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保护环境应允执厥中防污于未然(I)

近日断断续续地读完纽约大学科学 新闻学院丹·费金(Dan Fagin)教授的长 篇纪实文学《汤姆斯河·科学与救赎的故 事》(“Toms River: A Story of Science and Salvation”,此书获2014 年度非虚 构类作品普利策新闻奖)。作为一名化 工工作者,我对书中所描述的化工企业 对周边环境的肆意污染及对当地居民身 体健康的长期危害深感不安。在此书接 近尾声之时,因污染引发当地儿童癌症 集群,而两者间的因果关系无法在科学 上得到有效的证明,作者不无感叹地写 道:“科学以及科学家们,已经让人们无 数次的失望,以至(科学的失败)不能再 造成任何的伤害了。”诚然,在国民经济 及现代生活中,化学工业的地位举足轻 重,但与其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却总得 不到很好的解决。由于缺乏认识和恐慌 心理,人们恨不得把所有的化学工业赶 出社区。近期发生在中国昆明和茂名等 地的PX 事件即是很好的例子。即使对 周边环境并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化工 企业,许多人也往往对其深恶痛绝。虽 然不少化工专家呼吁重塑化工形象,改 善公众认知,但150 多年来现代化学工业 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严重破坏,此 罪谁来救赎?

汤姆斯河是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一 个沿海小镇。当1949 年瑞士化工企业 汽巴在此投资办厂之时,这里仍处于相 对封闭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居民祖辈住 在同样的屋子里,空闲时在镇边上的杉 树林中狩猎,在海湾里或在与镇同名的 汤姆斯河里扬帆捕鱼。在人们的记忆 里,历史上发生过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就 是当年独立战争前后的一些海盗勾当。 通常化工企业会把厂址选择在交通便 利,基础设施完备的地方,但汽巴在当时 已是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牌化工企业,为 避免因环境问题与当地居民产生不必要 的纠纷,他们在城市边缘的森林里购买 了超过5 km2的土地,并把工厂建于森林 的中央。每个厂房与外面世界相隔至少 有1 km,过路人只能看到工厂的大门和 由杉树及橡树组成的茂密森林。除非在 厂里工作,人们几乎不会感到这家工厂 的存在。1952 年建成的时侯,汽巴每年 在此生产1800 多吨的瓮染料,年产值约 合今日5000 万美元。

通常染料生产涉及许多易燃易爆的 有机溶剂和剧毒的化学药品,而瓮染料 的制备工艺又特别复杂,需要经过许多 步中间反应步骤并产生大量的化学废 物。据估计,汽巴每年消费上万吨的化 学原料。在生产染料的同时,每年产生 8000 多吨的化学废物。当染料及其他化 工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之后, 所有剩下的化学物品被以最方便廉价的 方式就地解决了。工人们将固体废料从 反应釜和过滤器中刮出后装入铁桶,随 便扔弃于森林中的沟坑或空地里;剧毒 的砷酸则与石灰混合后掩埋在“酸坑” 中。因溶解度低或毒性太大,有机液体 一般用清水以1:200 的体积比例冲稀后 积蓄于厂区的人工湖里,让液体自然挥 发或慢慢渗于地下。少部分液体则在简 单的处理之后直接排入汤姆斯河中。为 防止当地民众察觉,工厂的烟囱一般只 在夜间才冒出带有颜色的浓烟。在这样 精心安排之下,每天数千吨的污水,无数 的废物和废气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 环境之中。在工厂开工典礼上,汽巴的 高管曾经自豪地对当地民众许诺,这家 化工厂排放的水将比汤姆斯河更清澈纯 净,他们会帮助改善而不是破坏当地及 附近海湾的生态环境。虽然在汽巴开工 不久,便有有识之士预言此家化工企业 会给环境带来灾难,但是这种不和谐的 声音很快在公司强大的公关攻势下销声 匿迹了。以至在以后很多年的时间里, 很多民众都不怀疑汽巴在繁荣当地经济 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态环境 造成很大的破坏。

化工企业对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所 产生的后果是容易想象的。首当其冲的 是一线工人。成天工作于弥漫着有毒气体的生产环境当中,其对身体毒害之大 不言而喻。据工人们后来回忆,一些生 产车间的毒气含量之大几乎可以直接溶 化偶尔过来办事的女秘书脚上的尼龙丝 袜。在众多有毒气体之中,工人们最怕 的是光气和环氧丙烷。前者在第一次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用作化学武器,而 后者是致癌物品,散发着大蒜般刺激的 气味,对眼睛、皮肤和肺都能产生极大的 伤害。如果工人抱怨,他们经常会被管 理人员揶揄一番,嘲笑他们并非在生产 冰激凌,应该感激有一份高薪的工作。 除非工人当场死于车间,公司根本不在 乎一线工人的生产安全。虽然十几年后 便有不少工人死于癌症,但后来有人对 汽巴工人作总体健康评估时却离奇地发 现他们比正常人生活得更健康。

几年之后,各种化学废物污染了厂 区的地下水源,慢慢地扩散到周边的民 居区以及当地自来水厂。随着民众环保 意识的提高,汽巴也因破坏环境而慢慢 地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在一些当地人的 抱怨及媒体的压力之下,公司承诺改进 环保工艺,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投机取巧, 将所有液体废物用管道排放于离产区几 十千米之外的大西洋中。若干年后因管 道破裂而被人们质问废液的组成时,一 个技术人员天真地解释说“管道里流淌 的是99%的水和一小部分盐”,成为当地 一个笑柄。地方和联邦政府部门对此家 化工企业的环境破坏也并非一无所知。 但早期经常是因政策不全而敷衍了事。 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美国环保总署曾 经对汽巴公司提出了200 多项环境违规 的指控及几十万美元的罚款。后来由于 联邦政策变化,所有的指控居然不了了 之。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汽巴将此化 工厂悄悄地搬出了汤姆斯河镇,重新落 足于渴望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这 里的厂区经改造之后成为一个污染相对 较轻的制药企业。

文/吴建中
作者简介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和环境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长江讲座教授。图片为本文作者。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sjtu.edu.cn。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