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关于晋升职称的一些体会

很多高校教师都面临晋升职称的挑 战和困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来提 供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是不是谁的 学术水平高,谁就能晋升?听起来似乎 应该这样,但实际上,并不是一句话这么 简单。首先,学术水平(“才高八斗”“ 学 富五车”)只是达到的一种状态或者说 “能量级”,用人单位更看重你为它创造 了什么价值。并且,用人单位眼中的价 值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发表几篇学术 论文。其次,学术水平的高低在有些情 况下不容易判断,尤其当不同候选人的 研究方向不同、彼此差距不悬殊或者参 加评审会的投票者自身的学术判断力不 强时。有的投票者甚至会说,你虽然发 表了不少论文,但那只是因为你的研究 方向容易发表论文。

第2个问题:是不是自己的教学课 时、科研成果比别人多就能晋升职称? 听起来像是没错,但实际上,职称晋升并 非“算工分”,而是综合考量的。还有其 他考虑因素,比如候选人从事的研究方 向是否更有意义、是不是院系需要大力 发展的、候选人对院系的学科建设有多 大贡献、是否参加所在院系的服务工作、 升职后能否实现更大的价值等等。从领 导的角度来讲,升职不仅仅是对你过去 贡献的奖励,更是对你在将来实现更大 价值的期待。如果你升职后,还是做自 己的一小摊研究,每年发表几篇不痛不 痒的论文,既不能申请到大的项目,又不 能推动团队建设,那为什么要优先考虑 你呢?

还有一些复杂的因素。职称晋升并 非不限名额,只要符合条件都能晋升,而 是多个候选人竞争一两个名额,一般由 院系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投票来决 定谁胜出,再在学校层面评审。既然是 投票,就有博弈。比如,申请晋升时,正 好遇上几匹“快马”,那么竞争会很激 烈。而如果没有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即使不是足够出类拔萃,也能填补空 缺名额,成功晋升。

针对以上在职称晋升中可能遇到的 实际情况,我来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

申请晋升遇到挫折时,别只是从自 己的角度想自己是够格的,而要多思考 一下你的同事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 你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别只是想着 自己的苦衷,也要了解你同事的诉求和 评委们的考量,哪怕你不认同他们的一 些思维方式(例如论资排辈)。用圣严法 师《智慧100问》里的话说,“ 有智慧的人 明察秋毫,不但能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 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 观,这样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 原因和真正的结果。”

还要认识到自己工作本来的目的。 我也曾经历评职称失败,一度有些失 落。后来我多次到一家医院的牙科诊所 就诊,只见墙上按照职称的高低,依次贴 着所有医生的照片。无论哪个医生,他 们都一丝不苟地为病人看病,并没有因 为自己职称低而懈怠工作。这给我很大 的启发:工作的目的既不是纯粹为了挣 钱,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出于对这个 职业、这份工作的热爱。周国平在《人生 哲思录》中写道:“ 一切从工作中感受到 生命意义的人,勋章不能报偿他,亏待也 不会使他失落。内在的富有找不到、也 不需要世俗的对应物。”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强自己才是 正道。辛西娅·夏皮罗的《公司绝不会告 诉你的50大秘密》认为,晋升的诀窍是 “将自己定位在所向往的级别之上,并为 之不断努力,作出远高于常规的贡献。” 我也有类似的体悟:当怀着理想,把精力 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后,每过一段时间都 能看到些进步,简历上不断增添新的内 容,自己的内心也更加坦然。

有时候,评职称是一种感觉:你怎么 看自己,你的同事怎么看你。你在心理 和能力上有没有准备好升职?在各方面 (包括资历、业绩、穿着、谈吐、思想的深 度)看起来已经像个教授了,还是像个高 级博士后?你的同事有没有在心理上接 纳你加入他们的教授圈子?当你达到一 定的成熟度,看起来完全像个教授了,并 且准备好承担更大的责任了,升职是自 然而然的。反之,有的人说话抖抖索索, 不能独当一面,甚至连自己的科研内容 都说不清,这样的人很难得到认同。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别人对你的认 同。大卫·达勒桑德罗在《凭什么升职: 初入职场必须懂得的10大显规则》中写 道:“ 公司里每个人的表现都不断地受到 来自上司、客户、厂商、同事、下属以及其 他一些很重要的人的观察和评价。每一 天,通过你在与别人打交道过程中所作 出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的举动,这群人中 会有一些人形成对你的某些看法……通 过成百上千次交流形成上千条看法,最 终产生了对于你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 的一致意见。”在你所在的院系,周围人 也会形成对你的印象,并会互相交流对 你的看法,这会对你的晋升产生影响。

要得到别人的认同,不仅需要实现 工作业绩,更要注重为人处世。莎伦·伦 德·奥尼尔、埃尔沃德·N·查普曼的《职场 心理学》写道,“ 加入一个组织,但忽视你 周围的同事,无异于自毁前程,因为任何 人都无法逃避职场人际关系。”想一想, 你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外,有没有参 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文体活动、 学科建设讨论会)?有没有做一些公共 服务工作(比如参加学生科创项目评审、 给学生作讲座)?平时有没有和同事交 流工作和生活?在院系分配学科建设费 时,是表现得谦让、豁达,还是咄咄逼 人?当其他课题组的学生向你求助时 (无论是借用仪器、讨论科学问题,还是 寻求人生、职业方面的指点),你是积极 提供帮助,还是找各种理由把别人拒之 门外?在职场上生存,不仅仅需要智商, 还需要情商和“职商”!

文/马臻
作者简介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 授。图片为本文作者。
栏目主持人 马臻,电子信箱:zhenma@fudan.edu.cn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