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职场·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如果我们将青蛙一下子放到高温的水中,它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刺激就会从水中猛然跳出。相反,把它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再慢慢加热,青蛙一开始会感到水温的舒适。它后来无法忍受高温时,无力自救,被煮死在热水中。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人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生存能力会慢慢变弱。而那些自始至终都有压力感、紧迫感的人,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困难则具备应对能力。
在高校,有些青年教师博士毕业(或者做完博士后)留校后一直在科研团队里,“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考核和生存压力,慢慢地适应了“混”的状态,不知不觉就过了40岁。回过头来看,职称还是讲师。数数成果,除了挂名的那些,没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要拼命一搏时,很多机会都错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大不如前,想做点事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有些没有团队依靠的青年教师,一开始就在教学、科研、论文等各种压力下工作,慢慢形成了一种必须靠个人努力才能生存的习惯。
前不久,一位青年教师告诉我,他博士刚毕业就在一个科研团队里,日子过得很安逸,就只是打打下手,每年不用亲自写科研基金申请书,不用去校外找课题,也不用为年终考核发愁。几年下来,发现自己基本没有大的进步,数数论文还是博士在读期间发的那几篇。后来某一天科研团队重组,他一下不再属于那个团队了,这才慌了神。之后,不得不想办法自己找课题,每年写论文,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和指标。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一点,但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真正成长了,有了属于自己的课题,发表了好的论文,积累了独立科研的经验。他说,庆幸自己早点离开了团队,现在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研究生们要在科研上有所提高,也得有压力感和忧患意识。我实验室同一届本科毕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有的只是读硕士,有的直接读了博士。硕士生第1年上课,第2年做课题,第3年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由于达到毕业要求的门槛低,他们3年过得很轻松、玩得很high,不用发论文,科研工作可以在项目组里“打酱油”。而“直博生”们一进来就知道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才能毕业,因此时刻不敢松懈。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自己的学业、科研和论文工作发愁。3年里,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很快,高水平论文发了不少。这时候,读硕士和读博士的同学,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不少人反映,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滑坡。一定程度上,这跟“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有关。研究生努力不努力,都能拿文凭,都能找到工作。但我认为,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没有压力,哪来动力?
文/彭真明 作者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