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风云·

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无论面对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要始 终怀有这样一个信念:太空不是属于哪个人或哪个国家的专属领 地,而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太空是所有人的太空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璀 璨苍穹的时候,会为星空之美发出由衷 的赞叹。但是我们也许从未想过,这样 的星空不只属于投身太空探索事业的科 学家、工程师和航天员,而是属于我们每 一个人,属于全人类。

北京时间10月29日6时22分,美国 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的天鹅座飞船从美国弗尼吉亚州瓦 勒普斯岛发射升空,但在点火仅6s后便 发生爆炸,火箭落到发射台又引起了二 次爆炸。所幸事故没 有造成人员伤亡,火箭 爆炸原因还在调查中 (10月29日新华网)。

2014年1月9日,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首 次成功发射天鹅座飞船,正式开始为国 际空间站运送物资。7月13日,天鹅座再 次成功发射,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实验设 备和给养。该公司也成为第2家执行此 类任务的私人公司。在此之前的2012年 10月7日,美 国 太 空 探 索 技 术 公 司 (SpaceX)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 了自行研制的猎鹰9号火箭,并将龙 (Dragon)宇宙飞船送入轨道。这是该公 司的货运飞船首次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 送物资的任务,也是首次由私营商业公 司执行类似的任务。

爆炸发生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 关注。可是正当调查人员紧张地调查和 分析事故原因时,另一场悲剧又接踵而 至。2014年10月31日,英国维珍银河公 司(Virgin Galactic)研制的全球首架载人 商业飞船“太空船2号”在测试飞行时坠 毁于莫哈维沙漠。事故导致一名飞行员 死亡,另一名飞行员重伤。目前尚不知 道事故的具体原因,调查人员称可能是 因为一个安全装置启动过早。与此同 时,搭载太空船2号的白骑士2号飞行器 则安全着陆(11月1日人民网)。

维珍银河公司成立于2004年。为实 现商业太空游,该公司先后研发了太空 船1号和太空船2号亚轨道飞行器。这 次坠毁的太空船2号一次可搭载2名机 组成员和6名游客,预计于2015年首航, 每张太空游的“船票”价格为25万美元。 目前已有700多人预定了太空游,其中包 括著名物理学家Steven Hawking和好莱 坞著名影星Leonardo DiCaprio等人。按 照计划,游客会被飞行器送入距地面约 15000m的高空,并在自动漂浮的状态 下,体验数分钟的失重状态,最后返回地 面。

两起事故接连发生,使得人们再次 考虑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 国家航天机构与私人商业公司的合作模 式。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该 机构先后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轨道科 学公司签订过价值16亿美元和19亿美 元的合同,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 任务外包给这两家公司,而这也是美国 在结束航天飞机的使命后提出的替代方 案。

此前的成功合作表明,私人商业公 司在太空探索中有许多优势。首先私人 公司采用商业化运作,在设计、采购、制 造、发射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大幅 度降低成本,这也是两家公司受到NASA 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这些公司没 有政府机构中的官僚架构,因此在工作 效率和创新能力上也很有可能更胜一 筹。有了这些优势做基础,再加上各国 越来越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私人公司 在航天领域内异军突起也就不足为奇, 同时他们的蓬勃发展也就更令人期待。

然而最近发生的这两起事故无疑为 高速发展的私人太空探索踩下了刹车, 也提醒我们去注意一些曾经被忽视的问 题。私人公司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可能 会不重视监督环节,从而埋下质量隐患, 同时过分追求效率、急于求成也有可能 破坏研发的内在规律。此外,太空探索 计划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缺乏国家机 构的有效协调和组织以及资金上的有力 支持也会使得某些项目推进困难,造成 计划的推迟或取消。因此,如何将航天 机构与私人公司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 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已经成为航天领域 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明确一点,航天 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我们在努 力提高安全性的同时绝对不能因噎废 食。整个航天史就是一个在挫折中不断 前进的历史。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 哥伦比亚号的两次爆炸几乎给美国的载 人空间计划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但是不 会动摇航天人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 悲痛过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还是重新 振作起来,继续完成 航天英雄们未尽的事 业。

令人感到欣慰的 是,最近在航天领域 内还有一个好消息。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11月1日宣布,北 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中国探月工 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 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试验获 得圆满成功(11月1日人民网)。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 移轨道。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 确控制下,试验器成功实施2次轨道修 正,于27日飞抵月球引力影响球,开始月 球近旁转向飞行。28日晚,试验器完成 月球近旁转向飞行,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30日再次成功实施1次轨道修正后重返 地球。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 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 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 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太空探索中,无论面对成功与失 败,我们都要始终怀有这样一个信念,即 太空探索绝对不是少数人的昂贵游戏, 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科学实 践。太空探索的丰硕成果在过去、今天 和未来都在有力地推动人类生活变得更 加美好。也许世界上第1个太空游客、美 国人Dennis Tito在国际空间站上说过的 一句话可以表达此中的真谛:太空是所 有人的太空!

文/鞠强
(责任编辑  杨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