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推介·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提升中国科学影响——访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张建生

本刊记者  陈广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国际交流的通行证。中国科协是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为进一步了解国际联络部负责的重要工作、开展的重点活动,《科技导报》采访了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张建生。

《科技导报》:“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是中国科协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协负责国际联络工作的重要部门,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国际联络部的主要工作。

张建生:国际联络部负责中国科协机关及直属单位外事工作的管理;负责拟定中国科协实施的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审核外事活动项目;负责与国际组织和国外对口组织的联络工作;负责为科协系统开展国际活动提供信息、资料,疏通渠道;承办涉外工作的对外联系、申报等工作;负责中国科协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护照、签证等管理工作;开展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科技界及海外华人科学技术团体、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民间交往和联系。

国际联络部近年着重开展的工作为:1)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协会加入的30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的协调和管理,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加强国际组织任职后备队建设,推进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推进联合国咨商工作,促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2)促进中国科协双边科技人文交流,开展双边科学家战略对话,建立国际科技协会合作机制。3)加强中国科协对港澳台交流,落实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工程。4)落实“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推动“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科技导报》:2016年3月2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在中国科技会堂会见美国物理联合会(AIP)首席执行官Robert G. W. Brown 一行,双方就期刊国际化、学术交流、战略对话、采集工程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科协近年与哪些国外对口组织建立了联系?在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张建生:中国科协与国外科技对口组织“一对一”的合作关系主要由国际联络部双边合作处负责,通过建立和巩固与国外对口组织的联系,为中国科协重点任务的实施疏通渠道、建立平台、提供信息资源,使国际科技资源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大局。

截至2016年4月,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英国皇家学会、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等90个对口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双边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会谈纪要、合作意向书等合作文件100余份,内容涉及信息交流、刊物交换、代表团互访、人员进修、科技交流、科学普及、合作研究、国际会议等科技合作交流的各个方面。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科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加强了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例如,2015年起,中国科协年会等重大活动都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组织的代表参加。2016年中国科协年会将邀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工程师组织参与,并倡议发起“陆上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

同时,2016年起,中美、中日、中英、中瑞(瑞典)等双边高层科学家战略对话机制将逐步建立,从而进一步推动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

此外,组织召开中美科学道德研讨会、中日青年科学家跨学科学术沙龙、中俄工程技术论坛、中韩企业高管科技研讨班等,也是中国科协与对口组织合作的传统机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中外科技人员的交流合作,使中外科技人员互通有无、相互启发,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技导报》:2016年 4月 9—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率团赴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和执行委员第24次周年联席会议等活动。在两岸三地交流方面,中国科协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张建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此次赴港访问,进一步密切了与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等科技组织和高层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各方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与香港青年科技人员、医学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的座谈和接触,汇集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信息、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领域改革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中国科协对港澳台交流工作始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对港澳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对台工作方针,以学术交流、青少年交流和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工作为主线,以交流项目为平台和抓手,利用品牌项目、重点项目,达到推动和深化对港澳台科技交流的目的,进而服务国家对港澳台工作大局。

近年来,中国科协对港澳台交流涌现出多个品牌项目,在对港澳台青少年交流方面有“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等,在学术交流方面有“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等,部分项目得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重点支持。

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工作是中国科协近年来重点推动的对港澳台交流项目。2013年以来,为响应香港、澳门、台湾科技界创建协同交流体制机制的共同愿望和需求,中国科协顺应形势,启动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工作。2015年2月在澳门举办“协同创新澳门论坛”期间,海峡两岸暨港澳代表签订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倡议书”,并以此为起点,开展了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青年创新路演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与此同时,还把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聚焦在机器人、绿色能源、创新设计、生物医药等领域,务实地推进了内地与港澳台的产学研合作,开局良好。至此,建立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交流体制的基础已经基本夯实。

《科技导报》:2015年5月8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在中国科技会堂会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MarwanAbdelhamid。中国科协通过WFEO 与各国工程技术领域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中国科协除加入WFEO 之外,还加入了哪些国际科技组织?

张建生:截止目前,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国际科学理事会、太平洋科学协会、亚洲科学理事会、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亚太地区工程组织联合会等336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通过积极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中国在国际科技组织中的影响力获得稳步提升。

另外,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国际科学计划,已成为当今跨区域、跨学科开展的全球性大科学活动,在国际科学界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科协鼓励和支持相关学会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问题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前瞻领域,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主动参与、承办乃至发起国际科学计划,有效利用其成果和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决策。至今,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未来地球计划、城市健康与福祉计划等重要国际科学计划,部分国际科学计划还成立了相应的中国国家委员会。在部分国际科学计划中,中国科学家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国际科学理事会发起的“未来地球计划”和“城市健康与福祉计划”科学项目办公室落户中国,进展顺利,得到中外科技人员的高度评价。

《科技导报》: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预备成员。在国际工程教育互认方面,中国科协还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张建生:2005年,为加快推进我国工程技术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交流,适应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求,国家人事部作为组长单位,教育部、建设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作为副组长单位,联合成立了由国务院18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负责研究我国工程师制度框架设计,指导组织和开展对外交流、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等工作。中国科协作为副组长单位,负责对外交流工作。

几年来,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建立了与《华盛顿协议》要求实质同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是经教育部授权在中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唯一组织,是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至2012年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已在机械、电子与电气、化工制药、计算机、土木等14个专业领域,认证了295个专业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国科协围绕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国际交流活动。2012—2013年,中国科协完成了对《华盛顿协议》现有15个正式成员的高层访问。通过高层访问,加强了与《华盛顿协议》成员组织的沟通与了解,各成员组织对中国科协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都持积极态度。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和英国工程理事会同意作为中国科协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的推荐组织。2013年1月底,中国科协正式向《华盛顿协议》秘书处提交了中国科协作为预备成员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申请报告。2013年6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期间,经《华盛顿协议》现成员组织的认真审议、正式表决,全票通过接纳中国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根据《华盛顿协议》的规定,预备成员通过规定的审查和评估可转为正式成员。

加入《华盛顿协议》是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工程师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5月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期间,《华盛顿协议》现成员组织将对中国转为正式成员进行投票表决。

《科技导报》:中国科协历来高度重视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一直致力于做好向国际民间科技组织重要领导岗位推荐中国科技人员及做好相应的后备人员选拔培养工作。财政部2008年设立的中国科协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事务专项作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的情况如何?

张建生:中国科协通过经费资助、培训服务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和必要支持。2015年重点择优支持部分重要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参与国际组织活动161个项目。

在国际组织任职方面,截至2015年10月,经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推荐的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担任各类职务的人员有530多人,160人担任重要职务(其中34人担任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主席,48人担任副主席,78人担任执委或相当决策职能职务)。由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中,在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行政机构任职2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任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任亚太地区委员会委员)、联合会任职18人、跨学科机构任职8人;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中任职2人(中国科协常委、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连任副主席及专委会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原秘书长李若梅当选执委会成员(国家代表));在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西拉代表中国科协成功获得副主席席位,并将在现任主席任期(2或4年,取决于是否连任)结束后接任主席职位;在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会(WFSW)中,中国科协第7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赵忠贤任副主席;在亚洲科学理事会(SCA)中,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任执委会委员;中国是太平洋科学协会(PSA)的创始国之一,中国科协第4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周光召1991—1995年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符淙斌1999—2003年担任副主席,中国科协第7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符淙斌2007—2011年担任主席。

《科技导报》:中国科协在进一步促进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建生:为进一步提高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的能力,中国科协近年主要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推动:

1) 配合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和国际组织工作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国科协作为国际组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牵头非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人才推送工作。2015年积极配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等中央部委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等单位对有关国际组织人才推送、社会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国际职员管理等相关法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相关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中国科协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方案》,系统梳理了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的层次体系,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制度上予以保障,增强了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和后备人员培养推送工作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2) 进一步加强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2007—2011年,中国研发人员年均增长率为13.5%;至2012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5.3%,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科技研发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中国科技影响力快速提升,这为中国科学家参加国际科技组织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始终把国际组织任职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开展国际科技组织活动的首位,将任职专家推荐和后备队伍建设密切结合,近年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为进一步加强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积极开展国际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2013年7月17日发布《关于加强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号召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国际组织中国委员会办公室努力建设掌握政策、业务精湛、精通外语、善于交往的科学家外交队伍,有组织、有计划进入国际组织领导层,更广泛、高水平地参与国际组织决策和管理。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建立了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人员库,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任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分类支持和管理。中国科协重点支持担任国际民间科技组织领导职务的科学家出国参加行政性会议及相关活动,并为担任重要国际民间科技组织的领导职务的专家提供部分国内办公经费支持。

3) 进一步加强国际组织任职后备队建设。中国科协建立了中国科协系统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后备库,后备库人员由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推荐的针对各相关国际民间科技组织重要职位的后备人员组成。中国科协支持学会组团出席重要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换届大会,全国学会积极推荐后备人员参加国际民间科技组织重要职位竞选。定期举办“中国科协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对任职和后备人员进行国际形势、政策、国际组织知识、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等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以提高国际交往能力。2015年,中国科协启动了工科国际组织任职后备专家遴选工作,以全国学会及相关单位推荐和定向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一批专业背景强、国际交流经验丰富、有长期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意愿的专家,为中国在重要国际工程组织担任领导职务储备一批可用好用的专业人才。

《科技导报》: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代表,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中国科协副主席陈赛娟,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巴德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吴海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木等20余人参加座谈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座谈会。中国科协在推荐中国科学家参评国际奖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生:中国科协十分重视向国际科技组织推荐中国科学家及科研成果参评国际奖项。例如,经中国科协推荐,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荣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2015年杰出工程奖,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锦屏项目团队荣获WFEO 2015年杰出工程建设奖。此前,经中国科协推荐,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两院院士张维获WFEO 2001年优秀工程教育奖,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获WFEO 2007年优秀工程教育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获WFEO 2009年优秀工程教育奖,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海港建设和港口信息化建设专家包起帆获2009年HassibJ. Sabbagh杰出工程建设奖。

《科技导报》:2015年9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中国科技会堂会见日本学术会议(SCJ)会长大西隆一行,双方签署了中国科协与日本学术会议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加强学术出版物互换和学术会议信息交流,促进双方在学术交流和学者互访、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分享决策咨询信息和经验、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科协与国外科技社团、国际组织合作在大陆举办了哪些重要国际会议?

张建生:中国科协积极争取在中国主办或承办影响大、水平高的国际科技会议。2015年,中国科协举办境内国际学术会议2278次(其中,高端前沿学术会议1230次,综合交叉学术会议667次,学术服务会议381次),参加人数57.7万人次(其中,企业科技工作者20.2万人次,境外专家学者4.3万人次),交流论文9.6万篇。

特别是,2015年11月23—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承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圆满举行。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IEEE RAS)、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日本机器人学会(RS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意大利机器人及自动化协会(SIRI)、欧洲机器人协会(euRobotics AISBL)、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IFRR)、韩国机器人学会(KROS)、以色列机器人协会(IROB)、国际机构学与机械科学促进联合会(IFTOMM)、德国机器人协会(DGR)12个国际机构是本次大会的支持机构。来自1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4位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78名大陆知名专家参与主旨报告会和12个专题论坛。40家国际企业、85家国内企业在博览会上集中展示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12个机器人国际组织、58家国内科研机构参与大会。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支青少年代表队参加为期2天的机器人竞赛角逐。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切实推动了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2016年11月1—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大会邀请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世界粮食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等众多享有国际声誉的顶级科学家参会,得到生命科学领域多个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支持,将全方位展示世界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及中国生命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科技导报》:为动员、组织广大海外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科协实施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海智计划”的特点、目标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动员和组织海外科技工作者为国服务?为国服务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哪些?至今与多少海外科技团体、科技工作者建立了长效联系?已聘请多少“海智专家”?“海智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

张建生:“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海智计划)由中国科协与35家海外科技团体于2003年12月共同发起实施,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

海智计划和海外科技团体本着“团结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遵循“平等、互利、开放、务实、守法、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技术引进和专项考察等活动,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至2016年初,海智计划联系的海外科技团体已从最初的35家增加到92家。

海智计划从开始实施之初,便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注重引进“智力”,鼓励海外科学家利用业余时间,为国家做一些工作,例如咨询、项目合作、技术引进、培训、讲学等;聘请部分学术地位高、组织能力强、为国服务意愿强烈的科技人员作为海智计划特聘专家,至2016年初,海智计划特聘专家人数总数达71人。

海智计划围绕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大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促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和产业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51个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共接待海外专家为国服务3174人次,引进海外人才297名(其中4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9人入选省级千人计划,136人入选地方政府人才计划);协助各级政府组织招聘会159场,落地项目287项。组团出境开展引智活动5次,设立海外引智中心或工作站21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办公室支持海智工作基地开展各类引才引智洽谈会、推介会等,2015年,安徽滁州、湖北宜昌、江苏淮安、江苏常熟、广西南宁、浙江宁波等地科协协助地方政府举办了引才引智交流会,积极推荐海外科技团体和人才项目。

为鼓励更多的海外科技人员回国创业,在一些由海智专家领衔创办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海智计划示范项目。目前已经有10个企业被授予海智计划示范项目。其中高益槐(新西兰)的福建安发生物公司年产值已经达到18亿元人民币;严晋跃(瑞典)的宁波国际应用能源研究院太阳能提水灌溉项目获“联合国人居奖”,高继明(比利时)的大浦现代农业研究院农业项目获全国大奖,金星(荷兰)的中科领航汽车有限公司屡获地方各级政府嘉奖并在同类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马启元(美国)在国际上率先将其高温超导研究成果产业化并进入中国和国际市场。海智示范项目在各个领域积极助推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发展,获得地方乃至中央政府领导的关注和赞誉。

此外,海智办依托建立联系的海外科技团体和海智计划特聘专家资源,积极组织海外科技团体建言献策。结合国家关注的重点组织“海归企业创新专项调研”、“生物医药专项调研”、“生态能源专项调研”等调研工作。2013年,海归企业创新专项调研组在5年调研的基础上,提交“关于海归企业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的调研和若干建议”,经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渠道呈报后得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并指示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支持海归企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海智计划工作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支持。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2011年12月10日针对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海智计划’实施7年很有成绩。”2007年至2012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要点中都明确指示“要继续推动实施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每年一度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都明确指出“继续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海智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好各项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活动”。中央人才工作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和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2012年9月10日印发的《人才工作简报》第173期上,以“海智计划实施八年成效显著”为题刊载海智计划工作情况。海智计划在中国科协“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都被列为重要工作内容。

海智计划积极探索新的引智模式,打造海智计划升级版,重点探索实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工作。2014年,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的亲自推动下,开始探索实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工作,已建立深圳、上海、武汉3个离岸基地。试点工作将首先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及创新创业环境好、智力密集、上下游产业聚集、创业政策和科研技术等配套地区开展,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和支持下,形成系列更加有力的产业、金融、税收、投资、孵化、服务和吸引人才等的政策支持和扶持。中国科协及海智办将与各地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海智计划与海外科技团体的联系作用,集成全球海智资源,共同推动和建设基地。

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第二十四条提到:“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加强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把更多的国外创业创新资源引入国内。”目前,在中国科协领导的推动下和相关省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本着“科协搭台、政府支持、市场主导、试点先行”的方针,这一举措正稳步推进。

《科技导报》:2015年3月11日,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尚勇在讲话中指出,应认真研究和探讨科协组织如何在推进国际创新合作交流中展示新的作用等8个问题。国际联络部在“十三五”期间将采取哪些举措,在推进国际创新合作交流中发挥新的作用?

张建生:“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协将进一步充分发挥民间对外科技交流的优势,完善民间对外科技交流开放战略布局,创新科技人文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对外开放新体制,服务国家外交和对港澳台工作大局。为此,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将主要围绕提升我国科技和科学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拓展和建立双边科技交流合作新渠道及新机制、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协同创新、提升海智计划水平等5方面,改革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成效。

1) 提升我国科技和科学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1)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合作交流。推动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加大向国际科技组织举荐人才的力度,完善机制,精准推送,使更多优秀科学家进入国际组织领导层甚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提高和扩大中国科技界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主动参与、承办、主导国际科学计划,积极争取在华主办或承办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国际科技会议,争取有重要价值的国际科技组织总部、分支机构和科学计划项目办公室落户中国,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外交,推动和支持成立区域性国际科技组织和专业研究院所,积极探索和支持建立以我为主的新型国际科技组织。(2)积极主动配合国家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用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组织机制,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组织我国科学家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网络安全、人类康健等全球挑战。(3)以加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华盛顿协议》为契机,加强国际工程师和工程教育交流,推动工程教育国际互认,配合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发挥好副组长单位的作用。

2) 拓展和建立双边科技交流合作新渠道、新机制:(1)加强与发达国家创新战略交流合作。加强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创新思想与管理、创新人才培育、学会能力建设、科学道德素质、科学传播方式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中美、中英、中日、中俄、中瑞(典)等科学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2)推动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科技与产业交流合作。推动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联合产业化基地等合作平台,加强在能源、资源、工程、信息通信、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3)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务实性交流合作。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转移中心、数据共享库等合作平台建设。加强在农业、能源、交通、资源、环境、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3) 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平台:(1)推动和支持创建区域性国际科技组织。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规划,创建几个区域性国际科技组织和研究院所,在科学普及、农业科技、高新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设立几个双边科技合作项目,在科学普及、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培训等方面设立几个双边科技人文交流项目。(2)实施“一带一路”研究人员交流计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人员交流,建立人员交流机制,依托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开展科技人员的交流工作。(3)动员组织港澳台力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好港澳台转型发展与国家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实际需求,建立联盟,完善机制,搭建平台。

4) 推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协同创新:(1)服务中央对港澳台工作大局。按照中央对港澳台工作的总体布局,加强协同,完成好分工负责的港澳台界别联系工作,拓展新渠道,搭建新平台。(2)继续实施“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工程”。支持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发展,打造“协同创新澳门论坛”品牌,创设两岸及港澳协同创新训练营和大赛,建立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创业基地等。(3)继续实施对港澳台科技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继续开展“海峡论坛”之“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及港澳科技合作论坛”、“ 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海峡两岸科学传播论坛”等重点交流项目,支持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开展对港澳台重点交流项目。(4)继续实施对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品牌项目。继续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协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内地实习活动”、“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交流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等,扩大内地与港澳台青年交流规模,推进内地与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合作。

5) 提升海智计划水平,打造海智计划升级版:(1)推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深圳、上海、武汉等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积极稳妥推动新的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开拓海外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途径和渠道。通过加强海智计划服务力度,与有关部委联手,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等举荐引进人才,积极探索吸引世界顶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新模式。(2)深入实施海智计划。建成70个左右中国科协海智基地,20个左右海智计划示范项目,与100个海外科技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建立中国海归创业联盟,搭建海外人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平台。(3)推动海智计划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百人中国科协海智专家队伍,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加强海智专家专项调研工作,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