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浙江慈溪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浙江 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卷首语 Foreword·
科普工作应与时俱进

我一直认为,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是科技创新创造的知识、创造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如果没有普及,没有推广应用,就不能为广大群 众或者说更多的人所掌握,就很难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很难转变为物质和精神力量。所以说,科普工作、推广工作、应用工作,它们跟创 新一样重要。科普工作本身的方法、手段当中也包含着创新。科普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观念不断创新,改革不 断深化,出版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在服务社会、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跨出更大的步伐。

我认为,中国的科普工作的确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需要与时俱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颁布了《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科普作为提升我国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普工作不光是普及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宣传科学人物、提倡科学方法。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宣传科学 家创新的历程,宣传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土壤。同时,我觉得现在科普环境也跟过去大不相同了, 现在中国有13亿多人口,民众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多、大学生接近2500万,所以科普的需求自然也是大幅增长。 现在对教育很重视,对少儿教育、学生教育很重视,而且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强烈求知的群体,比如说进城农民工,现在有2亿多,他们要学 习、要提升。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不光要求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他们要求用知识来丰富晚年的生活。所以 说,中国实际上是世界上科普需求最大的市场,也是成长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这是科普出版发展所面临的好的方面。

世界科技创新的态势、科技普及应用的态势也在发生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以及 人与人平等分享知识的程度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这方面会对传统出版带来冲击,也为科普出版创造了新的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这 个趋势出版社也必须看到。另外,其他学科领域目前也在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我所从事的制造领域,它也与信息化融合,正在朝着数字智 能制造方向发展,它的许多特征已经超出了制造这个产业。比如苹果手机,它并不是只有乔布斯的设计,实际上还包括全世界发烧友的参 与,而且还在不断给它增加功能,这就是网络时代给制造业带来的新的特征和新的形态。能源领域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都是以化石能源 为主,现在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逐渐上升,估计再过二三十年就会发展成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其他能源为补充,从集中供能为主转变成 为分布供能为主的形态,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体系未来二三十年后将会逐步建立起来。再比如健康问题,通常看病都是依靠医院,随着 医疗资源逐步普惠,健康检测慢慢进入自检、预测、预警阶段,许多健康检测产品已经普及到超市就能买到,许多疾病甚至可以自查自检, 人们不仅对健康知识更加关注,而且保健的手段也逐步普及化了。

我认为,科技发展将给社会和学科领域发展带来许多变化,由此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这些都给我们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当然 也面临新的挑战。科普出版不仅要依靠广大科学家源源不断提供原创作品,更重要的还是要面向市场,要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 要提倡原创科普,但是客观现实地看,现在许多畅销的科普图书原版都在国外,我们只是把它翻译过来再出版。这个过程可能还要经历相 当长的时间,即便我们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了,我觉得这种引进工作还是需要的,因为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本身就呈资源共创分享的基本态 势。出版社老的观念还是帮作者出书,这个并没有错,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只有面向读者、面向社会,你的书才 有人读,才卖得出去,这本书才有价值。

我赞成出版社要出精品。科普的精品必然是受大众欢迎的,必然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精品,才能真正 产生社会效果,真正促进我们国民素质提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注入正能量。过去科普工作主要是普及 一般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回顾科技发展历史、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主。中国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需要创 新驱动发展。科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这固然非常重要,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推广应用。科 普工作也要承担推动技术普及应用的责任,以此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 仅要求出版社普及已有的知识和技术,还要适当科学前瞻,以此推动科学原创,推动技术原创,这个作用 我认为是跟传统的科学普及相辅相成的,而且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当中它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据路甬祥院 士2014年6月24日视察科学普及出版社与干部职工座谈时的讲话整理而成。)


(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责任编辑 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