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
(2014-10-21至2014-10-31) |
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发射成功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0/30]
|
|
2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破2%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9/30] |
24日02:00,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
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km、远地点高度41.3万km的地月
转移轨道。此次任务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
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提供技术支持。飞行试验器飞
行过程约8天。
|
|
23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3年
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指出,201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简称R&D)经费继续保持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
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首次突破2%。 |
3 美国商业太空飞船携小鼠返回地球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9/30] |
|
4 中国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研制取得突破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8/30] |
25日,在经历了约1个月的国际空间站之旅后,美国太空探
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携带小鼠和其他货物降落在太平洋
上。龙飞船的第4次空间站送货任务完成。龙飞船从空间站带
回约1.5t货物。返回“乘客”包括1个月前携带上天的小鼠。这
也是商业飞船首次运载哺乳动物活体往返空间站与地球,主要
目的是研究微重力对动物的影响。 |
|
26日,由清华大学—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网络技术联合研究
中心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程任务取
得成功,中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研制取得突破。灵巧通信
试验卫星于9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搭载发射,通信覆
盖区直径约2400km,实现了覆盖区内卫星手持终端语音业务、
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5 澳大利亚成功移植“死亡心脏”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7/30] |
|
6 日本展出公元前300年古老饭团:已碳化灰黑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5/30] |
24日,澳大利亚悉尼圣文森特医院医生利用历时12年探索
出的一项新技术,成功实施以停跳20min心脏为供体的移植手
术。供体心脏被放入一种装有保存液的便携式仪器内,后者能
够保持心脏组织的血液流通,使其恢复生机。迄今,这项新技术
已经帮助3名患者成功换心,其中2人恢复良好。 |
|

图片来源:人民网
|
26日消息,一场名为“大饭团
展”的展览会在日本横滨市都筑区
市历史博物馆举办。此次展会共
展出各式出土米团70余个,其中
包括从会场所在地都筑区“北川表
上遗址”中日本古坟时代(约公元
250—600年)后期人类居住遗址
挖掘出土的炭化饭团,石川杉谷遗
址挖掘出土的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中期的
饭团,后者经考证为日本“最古老饭团”。 |
7 我国首次在大洋大规模布放深海潜标阵列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5/30] |
|
8 NASA火星模拟住宅曝光:配备有3D打印机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3/30] |

图片来源:新华社 | 21日,我国最先进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圆满完成西
太平洋科学考察航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科学号在
太平洋西边界流关键海域成功布放17套深海潜标、并回收3套
深海潜标。其中,包括6100m潜标1套,收放潜标总长度达20
万m以上,这是中国首次在大洋大规模布放深海潜标阵列。 |
|

图片来源:NASA | 23日消息,美国航空航
天局火星模拟住宅曝光,里
面包括厨房、浴室、餐厅、食
品储存间及6间卧室,并配
备有3D打印机等。该住宅
为宽11m的穹顶形建筑,
分为上下2层,居住面积约
1000m
2,由太阳能电池板
提供能源。根据计划,科学
家们需要模拟类似火星环境中的生活,包括:通信延迟、没有电
力、严格用水等。 |
9 中国2013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10亿吨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0/30] |
|
10 日本研制出人工手指可像正常人类手指一样屈伸
[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0/30] |
22日消息,最新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4)》显示,
2013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储量10.83亿t,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
6159.11亿m
3,煤、铜等重要矿产勘察成果显著。 |
|
24日,日本东京大学竹内昌治率领的研究小组宣布,通过把
人工培养的肌肉组织安在人工关节上,成功制作出了能像人类
手指那样屈伸的人工手指。此次开发的人工关节由2个肌肉组
织牵拉,不容易变僵硬,2天后仍能运动。这使得人工手指有望
长期使用。
|
(排行依据:本刊遴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 (编辑 石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