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Columns·

智能制造是一个很长远的发展目标。具体而言,其包含了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应该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中国科学报》[2015-12-28]

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是多元多样的,试图用一种标尺去衡量、改造所有大学,以片面理解的一流性取代多样性的做法,如同削足适履,适得其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以每一所大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结合其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发挥每所高校的学科优势,努力维持教育的多样性,避免“千校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 裴钢
《中国教育报》[2015-12-26]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个成熟的科学家不会人云亦云,一味跟踪模仿,而是会注重开展有意义的创新性工作,不断开发新技术、拓展新领域,形成自己鲜明的标签和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周琪
《中国科学报》[2015-12-2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正在以爆炸性的规模增长。中国应当加快国家大数据建设进程,把大数据做大做强,服务国际,引领世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
《中国科学报》[2015-12-21]

中国是世界环境压力最大、矛盾最多、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加快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
《中国青年报》[2015-12-20]

只要是经过严格科学评估、国家依法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在安全上是没有问题的,其风险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转基因产品从研究到上市共需要经过6 道环节,没有任何一种食品有这样严格的审批要求。我们要通过不间断的科普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明白什么是转基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许智宏
《中国科学报》[2015-12-30]

21 世纪将会是量子力学和引力理论相结合的世纪。我们期待量子引力学能够在21 世纪完成,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我们了解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更需要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家们的互相合作才能最终成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丘成桐
《中国科学报》[2015-12-23]

对于三峡工程,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利弊分析法。三峡工程从论证、决策、兴建到运行,凝结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全国亿万人民的期盼、千万工程建设者的心血、百万移民群众的奉献。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钮新强
《人民日报》[2015-12-18]

暗物质例子探测卫星“悟空”开始工作后,我们将能够在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里探测暗物质,我们期待能获得比较准确的、可以说服科学家的暗物质迹象,研究暗物质的性质。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子探测器主任设计师、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马涛
科学网[2015-12-17]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学科建设中逐渐发现,曾经的大学科、大定律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出现的特例越来越多,想做到形式化越来越难,只能用小学科、小定律、大模型精细刻画并解释各种各样小范围的现象,描述其形式化约束,服务小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李德毅
《中国科学报》[2015-12-24]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存医是医学文化生态、文化遗产的保存,体现的是经验价值、文化价值、思维启迪价值及科学价值;验药则是通过实验与检验,来发掘传统药物的价值,为开发新药、验证药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传统药物的普适性,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健康。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张大庆
光明网[2015-12-26]

尽管人类的科学手段在短期内还无法做到准确地预报地震,但通过研究地震的本质,就有可能为未来的突破奠定基础,所获的成果也可用于指导防震减灾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陈晓非
《科技日报》[2015-12-13]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对风速肯定有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就是因为北京周边、内蒙古等地造林工程的直接结果。不过植树造林对降低风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影响的主要是地表风速。

——国家林业局局长 张建龙
《新京报》[2015-12-30]

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仪器很难及时、快速而全面的从各环节监控食品安全状况,而快速、方便、准确、灵敏是食品安全快检技术的最大优势。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邹明强
《科技日报》[2015-12-30]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