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物·
惠及大众的杏林翘楚 健康中国的领衔之师
胡大一。(作者供图)
今日中国,如果问及公众知名度最高的心血管专家,窃以为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莫属。“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好心态”这些由他首创的健康语录已被广为传颂。作为有着理想主义情怀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一代名医,在健康中国的长征路上,他一直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4面旗帜,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归回基本功。
薪火相传的杏林之家
胡大一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李公恕创建了武昌铁路医院并成为该院首任院长。母亲胡佩兰终生行医,退休后继续到基层坐诊27年,97岁高龄时获得“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父母的言传身教,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得胡大一立志学医报国。1965年,他以河南省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职业生涯伊始,他就下定决心学习父母,做一名热爱职业、热爱临床工作、有良知的医生。在北京行医近半个世纪,他时刻牢记父母教诲:医生是一个责任活儿,做医生要担得起责任,对得起患者的信任,为患者争取生存的机会。笔者以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在这个杏林之家中所展现出的大医精神却一脉相承。“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父母朴实无华的教诲凸显出这个医学世家中薪火相传的医者仁心。身为蜚声中外的杏林翘楚,他不仅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而且深悟基层医疗困境,将提升基层医院水平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一直探索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倾力培养基层医生。他还经常带领志愿者深入缺医少药的偏远山区,甚至多次前往西部边陲西藏阿里地区送医送药,为基层留下不走的医疗队。
惠及大众的杏林翘楚
胡大一始终认为,医生一定要以患者和公众健康的利益为己任。他提出的各种理念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或振聋发聩。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医疗,曾坦言“过度医疗不仅伤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也使医者失去应有的社会尊重和职业尊严。”
他坚信医学是充满人文内涵的科学。在临床诊疗中他体会到,许多患者可以忍受病痛,但难以面对冷漠;没有服务与关爱,只有药片、支架与手术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患者床边度过足够多的不眠之夜,才能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临床医生。他一向认为,将医学人文融入临床,必须坚持3个不变:价值体系不变,恪守患者至上;目的不变,绝对不是等人得病,而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责任不变,医疗要公平和可及,人人都应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为此,他倡导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实现3个转变:从下游走向上游,即从疾病终末期的治疗干预走向预防和促进健康;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全程服务和关爱;从经验医学最后转向价值医学。
长城会议的搭台唱戏
作为相识30载的忘年之交,笔者以为,25年始终如一地举办长城会,是胡大一对中国医学交流的巨大贡献,迄今为止难见出其右者。会议创办伊始,他就为长城会确定了永恒的使命:办抗大,铸长城。首先通过开放技术而使新技术得以推广普及,通过讲健康、重预防,构筑我国心血管预防的万里长城。25载的精心培育,使长城会从初创时不足百人的培训班,逐步发展壮大到规模超过万人的国际交流大舞台。不仅如此,他始终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举办风清气正的学术会议。如今业内对该会的中肯评价是:长城会是高地,它通过引导科研和创新而努力引领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它是一个开放的、广交朋友的大舞台;它是摇篮,培养出我国心血管领域众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当目睹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后,胡大一毅然卸任长城会主席。交班之际,他衷心希望长城会能够薪火相传,继续担负好“引领”和“服务”使命,真正办成公益性、学术性、创新性、系统性都强的“四强”大会,从而使我们的医学实现穿中国鞋,走中国路,圆中国健康梦。
健康中国的领衔之师
胡大一多次呼吁: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应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他在推动公益事业和志愿者服务上投入了极大热情。2003年,他发起成立“胡大一爱心工程”,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救助;2007年,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支持下,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服务队”,这个爱心团队获得了医务人员的积极响应,服务内容也逐步扩展;2011年,他发起成立了“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坚持走西部、赴基层、下农村、进社区、上高原、进军营,为广大边远偏僻地区群众传播医学健康知识,就近就地治疗,降低了患者诊治的医疗费用,挽救了许多生命。他强调,健康是个人的最大资源,是尊严和幸福的基础;维护健康需要智慧、能力和责任。目前我国人群总死亡率中80%是由非传染性疾病所致,其中40%归因于心血管疾病。胡大一坦言:由于医者和大众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偏差,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呈现“四高四低”的特征: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预防药物使用率低。针对目前的现状,他形象地指出:如果把大型公立医院做支架与搭桥视为“卖汽车”,那么推动心脏康复事业就是大办“4S”店,传统的医学服务机制和医疗模式是“只卖汽车不建‘4S’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后续管理,患者不可能满意,医患关系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在规范使用药品和器械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综合与全程的服务与关爱,医学才能变得很温暖,医患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和谐。尽管年近古稀,但他对自己所宣扬的理念仍身体力行:走路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他每天坚持走路一万步。无论环境如何,充满激情的他都矢志不渝地领衔走在健康中国的长征路上。
文/朱效民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图片为本文作者。
(编辑 王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