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信息的哲学研究在中国

信息社会的核心概念就是“信息”。 而信息是什么,信息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哲学家必须进行探究的基本问 题。我国对“信息”这个概念的探讨却并 非始于香农的信息论,而是始于维纳的 控制论。

我国对信息的哲学研究是比较晚 的。1964 年曾开过一次会议,决定翻译 若干篇控制论创始人的文章,中国科学 院自然辩证法组翻译出版了内部读物, 《控制论哲学问题译文集》,介绍了“国外 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 思想动向”。这部译文集共刊载了与控 制论直接相关的文章12 篇。紧接着,《哲 学研究》编辑部又出版了《外国自然科学 哲学资料选辑》(第四辑),虽然也同样是 译文集,但与前者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说前者主要是控制论创始人文章的 话,那么后者则是前苏联和东欧学者的 论文。是前苏联学者研究控制论的成 果。因此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我国对这 个领域的研究脉络,先是介绍“原创者”的 工作,然后介绍前苏联学者的工作。《哲学 研究》编辑部出版的这部文集共收入论文 33 篇。其中5 篇与“信息”这个概念相 关。它们是:“信息与反映”(乌克莱因采 夫);关于控制论中“信息”概念的定义(塔 拉先柯);从列宁的反映论来看信息(茹科 夫);信息模拟认识论本质(布鲁什科 夫);信息概念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 点(泽曼)。这2 部文集为我国关于控制 论的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中国的《十二年规划》制定后,控制论 在国内研讨和发展(1956—1966)提出了 自己独特的模式,即哲学先行,平行推 动。这种独特的科学传播模式并非始于 吸纳具体科学理论知识,而是始于辨明其 背后的整体哲学含义和应用意义。从此 开始了比较大规模的学术讨论。维纳从 控制论与通讯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形成了 信息的一般概念,因此他不仅对信息论的 建立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香农于1948 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则为信 息的概念从数学上进行了刻画,因此信息 这个概念就成为控制论的核心概念。

关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学科 的研究,我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 由于之前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关于这方 面的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这3门学科均 是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创立的,可是我国要 想急起直追,也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正 所谓做得好不如来得早,因此,无论是自 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认第一的。

到了1986 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了国内学者撰写的《控制论、系统论、系 统论与哲学》这部书。当时正值国内形 成了所谓的“老三论”(控制论、系统论、 系统论)热,这部书的问世得到国内的普 遍认可,当年便获“图书金钥匙奖”,翌年 又获“全国畅销书奖”。

这部书的特点是承接了20 世纪60 年代的工作,在作者队伍上有了相当大 的扩展。是我国关于这方面工作的一个 小结。然而不得不指出,该书的不足之 处是还能够见到前苏联理论体系的影 子,还有就是介绍西方国家这方面的工 作也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从某种意 义讲,“哲学先行,平行推进”的纲领未能 得到贯彻。

1991 年美国通过了《高性能计算与 通信法案》(又称戈尔法案),到了1993 年克林顿政府期间,戈尔成为副总统,于 是他便极力推行该法案的实施。为了让 普通百姓更好接受这个观念,戈尔将其 通俗地表述为“信息高速高速公路”。信 息高速公路对人们观念的冲击是巨大 的。那么对中国社会又会是什么?中国 社会科学院率先在1994 年立项,形成专 门的课题组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社会影 响”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项工作是我国 最早的一项国家级的研究课题,因此也 就受到较大的重视。在研究方面得到各 方面的配合,后来形成了研究报告报送 中央办公厅,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课题在结项报告的基础上又众多参 与者共同写出了专著《千年惊醒:信息化 与知识经济》。这项课题为我国打开了 向西方看的视野,真正让人们意识到我 国与西方的差距,其影响是深远的。使 得我国理论家开始关注相应的研究。

信息高速公路的普及,所触及的范围 太广了。以至于哲学家们也不得不对此 现象进行反思。而就在2002 年意大利学 者写出了《什么是信息哲学》一文,我国也 于同年将其翻译成中文,从此信息哲学作 为一个哲学学科正式被介绍到国内。到 了2010 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计 算与信息哲学导论》,是我国哲学界有了 一部比较正规的导读性质的著作。这部 著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为中国哲学界 引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范式。

这本著作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 点:

(1)学术品位高。该书共4 篇26 章,每章均有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在有限 的篇幅内汇集了大量的学术信息。

(2)学科前沿性。该书涉及的问题 都是当时最为前沿性的话题。这些话题 本身或许就能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因此 能够很快把读者带入最新的研究领域。

(3)专业性与可读性。作为专业性 的哲学书籍,可以作为硕士和博士生的 参考资料,有许多毕业论文都可以从中 解析出来。同时也能让非哲学领域的读 者了解信息哲学领域的专家都在干什 么。

(4)指导书和工具书。这是最重要 的一点,每章的参考文献非常仔细。因 此它不仅是导论,更是一部参考书。 总之,我国对于信息的哲学研究基 本走出了一条先引进后综述研究,再引 进再综述研究的路径。最终将我国的信 息哲学研究带入世界前沿。

文/刘钢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 员。图片为本文作者。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sjtu.edu.cn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