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科技领域就是一个无形的竞技场,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是市场换不来的。中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走在前头,就要在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始终抓住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特别是实现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把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人民日报》[2016-02-29]

兴趣是一种思想,特长是一种技能,把两者融合起来,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郑永飞

《中国青年报》[2016-02-29]

航天应用不能总是“高大上”,应该降低门槛,使其平民化,这既需要协会推广相关技术,还要加大对遥感的科普宣传。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司长 李国平

新华社[2016-02-28]

用城市通风廊道来治霾很难标本兼治,规划实施与目标达成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实施、建设和使用等流程,缺少系统性的政策保障和参照标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徐振强

《科技日报》[2016-02-28]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的任务相对更艰巨一些,既要补2.0的课,补3.0的课,还要追4.0。不管是“ 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共同关注的重点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促进工业行业发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 长苗圩

新华社[2016-02-26]

工程科学研究仅仅有理论是不够的,需要把理论成果应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把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中心主任 陈政清

《中国教育报》[2016-02-26]

要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研发大国,首先体现在重视人才,包括培养人、吸引人和留住人3方面,其次是不断优化研发经费的分配,还有就是培育有利于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我国从研发大国迈向研发强国。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武夷山

《科技日报》[2016-02-25]

长期以来,规划环评“编而不评”“未评先批”“评而不用”;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变更”“未验先投”等现象屡禁不绝,既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突发环境事件的罪魁祸首,也是布局混乱、产能过剩、开发无序的主要原因,必须尽快建立责任追究体系。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问责力度,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让民众参与环评监督。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潘岳

《中国青年报》[2016-02-25]

投入基础研究首先要完善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当中,有3个重要的部分支持基础研究:第一个是加强面上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工作者的自由探索;聚焦重大需求,对面向未来的量子通讯、生命科学、干细胞、环境保护等方面基础研究进行重点支持;在“全链条一体化”的设计中,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经济社会包括解决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统筹考虑基础研究。

——科学技术部部长 万钢

《中国青年报》[2016-02-25]

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中国应有一席之地,有自己的引力波探测平台,有自己的引力波天文台。“天琴计划”将成为中方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集聚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 罗俊

《中国教育报》[2016-02-29]

近些年,随着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特别是中组部“千人计划”的实施,大批来自国际一流科研单位的人才回到国内,他们了解国际合作运行模式,能够参与高层次合作。同时,中国科学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提升,过去的合作以跟踪、学习、模仿为主,现在逐步并驾齐驱。

——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侯祚勇

《人民日报》[2016-02-19]

一个国家科技越是发达,创新的成果越是丰富,成果转化越是顺畅,它的产业必然会越发达,经济效益也越显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 童庆禧

《中国科学报》[2016-02-24]

国家计划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按照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科技计划的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框架和布局,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科技计划引领带动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重大问题。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侯建国

《科技日报》[2016-02-17]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