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低碳发展,新兴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面临着更加艰巨 的任务。德国、日本、美国等多国调整了 核能战略,美、俄、中都在争夺技术竞争 优势,各国都在突破非常规油气开发,扩 大天然气比例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 选项。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教授 何建坤
《中国科学报》[2014-10-14]

能源安全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 种能力。

——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能源与 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范英
《中国科学报》[2014-10-14]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搞科研就应像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 洞,坚持一辈子只研究一个课题,哪怕倾 其一生时光,都值得。现在的“基金决定 论”伤害了太多有思想的年轻人。带着 功利化的眼光看待科学研究工作,我们 如何能够遇到好的课题?只有对科学研 究入迷的人,才会真正忽略名利。入迷 了,也就没时间找关系、要基金,就会不 断地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群
《中国科学报》[2014-10-14]

大学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迅速转型为 大众教育。供给迅速增加自然会导致大 学毕业生的起薪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 于大学并未对这种迅猛扩招作好准备, 教育质量的下降也影响了整体的起薪。 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正常结果, 是市场供求变化的必然反映。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常进雄
《中国科学报》[2014-10-14]

今天的中国高校,科学研究被抬高 到空前的、过度重要的位置。不只是研 究型大学,即便教学型乃至职业型学校, 都将科研成绩当作学校是否优秀、教师 是否能升职、研究生是否可以毕业的指 标。老师的教学可以马虎,学生的毕业 论文可以勉强通过,但只要有相当量的 论文发表,就能一俊遮百丑。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新闻晨报》[2014-10-13]

目前,部分高校将课题经费同研究 人员薪酬挂钩,导致申请课题成为研究 者的致富手段。对此,可建立学术同行 评价机制,转变对研究人员的行政性考 核,一改当前的量化评价指标。同时,取 消科研提成制度,科研人员的待遇不与 申请课题经费挂钩,实行年薪制,在国 外,年薪制和终身教授制度、学术自治, 是保障学术自由,激发学者科研创造活 力的最基本制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中国新闻网[2014-10-13]

过分强调科技为经济服务,轻视科 学对全人类知识文明的贡献。反映在科 研经费支持上,就是基础科研经费占研 发经费比例过低。如果觉得基础科学不 容易出成果就不做,如果看到基础科学 不能很快产生应用效应就不做,这就是 功利主义的想法,是影响中国整体创新 能力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一大因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周忠和
《中国科学报》[2014-10-13]

我常常教导学生,要获得本征的实 验数据就离不开高质量的样品和精密的 实验技术,因此要不惜花大力气和投入 大量的时间制备高质量的样品、发展尖 端实验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
新华网[2014-10-11]

不少导师把研究生当苦力,这怎么 行?现在不少教授都当“老板”了,拿到 一个几百万的项目就叫研究生干活,为 自己完成任务服务。让研究生做一点可 以训练基本技能,但不能让他们反复做同样的事情,否则得不到提高。要相信 年轻人的智慧和能力,把他们放到科研 最前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李德仁
《楚天都市报》[2014-10-12]

我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可这 个梦实现起来不容易。要让人能乘凉, 稻子就必须长到比人还高。如果按照亩 产来说,至少需要达到1500kg以上。我 们下一步是在第4期成功的基础上开展 第5期攻关,我的计划是暂时先到这里, “禾下乘凉梦”会由年轻人继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
新华网[2014-10-11]

在科学作为一个行业的今天,更需 要呼吁职业操守、行业规范。作为行业, 就需要一批敬业的优秀人才。让真正喜 欢科研、会做科研的的学者安心做学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德华
《中国科学报》[2014-10-20]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们很多教授、博士生导师基本上 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 生身上,忽略了一个问题——本科生入 学时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也对自己的 专业方向充满了困惑,尤其是由低年级 进入高年级的转型时期,最需要学术上 有成就的教授给予指点迷津,但教授对 本科教学的不重视,无疑给年轻人浇了 凉水,这将直接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黄文辉
《中国科学报》[2014-10-13]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