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触动科学精神的 “神经”

陈安1,薛艺君2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2.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焦作 454000

中国科学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的艰苦奋斗精神,亦或载人航天的自强不息精神?人们在一个规范的领域讨论着,直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触动了科学精神的“神经”。当下,屠呦呦获奖成为媒体、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百度搜索“屠呦呦”,结果达1230000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前一次颁给药物研发领域要追溯到1988年,而且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更是值得庆贺。因此,当下更应着手的不是争论而在未来:中国实现诺贝尔科学奖的突破,应是中国科学走出去的开始,这一良好势头不能在非理性讨论下夭折。触动科学精神的“神经”寻求理性的科学态度,我们需要诚实、冷静、客观的洞察力。

1)科学精神要有“神经”。科学精神的“神经”是对科学创新的执着思维,是对待科学的倔强态度,更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研工作群体在科学道路上的坚守、执着与孤“独”。屠呦呦的同事曾提到:“她‘不善交际’、‘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其性格中的独特性透露着中国科学精神的特殊“神经”。正因屠呦呦拥有执着的科学精神,才可能在一个重集体而不推崇个人英雄的主导观念下,用自己的努力去坚守、发现、尝试、探索青蒿素,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和证明青蒿素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毋庸置疑,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有无数科学家在孜孜以求,默默奉献。屠呦呦多次重复一句话“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这就是她的科学精神。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曾表示,青蒿素的发现应归功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如此,科学精神的孤独探索之旅,需要有意志力,也需要一条有勇气的“神经”。

2)科学精神的“神经”要触动。屠呦呦获奖,触动了很多科学人发声,如谁推动了获奖进程,哪些人还应该分享这一奖项等。科学神经可以触动,但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应有敏锐视角和科学说法。诚然青蒿素的提取仍沿用的是“西医”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HansForssberg)明确指出,颁给了“被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传统医学主义“显示了中医药的价值,尽管它只是基于这个传统中极小的一部分”。另外,传统意义上用民族、国家、区域等界值来将医学划分为“中医”“西医”的做法简单粗暴。科学史研究者指出,青蒿素(Artemisinin)英文词根“Artemis”源于古希腊神话月亮女神的名字,提到了蒿草的神奇药效,可见中世纪欧洲人也曾以蒿草入药。因此当以是经验知识还是科学知识标准划分更为准确。

3)科学精神的“神经”要自强。无论是为科学者,还是论科学者,对待科学的态度神经要自强,对待科学研究的过程神经要自强,对待科学成果的评价神经要自强。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我们不脆弱,我们也不自卑。就诺奖本身而言,谁都希望获得这个科技领域最高奖项的认可,而中国的某些研究已经达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标准。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科学精神,不仅仅是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科研工作者更应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度。

4)向科学精神致敬。中国大陆首次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我们应当欣慰和自豪,而且更应自信和自强。我们应该向所有为之努力过,和正在奋斗的科学家致敬。向“中国传统医学”的拥趸者致敬,向现代医学的开拓者致敬。回望来时路,让科学回归科学本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精神是持续恒久的内在动力。

作者简介: 陈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应急管理等。

(责任编辑 陈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