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普“三贴近”的有益探索
杨谷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

85 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水稻田边,给外国学生们讲解最新的科研进展;93岁高龄的吴孟超走下手术台,讲述刚结束的一台肝癌手术;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张彦仲回忆几代航空人的中国梦……过去一年中,这些画面在朋友圈、视频网站广为传播,光明网承接的“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项目催生了一件件在网络空间“爆红”的微视频,广大网友追捧著名科学家不凡的人生故事,科普节目主持人成为新“ 网红”……光明+网络科普,产生了“化学反应”,成为媒体在科普领域“三贴近”的一次有益探索。

1 光明与科技界的联系源远流长

谈到光明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母体——光明日报。《光明日报》是面向知识界、文化界群体的中央党报,是我们党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光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承担着在新媒体领域继承和发扬光明日报的品牌和影响力、拓展和增强传播力的重任。

如果说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那么光明网就是“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以“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知性、理性、责任”为宗旨和原则,并结合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办网理念上,光明网的核心价值和政治、业务追求与光明日报一脉相承,在实践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中,光明网坚守办网理念,无论是在平时的宣传报道、新闻聚合,还是重大事件节点上,都与党中央和光明日报的宣传部署保持一致。

作为一份知识分子的报纸,科技工作者一直是光明日报重要的报道对象和读者。在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光明日报是唯一报道科技名家的媒体,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光明日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科学家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露面,或是第一次给大众媒体写科普文章,都是在光明日报上。所以,很多老科学家跟光明日报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家与光明日报的情谊在网络空间延续了下来。1998年成立的光明网,继承了光明日报在教科文卫理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延续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友谊。光明日报和她所创办的光明网,没有辜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待,在光明日报社丰富资源和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在新媒体领域开拓创新,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

作为党团结、联系、服务广大知识分子的新桥梁和新纽带,近年来,光明网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实现了后来居上。技术创新使得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赋予了我们全新的能力,光明网与目前最活跃的互联网用户有了更多的接触。

2 得到科技名家的大力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光明网已经成为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光明网通过严格的市场招标程序,赢得首批科普信息化项目,2015年6月,光明网承接了“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项目。今年,光明网又承接了“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项目。

项目运作初始阶段,光明网成立了科普事业部,将科普提升为网站发展的战略性方向之一。光明网也是最早成立科普专家委员会的中标单位(图 1),依托光明日报的资源优势,聘请了欧阳自远、叶永烈、刘嘉麒、李象益、王渝生、郭曰方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光明网科普工作的顾问。

图 1 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力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单位负责科普工作的同志参加了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

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光明日报在科技界的深厚积累,体现出光明日报对科学普及和科普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光明日报与光明网深度融合、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积极态势。

在具体的科普实践中,“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栏目也得到了众多科技名家的鼎力支持。袁隆平院士不仅亲自题词,还让记者跟拍他一天的工作(图 2图 3)。尽管已届耄耋之年,袁隆平院士日常的工作量却多到令人惊讶。短短的一天,袁隆平院士两次下田,用英文为外国学员授课,并处理各项科研事务。晚间,他还会坚持打一个小时的排球。他说,虽然很累,但是乐在其中,便不觉得苦。

图 2 “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栏目专访袁隆平院士

图 3 袁隆平院士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题词

科技名家平易近人的风范也感动着年轻记者。在采访欧阳自远院士的时候,视频录制到了中午12点,而院士下午1点还有一个会议,记者觉得应该结束访谈,给老先生留一些时间吃饭,然而他却摆摆手,又聊了十几分钟。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午餐就是两个便当:一盒饺子、一盒青菜,由于吃得晚了,盒饭已经没了热气,但这个画面却让很多网友心中涌过一股暖流——光明网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一感人瞬间。

3 融媒体的最新成果用于网络科普

宣传科技成果,弘扬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精神,本来就是光明日报的光荣使命。科普信息化项目的承接,产生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使得光明日报的科技报道工作有了一个抓手,有了可衡量的尺子。

科普信息化项目将光明网的科普宣传工作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光明网在网络科普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起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融”。在实施科普信息化项目过程中,光明网紧紧围绕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全面打通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楼宇屏、手机报等渠道,打造一批内容严谨、制作精良、传播广泛的科普精品。

光明日报融媒体版开设的“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专栏,也是科普信息化项目中在中央党报唯一开设专栏的单位,另外,光明都市传媒屏、光明校园传媒屏等楼宇屏在推送科普信息化建设资源、提高科普内容覆盖面上,也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光明网的科普融合传播中,有以下一些特点。

1)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无缝衔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融”出影响力。

光明网的科技名家风采录栏目,在光明日报上对应设置了专栏,打通了纸媒与网媒的界限,一方面,纸媒打破了空间上的局限,从文字、图片扩展到视频,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网媒获得了高端出口,相关内容通过光明日报的精心编排和呈现,提高了科普信息化资源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图 4

图 4 光明日报“科技名家风采录”专栏

2)移动端传播紧扣社会热点,与报纸和网站形成有益补充。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天,光明网就推出专家解读的微视频,在科技界庆祝屠呦呦获奖座谈会召开之后,光明网微信在全网率先推出文章《祝贺您,屠呦呦先生!》,独家呈现屠呦呦获奖后的感想。移动端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全新内容。在采访袁隆平院士之后,光明网精心编排采访前后发生的趣闻、轶事,当晚推出《今天,“80后老头”袁隆平都忙了啥?》,通过网络化的语言,以及手机抓拍的精彩图片,将袁隆平院士亲切随和、平易近人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3)权威视频节目社区落地,打通节目推广“最后一公里”。

光明都市传媒屏是面向全国主要城市打造的新媒体联播平台,专门针对楼宇用户采编制作的多媒体节目为内容,采用先进的无线互联网组网技术,以在党政机关、写字楼和大型社区布设的大屏幕为播出终端的新媒体项目。通过光明都市传媒屏的渠道,科技名家风采录节目内容得以走进社区,在老百姓身边落地。每期节目节选2分40秒片段,以每日每小时推送一次的频率,单期曝光率达1000万人次。

到2015年底,光明网原创、改编了100多个科普视频,300多篇科普图文,2000多句科学名言名论,传播量近1.29亿人次。

在2015 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刘云山同志、刘奇葆同志、李源潮同志、郭金龙同志等视察了光明日报的展台。这个展台展示的是“科技名家风采录”节目。我们向云山同志汇报了在科普这个光明日报的传统优势领域,通过媒体融合强化专业化科普信息服务能力的经验,得到了云山同志的高度肯定,希望我们继续发挥权威媒体的内容制作优势,做好青少年网友的科普工作。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给我们发来感谢信,表彰光明网科普事业部的工作“堪称践行科普社会责任的表率”。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还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颁发的首届“科技传播奖”,这支年轻的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响当当的“科普国家队”。

4 不断创新,讲好科普领域的中国故事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媒体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参与科普信息化项目建设,光明网以权威内容+分众传播,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有针对性地提供垂直领域的专业报道,有效地填补了科普信息供给的空白,很好地践行了“三贴近”。

过去,陆陆续续地参与过科普工作,但相比起来,过去一年的工作印象最深刻,触动也最大。

过去几年中,与科普相关的公共事件在网上频频成为热点。在一些地方,PX项目屡次受到质疑,“邻避效应”骤增。跨境电商领域,洋奶粉受到追捧,国内奶粉受到质疑。如果仅仅是远距离地观察,会觉得今天的年轻网友很不理性,很“科盲”。但经过这一年多来网络科普工作的实践,看到欧阳自远、袁隆平、吴孟超、屠呦呦等科学家得到年轻网友们的敬重,看到郑永春、方舟子、范志红等青年科普专家的节目点击量屡攀新高,我们深深感到,年轻网友是尊重科学的,他们之所以“科盲”,是因为科普的方法没有用对。如果换用网上喜闻乐见的叙事方法和传播渠道,年轻网友是能够接受科学知识的。网上不断出现的“科盲”躁动,就是对我们科普工作者的鞭策。

今天,光明网正在改进叙事方法,不断创新,努力讲好科普领域的“中国故事”。

讲好科普领域的“中国故事”,当然还要做好报道技能、传播渠道上的创新。今年以来,光明网正在开展一场融媒体“特种兵”试验,通过无人机、VR摄像、全景相机、4G手机、客户端等软硬件装备,武装一批具备融媒体采访能力的“特种兵”型记者,推出“炫融直播”、“微沙龙”等适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传播形式(图 5)。

图 5 光明校园传媒展示炫融直播和VR 拍摄

基于4G网络的“炫融直播”将摆脱电视直播车的限制,前方记者借助一部安装了“光明可视”APP的4G手机,便可以与后方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直播连线。在“炫融直播”中,网友不是看客,而是可观可见的实时参与者——既可以用弹幕的形式发表评论到直播画面中,又可以跟记者一样,与演播室主持人进行连线,发表看法。

正在试验的“微沙龙”,采用微软的Skype for business技术,可以将远在美国、法国、英国的几十位专家同时拉到屏幕前,网友可以观看直播,报名参加讨论。这也是一种很酷的网络新玩法。

只要我们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尊重网络时代的传播规律,尊重网友,加上光明日报深厚的科技报道积淀,一定能在科普信息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 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