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没有人记得谁第二个发现了相对论,要做就做第一。在自然科学研究上,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40多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实验,做完一项实验接着做另外一项。只有集中所有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丁肇中
光明网[2015-06-23]
图片来源:《科学新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医学作为基于人文和生命的医学,整个中医药学体系融合了历代的人文、科学成就,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医中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昌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 冯兴中
《科学新闻》[2015-06-26]
科学与文化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我来说,这些事情也是互补的,不仅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能激发我的灵感,让不同的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王元丰
《中国科学报》[2015-06-19]
在大众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做好精英教育,是中国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是培养优质公民和精英人才的“殿堂”,而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地方,作为“荣誉”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教育中特别强调自由与自主,以及责任与担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 陈旸
《中国青年报》[2015-06-24]
几十年经验证明,在学部基础上建成高端科技智库,能够为国家发展进行高质量的咨询工作。我有这样的信心。咨询和战略研究常常是集体讨论,有的还有集体野外现场考察,许多八十几岁高龄的院士还亲自到现场考察,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完成最后的报告。这体现了院士们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孙枢
《中国科学报》[2015-06-24]
大数据是中国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环境和政府结构有利于发展城市大数据。如果做得好,中国可以用城市大数据来深化智能城市的发展。大数据在研究宏观、中观、微观经济和社会问题上都很重要。我国可以利用体制的优越性,政、产、学结合,果断地占领大数据战略的制高点,使其运行迅速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中国科学报》[2015-06-23]
国外的科普作品,不仅是简单地讲科学知识,还会将浓厚的人文关怀融入科普创作之中。在西方,自然科学诞生于人文,而最后在科普创作中,自然科学再度回归人文,在语言上也可以从通俗到专业,最后回归通俗,有良好的语言传统。而在中国,自然科学是个舶来品,缺乏回归人文的科学传统,而且将专业的科学知识直接转化为通俗表述也更困难。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 石顺科
《中国科学报》[2015-06-23]
人的修炼和树的成长一样,必须具有3个条件,一要有知识的积累,二要有思想的照耀,三要有人格的支撑。希望同学们毕业离开桂子山后,不要忘记母校的这些树,包括自然的树和精神的树;还希望你们要向树学习,学习树的姿态,学习树的品格;我更希望你们将来有一天也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晓苏
新华网[2015-06-21]
教科书理论讲的太多,让很多新医生见到病人不会看病;知识的碎片化,使得培养出来的医生只会看一种病。新的临床医学教材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涉及人文关怀和心理学相关知识,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
《科技日报》[2015-06-24]
在现今中国,做好科学传播,不仅是与科学议题相关的“认知”问题,而且涉及相应的“情感(信任)”问题。有研究发现,在中国,转基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公众对科学工作者的信任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 邓建国
《光明日报》[2015-06-23]
铁路线建成后,成本都会收回,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客流量、货运量大的话,10年就能收回成本,即便客流量不大,15年也可以收回来。只要是修铁路,就能产生效益。就能引领周边的发展和城市的建成,铁路造就了郑州、石家庄、沈阳等城市的出现和扩大,这是事实。因为铁路有百年寿命,是百年大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王梦恕
《中国科学报》[2015-06-25]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技需要七分技术,三分艺术,倘若百分之百的技术只能获得零分成果,高科技一定要和人文结合,结合艺术才能搞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
《中国科学报》[2015-06-19]
(编辑 石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