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对诺贝尔奖的几点文化省思

王鸿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王鸿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电子信箱:whs6558@sina.com。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此,中国科研院所、机构的负责人先后表示祝贺,新闻界也纷纷采访报道,这股不大不小的热潮也许会令人以为此乃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平心而论,这件事对屠呦呦女士本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喜事,就其对科学的贡献确实配得上诺贝尔奖,所以此事只算是实至名归,并不是喜从天降。国内行政机构和新闻界人士的热情,其实也是一种职业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则大谬不然。因为诺贝尔科学奖充其量只是承认了这项科学成果。

显然,把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看作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是一种荣誉导向的、舍本逐末的认识。其实真正的大事早就已经发生了,那是几十年前青蒿素被提取并在治疗疟疾时显示功效的时候。今天屠呦呦女士获奖,只表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几十年后注意到并肯定了其当年的科研成果及其价值。对诺贝尔科学奖评奖委员会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因为这是第一次给中国本土科学家颁奖。但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而言,这只是给人们提醒了一件过去的事。一个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几十年后被一些外国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确实应该欣赏这些外国人的决定,但就这件事而言,中国人确实也没有必要欢呼,因为应该欢呼的时刻是过去而不是今天。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米利奥·塞格雷在其自传《永远进取》中曾说,诺贝尔奖与获奖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有3种。一种是诺贝尔奖借助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和声望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比如给玻尔、爱因斯坦等人授奖就抬高了诺贝尔奖的地位;还有一批得奖者的成就确实比较重要,他们和诺贝尔奖之间能扯个平手,谁也不欠谁的;另外一些科学家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在科学界有了更高的名望,这是沾了诺贝尔奖的光。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获奖者的体会。也有研究者认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其实忽视了许多重大科学成果,比如门捷列夫就未获化学奖。还有研究认为,一些诺贝尔科学奖是不合适的,一些奖是不应该的,更有一些奖是莫名其妙的。当然,如果扩大到文学奖的范围,还可以看到鲁迅等人,很早就对诺贝尔奖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总之,诺贝尔科学奖发给谁是基于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有科学的内容,但整体上却不是一种科学的行为,而是一种人文的行为。从源头上看,诺贝尔本人在遗嘱中设奖是为了鼓励人类科学、和平等事业的发展,这当然也与其本人的事业有关,即他生前的事业是把以化学为主的科学变成金钱,成功后又希望以金钱反哺科学与和平事业,该奖的设立展现了其良善的愿望和慷慨之举。但金钱对人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既可以激励人,也可以误导人甚至扭曲人性。或者说,一旦科学家把获奖本身作为目的来从事科研,就暗含着对纯正的科学目的的扭曲。几百年前,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就对金钱的作用有十分精彩的描述。应该承认,现代科学没有经费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但以金钱为基础的诺贝尔奖自20世纪以来确实对人类的科学事业产生了双面的影响。尽管罕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开承认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了得奖,但以得奖为目的而投身科学、从事科研的人大有人在。就此而论,诺贝尔奖对科学的发展肯定是一把双刃剑。

从更广的文化视野看,产生在西方的诺贝尔奖本身是用金钱定义了荣誉,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效应。从学科的角度看,诺贝尔的遗嘱中明确了科学奖与和平奖,但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学奖,这明显是为了让诺贝尔奖更好地迎合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是最直接地鼓励了社会科学中最能体现西方文明特色的学科。无论从文明整体的角度,还是从科学整体的角度来看,诺贝尔奖都是有选择性、倾向性和局限性的。当然,人们对此也不必强求和苛责,因为诺贝尔奖只是一个由一部分人来选择和决定的一个相当丰厚的奖励而已。但透过这个丰厚的奖励,人们还应该看到,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危机,对这些危机的反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与诺贝尔和平奖同行的人类社会其实一直是不太和平的。对此也许可以设问:这种以奖励的方式来追求和平的理念是否值得肯定,对此无疑大有值得省思的文化空间。

整体上看,20世纪以来诺贝尔奖无疑激励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但这顶桂冠在一定程度上也以其炫目的光辉迷离了科学与和平事业的纯正目的。在每年一度庄重典雅的颁奖仪式上,作为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获奖者本人的心情也许是沉稳的,因为他或她毕竟曾从事过重要的事业。但由于这项被誉为世界最顶级的奖励,它始终吸引着几乎全世界的注意力。伴随着诺贝尔奖的确实有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进步,但更有一批精英对金钱的渴望,对荣誉的追求,以及知识界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获奖者的追捧甚至崇拜。不可否认,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一部分精英人物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已经被诺贝尔奖深深吸引。不过,此时如果回顾就会发现:早在20世纪的前夜,德国哲人尼采曾发出“上帝死了”的一声呼喊;20世纪初另一个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又预言了《西方的没落》;诺贝尔奖也正是在此前后设立的。它们三者之间对西方文明一破一立的立场和观点何其分明!今天西方文明自然没有像尼采说的那样完全失去信仰,也没有如斯宾格勒预言的那样彻底没落,但似乎确实已经无法超越诺贝尔奖以金钱来定义荣誉的文明高度了。

值得说明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可能远甚于西方人。由此可以推知,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拒斥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而不是基于一种更高的文化价值。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随后,追求温饱的中国人在发展经济的时期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经济效益方面,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符合诺贝尔奖的价值取向。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孕育了许多科学知识,但却没有培育出科学的精神,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新文明的建构中一直主要扮演着应用工具的角色。因而,诺贝尔奖直接的科学导向对中国人来说始终是难以超越的,甚至是极有吸引力的。

就此而论,中国人过去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拒斥诺贝尔奖无疑是一种缺少文化自信的自傲;今天的中国人如果再没有矜持地追捧诺贝尔奖,则无疑是一种缺乏自我价值理想的表现。就中国社会目前的文化境况而言,中国人心中普遍的“诺贝尔奖”情结也许只能在仰视、追求和追捧的过程中逐步淡化,而且也只有随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充分发展,中国人才能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层面上找到超越诺贝尔奖的价值理念的支撑。那时候,一般的中国人才能从一个崭新的文化高度来平视甚至俯视这个曾经令人炫目迷幻的奖励。

(责任编辑 陈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