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从人数到人手、再到人物——“青椒”成长之我见
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俗称"青椒")收入低、压力大,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共性问题,自然也是热门话题。我虽然希望各高校能尽快解决青年教师收入低的问题,但不完全同意部分青年教师反映的缺少科研经费、没有科研条件等困难。因为从古到今、海内外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别人给你建好实验室、凑好经费等你来做实验、出结果的。
那么,"青椒"们如何尽快成长?从本单位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数",到不可或缺的人手,再到中流砥柱、具有影响的人物?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保证时间投入
仰首环顾,海内外高手林立,但所有大牛"的团队无一不是朝乾夕惕、夙兴夜寐。大连理工大学王晓文曾分析了一些科学家从Springer数据库下载科技论文的时间,发现美国的科学家在休息日的下载量仅比工作时间减少了32%,相当于68%的美国科学家周末还在工作;而对应中国,这一数据更高,达到了 77%。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 2014年前就告诫他美国实验室的青年同事"There is no way for a scientist to work only 8 hours a day!"。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一个是过目不忘、颖悟绝伦的神人。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时间上的投入,无法做到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0小时,如果不笨鸟先飞,我们就不可能在"弱肉强食"的科研丛林中生存下来。
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网络无处不在、交流日益广泛,微信、QQ的存在既为我们的科研提供了便利,但也经常中断我们的研究。蒲慕明院士曾明确告诫他实验室的青年人"每天上网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爱因斯坦曾说:"我时时提醒自己:我的生活依赖于他人大量的劳动,我亏欠了他们很多,我必须用努力工作来回报他们。"我们几乎无法直接产生出经济价值,但每个月我们都有固定的、不菲的收入。如果我们在实验室待很长时间,但投入在研究上的时间并不多,这无疑在自欺欺人。要知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选择研究方向
青年教师博士毕业时,已在一个方向上研究了多年。但这个方向在新单位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原因有很多种:或者因为这个方向当初只是导师必须结题的一个项目,其意义尚须重新论证;或者需巨额经费投入,但你在新单位却没有条件;或者你与导师现在成了竞争对手,但实力不强、创新不够,取胜的机会不多。
为此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尽可能与新单位有实力的研究小组合作,因为,现在科研上的单打独斗已经很难产生大的研究成果。但一旦你要求加入别人的团队,就要尽快选定适合自己的方向,如果你在加入团队1年后还在研究方向上摇摆,你就有可能被赶"出来。
明确自己定位
在一个团队中,不可能人人都是"突击手",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司号员"。我们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在团队中定好位、站好队、干好活,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不能被轻易替代的人手 --无论是"卫生员"还是"司号员"。当且仅当如此,团队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精彩,你也会因为团队的发展而受益。因此你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机会才可能越来越多。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所有好的研究团队几乎都具备勤奋拼搏、精诚团结、积极进取的共性。一杯污水不会因滴入一滴清水而变清澈,但一杯清水却会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为此,切忌胸无大志、浑浑噩噩,只是作为团队统计意义上的人数--因为有生命力、不断成长的团队为保持发展速度、成果产生效益及维护团队理念,会常常甩掉包袱、淘汰一些对团队作用不大的人。
树立合作精神
团队区别于个人,就如同化合物有别于惰性气体。组成化合物无非是靠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所谓离子键就是我愿意将我的电子给你,所谓共价键就是我们愿意共享(理念与劳动成果)。
每个人都有家庭与爱好,天伦之乐与悠闲轻松是你的至爱,也是我心向往。如果你总在悠闲中期待分享同事们辛苦劳作的收获,如果你对他人的帮助无动于衷,如果你自己都找不出别人帮助你的理由,如果你还做出有损团队声誉与团结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团队事务的旁观者,你就注定成为团队的局外人。
因此切忌舍名逐利。自私者可能会占一次便宜,但绝不会再得利;老实人可能会吃亏,但不会永远吃亏!
重视学术交流
学术交往是科研活动的必要环节,是开阔眼界、增加见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处于小地方、小单位的"青椒"而言,学术交流尤为重要。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如果你羞与高手为伍,只与"白丁"往来,如果你都不知道你的领域有哪些高手,更别提有哪些同行认识你,你就很难成为高手,而且你的所谓的科研很大可能是在自欺欺人,是在职称、岗位考核压力下的条件反射。
一棵树,从幼苗到成材,注定要经历风吹雨打、雪压霜污;而一个"青椒",从人数"到为人手,再成长为人物,难免要经历许多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王云才
(编辑 祝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