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风云·
未来我们将在何处安身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几百万年来人类的家园。但是生命的演化有时就是这么奇妙,人类在这个家园里繁衍生息,为衣食住行忙碌,却不忘向星空瞥上一眼,并产生了离开这个家园的冲动。正是有了这种冲动,航天事业的大幕才能开启,人类也因此有了第一枚火箭和第一颗卫星,也第一次踏上地外的星球。

2016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业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之所以将“ 中国航天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在1970 年4 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谈到设立“航天日”的意义,最早倡导设立“航天日”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设‘航天日’不是航天人过节,而是要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激起他们科学探索的热情。”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全国各地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对于引导青少年投身航天事业、呼吁公众支持航天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此前的4月22日,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就“航天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的消息。按照计划,中国火星探测器将使用“绕落巡”一体的设计,在2020 年7 月发射,并于2021年抵达火星(2016年4月25日果壳网)。

根据目前的报道,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在2020年7月使用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发射,包含轨道器和着陆器2 部分。进入火星轨道后,轨道器将释放着陆器在火星表面进行软着陆,着陆成功后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进行巡视探测,并通过轨道器的通信中继与地面控制站保持联系。

在航天领域里,中国制定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可谓是与时俱进。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以及俄罗斯和印度的航天机构都已经把研究目标瞄准火星,处于落后位置的中国必须加快研究的步伐。与此同时,国外的民间机构也开始雄心勃勃地涉足火星探索。2016年4月2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Elon Musk就在自己的推特上宣布,该公司最早将于2018年派遣一艘名为“红龙”(Red Drag⁃on)的无人飞船前往火星(2016年4月28日《科技日报》)。SpaceX 同时表示“红龙”任务只是整个计划的一个序幕,Elon Musk将于2016年9月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公布该公司载人登陆火星的整个构想。

SpaceX 这一次不是单枪匹马,他们得到了NASA 的帮助。根据NASA 和SpaceX签署的合作协议,NASA将为这一探测计划提供技术协助,包括通讯和导航支持,但不会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一项目中,NASA有可能借助“红龙”搭载一套科学仪器前往火星,并为自己的火星之旅提供有价值的进入、降落和着陆数据。

Elon Musk 以SpaceX、SolarCity 和Tesla等颠覆性的科技公司及产品闻名世界,他曾经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死在火星上。因此,SpaceX的长远目标是希望能够帮助人类移民火星,在太阳系中开辟新的家园。当然,人类的好奇心绝不止于探索太阳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视野也投向了更深邃的星空。2016年5月2日,一个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在线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了3颗类地行星,它们是至今最有可能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2016年5月4日新浪科技)。

这些科学家利用位于智利的60cm望远镜TRAPPIST对离地球最近的60颗矮恒星进行研究。团队成员、比利时列日大学的Michael Gillon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只有在这些矮恒星周围,我们才能在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上探测到外星生命。”而这一次他们发现的3颗行星,大小和地球相仿,都围绕着一个距地球39光年、体积约为太阳1/8的超冷矮恒星(TRAPPIST-1)旋转,并位于这颗矮恒星的宜居带中。科学家认为,这3颗宜居行星中,也许至少有1颗满足生命形成的条件,这也让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搜索工作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科学家对类地行星的研究工作让我们看到了存在外星生命或者人类移民地外的希望,但客观来说,这种希望还十分遥远,因此我们关注的目光还是应该聚焦在地球。中国宣布火星探测立项的4月22日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那就是这一天还是“世界地球日”。2016年的“世界地球日”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就在这一天,来自全球17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巴黎协定》,这也创下了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的记录(2016 年4 月25日《中国科学报》)。在《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代表中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这一协定也成为继《京都议定书》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这一次签字仪式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对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已将目光投向苍穹,开始寻找下一个家园的旅程。我们虽然不能低估科技发展的速度,但是在可见的未来,地球还将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在仰望星空的同时,珍惜这个孕育了人类和无数奇迹的摇篮,并把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既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追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鞠强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