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声音·

图片来源:《新京报》

我一直认为,北大是不可复制的,每 一个北大人的人生也是不可复制的。希 望大家永远不要被喧嚣、浮躁所迷惑,请 勇敢地做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一 个堂堂正正、独一无二的北大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 王恩哥
中国新闻网[2014-07-01]

我们希望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 有突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 文史、艺术、外语方面的修养,具有很好 的国际视野,这需要不断优化学校高水 平、综合化的学术环境。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宫辉力
《新京报》[2014-07-07]

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对政府来讲是 个社会和谐的政府,对市民来讲是个人 民幸福的环境,对企业来讲是能促进经 济发展的一个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体 系的变革,它需要产业辐射以及整体经 济的转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云计算中心主任 季统凯
《中国科学报》[2014-07-07]

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 略高地。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 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 匙。不过,在大数据概念与应用实践中, 互联网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得到了广泛 重视和快速发展,与之相比,科学大数据 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
《中国科学报》[2014-07-08]

每当用各种表征手段把合成出的样 品结构搞清楚并确定其为新化合物时,那 种喜悦是可以拿到手上,看得到、摸得着 的。就是这种不断点缀在我的工作中的 小小喜悦,鼓舞着我继续在实验室里琢磨。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陆为
《中国科学报》[2014-07-07]

以往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很 多产业搞得很好,但缺乏核心关键技 术。这个分析并不全面,核心技术非常 重要,但光有核心技术未必能干成事。 拥有配套技术、配套产业、配套市场开 发,才是产业真正能发展的更重要因素。

——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 胥和平
《中国科学报》[2014-07-07]

今天的科研在很多人眼里很无趣 了,常常是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做。 有了问题却不知道怎样做,做来做去只 见论文,不见突破。科研不是为了取悦 自己的好奇心吗?科研不是为了证明自 己的创造力吗?养家糊口与功名利禄不 都是副产品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邢志忠
《中国科学报》[2014-07-07]

考上大学只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 点之一,之后还要走向工作。这份工作要 能安身立命,如果进一步让自己的才能充 分发挥,奉献社会,那就更完美了。人生的 成功在于选择,这决定了人生的意义。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陈大岳
《温州都市报》[2014-07-06]

电动汽车就像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面包和黄油一样,事实上它成就了今天 的我。不可否认,我的梦想就是研究电 动汽车。为了解决这一领域的新挑战, 需要增加知识水平和拓展思路,在工程 领域同样需要这些。工程的哲学就是系 统的整合和优化,要有迎难而上的精 神。正是这些努力让我收获了回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陈清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站[2014-07-04]

光提供基础设施是不行的,不跟科 学家很好地合作,开发应用,机器就是一 堆破铜烂铁。高性能计算的应用需要 idea,而idea是人想出来的,机器只是帮 人们去验证,去实现。超级计算能够做 出哪些科学发现,跟科学家的科研活动 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 迟学斌
《中国科学报》[2014-07-04]

现代教育中,知识与生命之间的关 系被扭曲了,有人把知识当作虚荣的头 饰。有人把知识作为交易的货币,有人 用知识来唬人,故弄玄虚。有人因为嫉 妒而学,有人因为虚荣而学,有人为了战 胜对手而学……正是这些不正当学习, 使我们看到许多“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 身心脆弱”的人,不断地暴露其愚昧,骄 傲和种种恶习。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刘云杉
《中国教育报》[2014-07-04]

从事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对人生而 言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因为有可能 为其投入一生却颗粒无收。如果一辈子 有效的工作时间是40年,那么,我75% 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天爵
《中国科学报》[2014-07-04]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南方科技大学从无到有,一直在争 议中前行,我感觉在当下的中国,南科大 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这些年南科大风 波不断,甚至有些时候差点翻船,只是我 一直硬着头皮在孤独中思考,在内心里 保留一份自信和坚持。客观地说看到学 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取得骄人的成绩,将 来能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我还是很高 兴和欣慰的。我相信南科大依然有众多 可能,将来大有可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齐鲁晚报》[2014-07-05]

硕士博士都把精力首先用于发论文 保毕业,没有时间提高临床能力,硕士不 “硕”、博士不“博”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雷寒
《光明日报》[2014-07-03]

(编辑  石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