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和科学展开一场不动声色的热恋


[英]本·米勒著,金利峰,陈青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7月第1版。定价:39.90元。

科学的美丽与奥妙让人们无限憧憬,但科学本身所需要的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察、假设、实验、计算和验证也让人们望而却步。此时,科普书籍的意义便显现出来,既可以让读者管窥科学的美丽,又避免了大量的复杂枯燥的选题、文献、论证、结论、公式与推理,让人在愉快的阅读中体验科学的美好。本·米勒(Ben Miller)所著的《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学课》就是这样一本科普图书,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科普读物,也是2010年伦敦国际书展的重点书目。作为“紫图图书项目”丛书系列中的一本,2014年7月它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和你畅谈一些最酷的科学知识,让你同科学先生或科学小姐展开一场不动声色的热恋。

本·米勒出生于1966年,曾于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他很幸运地上过斯蒂芬·霍金、理查德·费曼和卡尔·波普尔的课,并且与当时最重要的科学家一起研究和学习,直接被带入了学术的深水区,曾经暂定的博士论文标题是《在准零维电子系统中的新量子效应》。但是他也逐渐认识到:在物理领域他就相当于音乐界的录音师,技术上可能很有能力,但永远不会成为出现在专辑封面上的那个人,这使他感到迷茫和困惑。1989年两年一轮换举办地的英国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移师到了剑桥大学,米勒开始参与戏剧节的各种研讨会、写作课并展露了喜剧创作与表演才华,小有成绩。25岁时,米勒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在喜剧世界谋生之旅。

之后的25年,米勒成为BBC著名的喜剧演员,参演并编导了多部电影电视剧。并在第四电台、《泰晤士报》(The Times)、《优莱卡》(Eureka,期刊)开设科学专栏,而他主持的“阿布斯特朗和米勒秀(The Armstrong and Miller Show)”也荣膺2010年最佳喜剧节目奖。文艺人,理科心。米勒在第四电台对物理学喋喋不休的讨论吸引了小布朗出版团队(Little,Brown)的注意,米勒深受鼓励,同意将这些有意思的科普题材写成书。米勒初恋科学,后投身其他事业,过去的激情隐匿于每日的生活之中不现,上班下班,付费交单,但身体或者灵魂中的某些部分总是不能忘记科学世界曾经带给他的激动,于是,他做出一种尝试,运用自己在科学和娱乐大众两方面卓越的天赋和能力,以喜剧演员的功力把晦涩的科学名词、通达的科学内涵演绎成人人都能理解的观念。

《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学课》的写作素材来源之一是作者早年在剑桥大学接受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综合训练,之二是多年来在媒体从事科学专栏写作的工作积累。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断为科学进行写作,也不断抢先阅读到全国各大报纸最精彩的科学文章。他将《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学课》分为八课,除去第一课综述“我要让你爱上科学”的雄心壮志外,其余七课是他挑选出来的科学知识的精选辑,“超级主打歌”毫无疑问的是他早年热爱却有深感无力主导的“挑战极限的高能物理”,接着的6 首歌从“乘上宇宙光年列车”到“进化论告诉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从“揭开DNA 的造物密码”到“生活大爆炸”,从“科学家眼中的世界末日”到“最迷恋太空——带我去小行星”,每一首歌曲都是真正的经典。《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学课》仅用八堂课,把从近代物理发现的小粒子,到气候变迁的重大议题,从我们身上的DNA,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宏观现象,用最逗趣的比喻,做出细致入微的呈现。

本书最具特点的地方在于米勒在展现这些科学知识时,完全摒弃第一原理基础模板,即那种先打基础,然后逐渐加入复杂的内容,最后让读者掌握整个体系的写法,而是直接将读者丢入科学最深处,让读者用心感受许多成熟而令人惊叹的科学知识,直接进行学习。这使得整个阅读过程不再是痛苦地朝着科学的山峰缓慢攀登,而是直接空降到山顶上,然后一路滑雪而下。读者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细节也可以了解科学本身,就像他们不懂旅游地语言,也可以依赖手势去度几个周的假。此外,米勒在写作时也摒除了一般科普书不言而喻的教育、启发或者挑战的目的,让读者仅仅是娱乐、放松、深呼吸,并且没有考试,一如相处一位深具魅力的恋人,波澜壮阔却亦平易近人。最后,出于更好地说明科学的天性,米勒时不时地需要加上一点细节知识,但是为了不打断正文的连续性,他将它们放到脚注里面,处理成“沙箱”的形式,在里面做一些数学演算,放一些奇闻逸事,小小心机,别有情趣。

长久以来,自然科学和文艺两个领域被学科隔离制度分割开来:文科、理科。文艺像是带有一种贵族的、皇家的抑或颓废的、迷离的气质,而科学则表现得更加平等、更加直白、更加清教徒一些。在这人工划开的文化轨迹的两侧,一边是浮夸、空想、幻灭的创造者,一边是不修边幅、难以接近的技术怪才。似乎人类的智能也要被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写出漂亮的俳句,另一种则可以完美地操纵各种仪器。我是一名网站编辑,我在文化轨迹的这一侧,但我的生活不应只有文艺和消费,我理应享受更多的幸福,让我们打开天窗,一起仰望科学的星空,同科学展开一场不动声色的热恋吧。

文/陈珂珂
作者简介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