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相对于单纯的影像学诊断,3D 打印 技术的优点显而易见,医生可直接在打 印出来的实物模型上进行诊断,制定手 术方案,还可根据患者需要设计、制造个 性化器械,甚至打印人体器官等。目前 打印的器官是静态和没有生命的,将来 如果需要打印出有生命的器官,需要用 不同组织通过3D 打印配合在一起。期 待3D 打印出真正“有生命的器官”。

——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名誉主任那彦群
人民网[2014-07-22]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当前的高等教育仅在增量上下功 夫,通过资金的投入,在增量上获得产 出,却很少进行结构调整。国内大学在 研究生培养的传统上有问题。现在教育 主管部门的思路是“优胜劣汰”,顶层教 育叫“赢者通吃”,底层教育叫“末位淘 汰”。它认为上面拔尖,下面惩罚,问题 就能解决。实际上,采取“金钱奖励”、 “抽查”等方式来解决研究生培养的弊 端,都是行政意志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并 没有改变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中国科学报》[2014-07-24]

在中国,“好工作”与“差工作”之间, 确实存在着很大差距。有的大学生一毕 业就找到“好工作”,前景看好,这最好不 过;有些大学生刚毕业时,相应的“好工 作”还没有那么多,甚至不存在,不得不 先找个“差工作”维持生计;还有些大学 生和高校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判断出 现失误,他们向往的“好工作”不存在,这 样的大学生如果不改行,就只能从事“差 工作”。既然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可 避免地要从事“差工作”,解决他们就业 难的底限,就应该放在保证从事“差工 作”的人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铮
《第一财经日报》[2014-07-23]

中国正逐渐由工程大国转向工程强 国,“强”不仅指质量、水平及创新能力, 更包括价值和理念方面的提升。我们做 什么事情都喜欢用最先进的技术,但最 先进的就是最恰当的吗?我们大的工程 项目喜欢抢工期,“抢”,是不是正当的? 这些都值得每一个从事工程工作和工程 教育工作的人思考。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
《光明日报》[2014-07-22]

工程、社会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 的三角形。这其中存在着许多深刻、重 要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果不加以考虑, 便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试想,工程师 单纯追求技术,与经济上只追求GDP 指 标、学术上只看重SCI 论文有什么区别?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应有的道德底线和 职业操守。工程师的首要义务是把人类 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 位。反思我们过去的工程教育,更注重 器物化、工程化和技术化的教育,人文精 神和社会科学关怀的教育却很少。

——中国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余寿文
《光明日报》[2014-07-22]

95%的水产养殖仍依靠传统养殖技 术,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片面追求产量, 不重视质量和安全,且水产养殖赖以生 存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要从 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水产养殖的重 要性,逐步实现传统池塘的工程化改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麦康森
《中国科学报》[2014-07-24]

大学也许不是个完美的地方,但它 仍然可以称作是“象牙塔”。同学们,你 们即将面对的社会,远远比校园环境复 杂。在那里,你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 为,不一定都能够得到别人理解和支持, 甚至可能会遇到冷漠、歧视、讽刺、打击 和人为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曾经 被高考证明的智商将发挥作用,你们经 过大学4 年锤炼的情商更将决定成败。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
《中国科学报》[2014-07-24]

好大学必须有个性,而你那些“与众 不同”的部分,恰好无法纳入评价体系。 中国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 国”。各国大学的差异是历史文化形成 的,中国大学脚下的舞台就是中国,要寻 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味地“国际接 轨”、“取长补短”会导致千校一面,丧失 自身特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南方都市报》[2014-07-28]

许多科学家,尤其是最有创造力的 青年科学家,几乎都在加班加点工作。 仍然听到他们抱怨时间不够用。科学家 的时间去哪儿了?这个问题虽不能一概 而论,却与国家科研管理体系不无关 系。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科学家,都希望 科学家的时间能更多地专注于科学研 究,以产生更多的新发现与新发明。让 科学家的时间回归科学研究,应该是“国 家重大需求”。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冰
《人民日报》[2014-07-28]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许多疫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何 时何地会暴发何种传染病,谁都不知 道。我们能做的就是掌握尽量多的诊断 技术。中国没有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是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可是,一旦发 生了,我们必须能及时发现病原体,才能 有效控制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

《人民日报》[2014-07-24]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