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职场·

审稿是科技工作者的义务

曾与一位美国教授聊天,谈及审稿,这位教授说,给学术刊物审稿是记入工作量的,在职称晋升和年终考评中能发挥作用,所以他们保存了审稿记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自此,我在电脑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专门存放审稿材料,包括编辑部送给我审阅的论文、我的批注稿以及审稿意见。3年过去了,文件夹里的文件满满当当。我平均每年审稿百篇以上,其中英文稿占了近一半。

我觉得,审稿是一种认可、一种信任,也是责任与义务。每篇论文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审阅。同时我也是投稿者,完全理解投稿者的心情,所以我尽快完成审稿,基本能在编辑指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审回。在审稿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这成为我科研工作重要的创新驱动源之一。

学术刊物的审稿期限一般为1~3个月,但有些编辑给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到两星期,这些编辑“贼”得很,给你两星期,如果你一个星期就把审稿意见发过去,他们很快就送来第2篇、第3篇。审稿毕竟不是我的主要工作,这样下去,其他工作就没时间做了!但我实在不好意思拒审,于是对这样的编辑我就玩点花样,即便文章审完了,我也拖到截止日期前的一两天审回,以示我很忙。

质量明显高或者低的稿子容易定性,我要么建议接受要么建议拒稿,当然,拒稿要给出足够的理由。最难审的是质量居中的稿子,稿子不错却有不少问题,这就要花功夫写修订意见。试想,一篇我审稿通过的稿子发表了,却还有不少明显的错误,尽管读者不知道谁审的稿,但我依然会愧疚!

国内有些“大牛”不审稿,让自己的学生或者下属代审,我觉得这都是不可取的。首先,让别人代审,这潜意识里是要审稿的名却不愿干审稿的活,有不劳而获之嫌。其次,“大牛”们也应适量参与审稿。“大牛”们及他的下属和学生一年发几篇乃至几十篇论文都需要刊物编辑找大量同行专家审稿,如果大家都不审稿,学术论文的发表就会停滞了!当然,也能理解,“大牛”们科研和公务繁忙。在他们的事务当中,比审稿重要的很多,当然重要的优先考虑,次要的稍后,审稿的事可能更为次要。但是,如果把审稿当作科技工作者的一种义务,那么用“审稿是次要的”或者“没时间”为由来拒绝审稿就不成立了。

审什么稿、怎么审和何时审等可以由审稿人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但不愿审稿的也许不算是科技工作者,或者说不愿审稿的科技工作者在职业上存在缺憾。

文/杜昌文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