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物·
与陆埮院士交往二三事

我和陆埮院士从没见过面,但由于 《科技导报》工作的缘故,曾多次和他打 交道,保持邮件通信近十年。他的学识 和人品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 我终身难以忘怀。

第一次和陆院士打交道是2005年 底。这一年是“世界物理年”,也是爱因 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在内的5篇不朽论 文发表 100周年,《科技导报》为此约了一 组理论物理研究论文,准备以“世界物理 年专稿”刊载在当年最后一期;同期《科 技导报》还创设了“诺贝尔成果奖介绍专 题”栏目,约请相关专家从专业角度评介 最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 化学奖研究成果。这期《科技导报》“卷 首语”文章如能对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 和诺贝尔奖进行综合评论,将会十分圆 满。我以前曾读过陆埮院士和内蒙古大 学物理学系罗辽复教授合著的科普图书 《从电子到夸克》,在网上看过陆院士关 于天体物理方面的讲座报道,发现他不 仅知识面非常广,人也很随和。于是,11 月5日,我打电话约请他为这期《科技导 报》撰写“卷首语”文章,希望当月25日前 交稿。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在2000 左右的文字里涵盖如此多的内容,难度 之大可以想见。令人感动的是,陆老师 不仅爽快答应了,而且一个星期后就交 了稿。这篇题为“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 奖”的文章[1],文字优美,视野开阔,寓意 深刻,与全刊相关论文紧密呼应。


图片来源:重邮新闻网

陆埮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 台研究员,我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长期 致力于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 奇异星和宇宙学等领域研究。2007年9 月30日,他给我发来邮件,说他与罗辽复 教授合作写了一篇题为“宇称不守恒发 现半个世纪的回顾”文章[2],打算向《科技 导报》投稿。该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宇称 不守恒相关问题给出了物理诠释,评论 了作为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调控者及地球 上生命起源的可能触发者——弱作用, 是两位学者专门为纪念宇称不守恒定律 发现50周年而写。陆院士发现,按照《科 技导报》论文编排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如 一一列出论文题目,不仅会给作者增添 许多麻烦,还将占据很大篇幅,故建议不 列论文题目。我俩为此进行了讨论,我 强调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有国标 要求,他认为参考文献只需标出刊名、 年、卷、期、起止页即可准确找到文章的 出处,没有必要标论文题目浪费宝贵的 版面。他举例说,《天文学报》、《物理学 进展》、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以 及 国 际 著 名 的 Nature和Science等学术期刊,参考文 献都不标注原文题目。他甚至找到了 《科技导报》一组也不在参考文献中标注 原文题目的论文例证。陆院士不仅作风 严谨,而且态度谦恭,“ 向您请教”“ 顺便 提个建议”“ 是不是合适”等谦辞,在讨论 问题的邮件中随处可见,令我这个晚辈 陡生敬意,深感不安。

2009年7月22日,中国长江流域等 地区观测到日全食天象,这是1814-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 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日食从印度拉 开帷幕,经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进 入中国,掠过太平洋后从日本南侧列岛 上空落幕,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达3 小时25分,掩食带全长15150km,平均 宽度230km,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 0.71%,成为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 日全食。8月13日将出版的第15期《科 技导报》为此策划了“日全食专题”。7月 28日,全部论文已落实,唯独“卷首语”还 没着落,我再次发邮件向陆埮院士求助, 希望他就日全食天文学观察的科学意 义,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热爱天文学发 表评论,并恳请他争取8月4日交稿。陆 院士当晚就回了信:“ 这次日全食是百年 难遇的机会,而且地点正好又是在中国, 确实值得集中报道。不过,就内容而言, 我觉得由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赵君亮教 授来写更加合适。我的研究领域不在这 方面,赵先生对此比较熟悉,且今年7月 刚在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门讲 这次长江日全食的图书,应是最合适的 人选。”我没跟赵君亮教授打过交道,怕 时间匆忙不能落实,于是赶紧给陆老师 回复邮件希望还是他来帮忙。8月3日, 见没有动静,我又往陆老师家里打电话 催稿,接电话的是他老伴周精玉教授。 周老师告诉我,已经有好几家学术期刊 和大众媒体向陆老师约日全食的稿件, 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不可能有时间给 《科技导报》写稿,让我赶紧想别的办 法。我心里一阵发凉,转念又想陆院士 从不轻易应允写稿,一旦答应可谓一诺 千金,心里又存了一分希望。果不其然, 8月5日,我接到了陆院士发来的附有 “2009年长江流域观测到的特大日全食” 文章的邮件[3],不禁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我一直期盼当面向陆埮院士讨教, 遗憾的是,2014年12月3日,陆院士不 幸病逝,享年83岁。由于长期超负荷工 作,陆院士2014年初身体就时感不适;9 月10日,在准备去苏州和常熟作学术报 告的路上,他突然跌倒,导致脑溢血,从 此卧床不起。看到媒体的这些报道,我 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责,恨自己当初不该 “催命”似地向年逾古稀的陆老约稿。 写完这篇怀念文章已近凌晨,缅怀 故人,睡意全消。拉开窗帘,抬望夜空, 寻找2012年被命名为“陆埮星”的国际 永久编号第91023号小行星,恍惚觉得 这位慈祥的老者正在天国和我对视。尽 管我从未和陆埮院士谋过面,但他却像 明亮的星星一样永远闪耀在我的心里。

参考文献
[1] 陆埮. 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奖[J]. 科技导 报, 2005, 23(12): 1.
[2] 陆埮, 罗辽复. 宇称不守恒发现半个世纪的 回顾[J]. 科技导报, 2007, 25(21): 63-68.
[3] 陆埮. 2009 年长江流域观测到的特大日全 食[J]. 科技导报. 2009, 27 (15): 1.
文/苏青
作者简介 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科技导报 社,社长/副主编。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