,并依托新疆党建网传送至所有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

4 加强协作,创新方式,着力提升科普信息化影响力

积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融合配置社会资源,运用多元化手段满足公众泛在化、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学知识的需求。

1)积极推动科学与文艺的融合发展,力求形成独特的科学传播和教育形式,实现科学传播多元化,让科学流行起来,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传播到各族群众心中。联合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两届新疆科普微电影、动漫大赛,向全社会征集传播科学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科普文艺作品500余部,其中9部科普微电影在全国科普微电影大赛中获奖: 《河之源》、《寻找爸爸》、《在山那边》获一等奖;《张泉年的微生活》、《密室逃生》、《过年》获二等奖;《妈妈的眼睛》、《清·澈》、《手记》获三等奖。以“乡村情·科技梦”为主题,组织创作了10部宣传基层优秀科技工作者扎根农村、献身科技事业先进事迹的科普微电影并出版发行,其中《保鲜风波》在2015年全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中获三等奖。开办“科学诗苑”微信栏目,创作科普诗歌微信作品100多篇,通过科普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推送和传播(图5)。举办新疆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星光工程”等活动,出版发行《我与新疆的科技事业》系列图书,开展新疆科学表演大赛、新疆“科普杯”老干部合唱邀请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关注科普、理解科普、助力科普,反响强烈。

图 5 新疆科协开办“科学诗苑”栏目网站、微信平台

2)借助主流媒体渠道发送科普声音。与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天山网等新闻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发挥大众传媒资源和平台优势,将科普融入时事新闻、重点宣传内容,以更加人性化、社会化的形式进入各族群众生活。

3)打造电视科普新平台,引导各族群众文明健康生活。联合中国电信新疆分公司向全疆120 万ITV 网络电视用户推出“科普新疆”公益频道(图6),包括科技资讯、科学文艺、农牧科学等12个栏目,既有“高大上”的院士专家科学讲坛,又有“接地气”的生活科普知识,服务惠及群众生产生活。

图 6 “科普新疆”公益频道
5 合理规划,持续推进,确保科普信息化科学发展

1)加强“科普新疆”网络传媒平台建设。到2020年,将实现平台覆盖全疆所有县(市、区)和重点乡镇的户外LED大屏、社区小型屏媒及城市轨道交通屏媒等,建成符合新疆本地特点的新型数字科普传播体系,为推进科学传播常态化、科普服务公平普惠和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

2)提升“科普新疆”公益频道的影响力。汇聚各方力量建设“科普新疆” 公益频道,为社会公众打造有知、有趣、有益、有用的电视科普新平台。到2020年,实现包括新疆电信ITV、新疆广电网络“天山云”在内的电视用户点播收看“科普新疆”公益频道,收看人数达到200万以上。

3)提升优质科普原创内容供给能力。综合运用图文、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调动互联网企业、科普专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加强优质原创的科普内容资源建设,使得科普内容更加丰富、形象、生动。到2020 年,实现维、哈、汉等多种语言的科普杂志年发行量达100万册以上;维汉、哈汉等各类双语广播音频资源2000分钟以上;开发制作各类主题的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科普微视频1000 个以上。

4)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普图书、挂图、广播电视节目、科普视频等科普资源,翻译、集成、积累、整合形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资源库。到2020年,实现资源库中图书、挂图等传统科普资源进一步丰富,数字化科普资源达到100T以上。

5)整合资源,提升数字科技馆建设和应用。充分发挥“新疆数字科技馆”在新疆现代科技馆体系中的科普资源集散与服务平台功能,到2020年,实现已建成开放的科技馆全部具有数字化功能,并有效整合于新疆数字科技馆平台内,提升新疆科技馆整体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的必然趋势,新疆科协将围绕打造网站、微信、微博、LED大屏、电视台“五位一体”的信息化科普平台,不断探索科学传播新形式,全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贡献。

(编辑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