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职场·
如何善待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CSC)近年来每年都资助上万名从学生到教授不同层次的学者到国外访学。这种“千手千眼观音”的方式最有可能把国外实验室的优势引进国内,并润物细无声地把世界基础科研的中心转移到中国。
国内的留学人员到国外的实验室都有个适应过程。很多短期留学人员不能快速融入国外实验室环境,使得国外的导师不能发挥“免费”学者的能力。还有少数留学人员不努力,混日子、游山玩水。这些负面情况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越不能融入实验室就越不被导师器重,因而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只能游山玩水混日子。以下我想用自己近十年来的经验,从国外实验室的导师和访问学者两方面谈谈如何避免上述负面情况。
导师应该做什么
作为导师,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拉着一张“老板”(boss)的臭脸开组会、逼进度、要数据。最需要的是亲自花时间和学生一起定科研题目、做实验、读文献、讨论数据、写文章。导师和老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导师类似于中国传统中的师傅,没有言传身教不成为导师。
导师在开始的时候多花点时间指导CSC学者绝对是值得的。开个好头可以让其后的几个月进度更快。有的学者到美国放下行李第二天就来实验室,而且以后工作也很努力,天天来实验室。对于这种认真的学者,导师就需要更加重视,多花时间让他/她领导或参与更多的项目,带领组会,参与更多的文章。
CSC学者工作时间很短,水平参差不齐是可以预料的。作为导师要有耐心,碰到水平低的学生不要急。我见过的很多大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低,有的说“只要是能喘气就行”。这就是大师级的自信。
我们作为在美国任教的华裔导师,“身世坎坷”,遭遇过不公是肯定的。自己成功后要结合亲身经历来体会今天学生的不容易。他们虽不见得有我们当年那种一边在饭馆端盘子一边念书的经历,但需面对今天世界的更多挑战。所以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经历来衡量学生。有的导师和我抱怨,“我漏夜给他写文章,而他自己带孩子去旅游”。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有定力。毕竟导师是通讯作者,漏夜赶工也是应该的。
我个人认为对待CSC学者,有3个1/3的度就行了:就是1/3的时间工作;1/3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personal development),如听学术报告、参加会议、访问其他院校;还有1/3的时间用于学者个人和家庭(购物旅游、送孩子上学、考驾照、买房子)。其实在任何时候,一般只有少数人在认真努力,全心扑在工作上。而真正成功的人更是极少数。所以作为一个导师,你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诺贝尔奖学者,而是帮你的学生有一段比较愉快的人生经历。
访问学者的成长秘籍
秘籍一是“第一推动原理”。就是说你第一天做得好就给其后的一年打下基础,你这一年访问圆满就给你一辈子的学术大发展打下基础。显而易见,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好,马上在人眼里高一头,就更容易受人帮助,受导师信任,更容易出成绩。而你做出一点成绩,立刻就会被大家看好。更容易出更多的成绩。在访问的阶段发表一篇文章,就能让你回去更容易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所以做事情要早,做大事更要早。
可是许多人都说,我第一印象已经搞砸了,一年过去一半还没起色,第一推动肯定不行了。这样看法也片面。其实你每一天都是你余生的第一天。每天都能给别人一个全新的印象。所以,不要等明天,等下周,等导师开会回来,等回去以后……要像禅家机锋里说的,“现在就是转运的最好时刻”。
秘籍二叫“语言领先”。不管文科理科,语言不行,寸步难行。所以你到一个新环境一定要硬着头皮交流。这个也有第一推动原理,头天难,第二天就容易些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一定要无时无刻地听。即使是完全不上心地挂个耳机听广播,你的脑子也在不断地被这新语言刻画着,听几十小时就会来个突变。一般学校学术报告很多,应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去听。听学术报告提问是一大难关。所以开始时先训练听完了上去和报告者打个招呼,借这个机会问个问题。然后过渡到能够在正确的时机打断发言问个好问题。达到这水平也算个知名学者了(当然繁琐问题提太多会变成报告搅局者,人见人烦)。
秘籍三是“学徒精神”。就是对导师的实验室有所奉献。也许你能奉献的就是抢着刷瓶子、清理实验台、替别人下动物房。但这也很重要,表示你在乎导师和其他人给你提供的工作环境。别认为你的实验条件是理所当然的,每一尺实验台每一个玻璃瓶都来之不易,你导师为这样一个实验室奋斗过不少年呢!
秘籍四是“扬长避短”,就是尽量要利用你的长项来工作,不要和学不会的东西死磕。这点在短期访问中尤其重要。比如在一个集体里,有人能写会画,那就尽情去写去画给人看,这样就可以遮掩你不会编程的短处了。作为CSC学者,你的长处自己准备,到新环境里去露一手,让人刮目相看吧。
秘籍一过三条就不值钱了。所以我就不罗列第五、六、七了。有人认为怎样应对变态导师、怎样和竞争者见招拆招很重要,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做人要充满正能量地对人对事,我相信神经不正常、故意折磨学生的导师是少数,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你能做的是避免误会,减少内耗,争取与导师愉快合作。
以上是我这辈人的血泪教训总结出来的。多听一句或许就能少掉进一个泥坑。最后祝你留学愉快。
文/吴建永 作者简介: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图片为本文作者。
栏目主持人 马臻,电子信箱:zhenma@fudan.edu.cn。
(责任编辑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