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获奖的切身体验诺奖的“规律”探寻

[澳]彼得·杜赫提著,马颖,孙业平译,
高福,徐小宁审校。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年5月第1版,定价:48.00元。

对于设立已逾百年的诺贝尔奖,国人不仅极为关注,而且一直期待能早日花落中华大地。尽管对于诺奖有各种各样的介绍,也不乏获奖者的传记问世,但对其中“规律”的探寻,一直困扰着我们。

最近,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来自澳大利亚的彼得·杜赫提出版了自己的新书《通往诺贝尔奖之路》。承蒙该书中文版审校者高福院士馈赠,先睹为快。杜赫提在书中真实再现了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不凡经历,讲述了自己所受到的不墨守成规的教育,原本置身局外的感触,以及对不同观念的探寻如何塑造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针对研究人员的真实状况,作者用既幽默又敏锐的笔调道出了“圈内人”的看法。他指出:科学在改善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家需要在普及科学知识上加倍努力。同时,他逐条总结了获得诺贝尔奖的要素。在该书中文版前言里,杜赫提高度赞扬了中国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以及中国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语言风趣幽默,适合大众阅读,同时也是那些希望取得突出成果的年轻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读本。

引人入胜的科普精品

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言,发表洋洋万言的学术著作易如反掌,而为普通读者撰写一本深入浅出的科普小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文学技巧来介绍自己晦涩难懂的学术研究并非易事。窃以为作为顶尖科学家的杜赫提极具科普的天赋。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瑞典效应”“科学文化”“ 科学生涯”“ 免疫:科学的故事”“ 个人的发现与新的使命”“ 下一个还是美国的世纪吗?”“透过不同的视角:科学与宗教”“ 探索未来”“ 怎样获得诺贝尔奖”以及附录等。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在正文之前刊登了致谢和科学术语对照表,而且在附录中列出了有关的资料、书中出现过的缩略语,并向读者推荐了一些作者认为必读的好书,于细微之处彰显科学家的严谨和为读者着想的理念。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专门为中文版的出版作了序。

杜赫提表示,撰写本书的目的是想要吸引那些对某一特殊科学故事希望获得更多信息并且进行深入探索的普通读者。作为一位旁征博引的学术大家,书中的主要内容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多年来浸淫于科研界及其本人对传记和历史的涉猎而获得的感悟。科学是无疆界的,尽管作者谦虚地表示本书仅为一个在医学界工作的实验师的管见,但出版后好评如潮。《自然》的评论称:杜赫提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宝库。《美国医学会杂志》认为:这是一本对积极进取的科学家来说既有趣又有用的读物。

科学故事的现身说法

杜赫提通过叙述故事来展示科学界对科学本原的探寻。作者通过阿基米德洗澡的经典故事向读者诠释了科学研究的过程:阿基米德做的看上去是个简单的实验(洗澡),进行了一项观察(水面升高了),提出了一个假说(他用身体置换出了等体积的水),然后他以一种不但公开而且任何想重复研究的人在智力上都能掌握的方式报告了这一发现。他只是抓住了很普通的东西进行思考,从而说出了一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得到了国王的报酬。对于自己的经历,杜赫提从在澳大利亚的出身谈起,与读者分享了他早年的兴趣,以及他与罗夫·辛克纳吉一起在T细胞和免疫防御本质方面的研究,对分子结构的相关研究使得其作用机制呈现出更清晰的科学蓝图,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令其获得了诺贝尔奖。

作为基础科学家,杜赫提用敏锐且不失幽默的笔调罕见地诠释了科学家对现实的看法。他明确指出了科学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自己的科学工作,同时,也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在研究项目的选题、经费和组织以及科学论文撰写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及其科学研究生涯的回报。听完他的故事,读者将会对20世纪生物学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杜赫提强调,科学在改善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在日常科学报道中存在大量谬误,迫切需要科学家在科普方面做得更好。他虽然在最后逐条总结了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包括要持之以恒、心胸宽广和兼容并包,但显然,这本书更是在描述和探寻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激励国人的肺腑之言

杜赫提坚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作为一位功成名就且拥有淡泊之心的科学家,他不仅激励和奖掖后进,还对未来世界进行了宏观预测。

他在中文版序言中指出:这是一本有关科学及如何“做”科学的书,读者对象是那些正在规划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和制定科学政策的决策者。“做”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科学的“窍门”,是把研究资源有意导向促进发现与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建设一流的科研院所与大学,去聘用和支持真正有才华、顶尖的年轻研究人员。

培根写道:“ 对人类唯一重要的知识在经验上根植于自然世界。”科学家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即从观察(数据)到概括(理论)的方法。作者认为,自然界不能用我们的臆断来解释。对权威观点的依赖,认为权威重于推理、发现和证据,不但对真理和科学研究精神是致命的,而且对人类和整个世界都有损害。资深研究人员可以帮助、促进创新研究,但是,僵硬的“等级”制度会浪费资源,绝对难以推动工作开展。直至最近,世人才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研究实力的大幅提升,诺贝尔奖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和获奖所需的文化基础在中国已经快速建立起来。杜赫提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见证出自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获奖者。他还坦言:“其实,如果有诺贝尔农学奖的话,恐怕袁隆平先生早就获得了,他的杂交水稻工作是超一流的。”

笔者愿借其吉言,希望中国科学家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广泛的国际合作,早日实现自己的诺奖之梦。

文/游苏宁
作者简介 中华医学会,编审。
栏目主持人 尹传红,电子信箱:asimov@126.com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