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高校教师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

从中国高校的发展趋势来看,科研 在高校教师的考核和工作要求中显得越 来越重要,一般来说,科研工作内容主要 包括研究论文、学术著作和科研项目或 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值。高校教师工作业 绩的好坏大体上可以用科研的指标来考 察,而其教学工作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已 经成为边缘化的东西了,许多人不会过 多去关心教学的好坏。科研在实际工作 中获得主体地位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 面:

1)科研工作的内容考核指标更客观 和公正,而教学的评价较为主观和复 杂。对一个人来说,判断科研成绩如何, 只要简单罗列出发表的论文、著作和完 成的项目就可以,结果显而易见,简单明 了。任何人对这些结果都会有较为明 确的判断。而对高校来说,科研论文的 数量、发表期刊层次的高低、学术著作的 质量和科研项目经费的多少都是一个大 学排名和影响力的重要参数,目前情况 下,无论什么样的人担任校领导,都对这 些指标很重视。但对于教学的评价,主 要指标是教师承担了哪门课程,一学期 授课多少节,讲课水平如何,而讲课水平 如何,很难用硬性指标来衡量。如果非 要把教学作为考核内容,那教材编了几 部,教学论文写了多少,教改项目完成了 几项等都可列为考核范围,看似与评价 “科研”的考核办法相似,然而,不同教师 对教学付出的精力和心思并不同,而讲 课水平高低也缺少认真考察。基于这样 的境况,目前,大学里不少教授都不太愿 意认真去给学生讲课,而更多的现象是 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

2)科研的成果属于个人,而教学的 工作属于他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科研成果署名是教师个人,不管何时何 地,只要遇上考核、奖励、评职称和升职 等等都可以用得上。而教学工作很难得 到适当的评价,属于集体成果,除非你是 教学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比如获得 国家级的教学奖或头衔,似乎才能得到 一些认可。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获得 这样的奖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个 人也很难完成这种蜕变,必须有团队的 支持。此外,精心培养的学生并非短时 间就能成才,即便成才也很难归因于你 的付出;而科研则不同,只要基本条件具 备,许多时候可以一个人拼命努力出成 果,过段时间再与同行合作交流,发表的 论文立刻就能算作自己的成绩。由于上 述种种原因,授课现在被一些大学教师 视为“最不划算”的工作。

但从理论上讲,谁都知道教学和科 研同等重要。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位大学 校长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说:教学和科研 都很重要。可是在这样的理论“共识” 下,整个社会和大学群体实际上并没有 去实践这样的“共识”,时间长了,很多人 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都逐渐认为科研 才是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从目前的 形势来看,怀有此想法的人在高校里都 能“如鱼得水”。

这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未来靠的是教 育一样,所有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实践 起来又有种种问题。一个国家的科研水 平,本质上是靠培养人才来完成的。科 研的体制和人类社会以及生物界的发展 遵从同一条规律,任何体系的进步都是 靠群体的筛选和淘汰机制完成的,而淘 汰和筛选的前提是必须培养和维持足够 的样本,只有维持足够的个体成长才能 实现群体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很 多人都说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每年支出 巨额研究经费,批准那么多科研项目,只 有极少数人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整体水 平依然不高。牛顿、爱因斯坦甚至创造 中国四大发明的人都没有获得过项目经 费,不是照样取得瞩目成就。所以搞科 研的人太多,花的钱也太多,应该把钱只 投给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其他的人 都不给或少给,这样也能避免浪费,还能 提高投入产出率。此想法当然失之偏 颇,因为事物的发展并非如此,哪个人或 哪个研究方向会涌现大的突破,谁也无 法事先预知。因此无法断定科研经费要 投向哪里才能最节省资源。整个科研群 体的发展必须要经过“大浪淘沙”式的继 承和发展,才能孕育出重大的科研成 果。如果仅仅选出几个天才式的人物去 搞几个某些人认为重要的方向,那可能 最后的结果是更差。所以在科研发展的 过 程 中,培 养大量更优 秀的后继人 才,让 他 们 继续投入科 研领域是一 个国家科研持续进步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大学和科研机构只重视科研而 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那么对一个专家 和学者而言,他可以成长为世界级的大 师,可以在某个方向领导世界潮流,但他 的学术生涯结束后,该方向便不再领先, 不再继续前进。这就是没有重视人才培 养显而易见的弊端,而此弊端却在只重 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中国不断出现,并 且还将继续出现。对于大学而言,不能 持续培养出好的后备人才而只用科研经 费堆出几个学术“大腕”的做法,不是其 应该发展的方向,而现在,我们的高校却 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些挣扎在高 校科研机构的大学教师很无奈:我只是 一个教师,能管那么多吗,我只能管自己 做科研,不想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操心 我的教学和学生培养。这就是中国高校 目前最现实的科研生态环境。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张林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