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科研,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高振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 830000


高振,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电子信箱:gaozhening@gmail.com。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一定程度上让中国科技工作者找到了一些本应有的科学自信。面对这么大的一件事,请让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们稍稍离开实验室一会儿,想一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

这是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之前走过的道路,当然如果有人和你说:“只要花上40年,只要你做了380多次试验、取得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你就能在抗疟药物的研制上取得飞跃”,我想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可以坚持走下来。但问题恰恰是科学研究没有既定的结果,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过程和方法,就是说你可能终其一生在科研上一事无成。对于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像进入了一条没有终点的赛道,赛道两旁荆棘丛生。在这个赛道上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给你加油,没有人给你鼓掌,或者一直就这么默默无闻地走下去。所以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执着与虔诚至为重要,最佳状态则是爱与信任;爱自己的事业,相信问题必能得到解决。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更需要“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否则屠呦呦也不可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只干这一件事情,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要坚守。

现在一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却很难在一个科学问题上坚持很长时间,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风研究,也寄希望于侥幸的出现。在科研过程中也会存在侥幸的节点,但是当“侥幸”真的来临的时候,准备好了打开“侥幸”的“钥匙”,你是否通过“试错”筛掉了不那么“侥幸”的方法或材料。一个科研工作者一辈子可以做很多应景的工作,但最重要的一定要立足社会需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认真地坚持下去,做细做精。沉下心来,不断“试错”,不能总喜欢热闹,热闹不应该是年轻科研工作者常态,因为一个成熟的科学家30~40岁时的抉择和表现至关重要,而这个年龄恰是喜欢热闹的阶段。

“没有一个领域能够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各个方面都要配合,取长补短很重要。”

多学科交叉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创新的源泉之一,不同学科背景的知识和研究者汇聚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火花。其实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是现代社会的首创,比如中医学本身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兼具社会科学的属性,不仅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而且还受到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矿物学、植物学等等的影响,是一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知识体系。屠呦呦药学出身,又有中医学习经历,所以决定了她不仅可以用中医的思维理念指导药物研究,又可以用药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改进提升中药的剂型法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肘后备急方》),这句话在纯中医看来就是绞汁服或者直接吃草,并不会考虑“然“背后的“所以然”。但是在药学家屠呦呦看来,就会考虑到药物有效成分的问题,进而想到是不是高温破坏了有效成分的结构,然后改用低沸点的乙醚或乙醇来提取青蒿素,解决制约疗效的关键科学问题。所以,在进行现代科学研究中,在精准掌握自身学科知识的前提下,适时学习一些周围学科的知识颇具深意。因为医学是针对生命的事业,“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所以对于医学我们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科解决“人”的问题。若论医术,何必古今,治病救人,何分中西。

在鼓励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到外面进修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增设一些周围学科的课程,参加一些其他课程,拓宽知识面,融会贯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闲书”不再“等闲”。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再看这句话,意义就更加深远了。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科研成果的取得是无数次过程的累积,这个过程包括失败的、失败的……只有最后一次是成功的,或者一直是失败的。所以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实验来说,不论失败还是成功,都要认真记录、保持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保持病案记录的真实性、神圣性,这样记录的每个小数据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大数据的一部分,否则无异于“垃圾”进去“垃圾”出来,再先进的方法也得不到真实有用的结果。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呢?屠呦呦“为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疟疾区奔走在高温酷暑之下”。所以作为一个科学家在科研水平上必须勇攀高峰,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重心向下,不要老是仰着脸,要学会从民间、从一线工作者中汲取直接的“营养”,这些直接的“营养”也许胜过你读10篇顶尖学术论文。顶尖学术论文可以启发你的思维,但更多的是借鉴和模仿,真正的原创必须依靠自己身体力行,必须始于社会和科学本身的需求。社会和科学本身的需求才是科研永远的动力,而不是科研工作者自己的名利和欲望的推动。

一些青年科研工作者,有些时候,尤其在经过3、5次实验失败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算了,换个方向吧,事不过三。”或者活儿还没干,就开始想能得到什么?板凳不能一坐十年冷。现在,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意义也许不仅是对成果本身的肯定,更是对年轻一代科学家坚守的鼓励。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科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道,对手就是我们自己。已经85岁高龄的屠呦呦研究员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对自己说,更是对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吹响了号角。那么,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责任编辑 吴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