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纵横捭阖·
生态文明呼唤生态道德

生态文明是人类总结了人类历史上农业文明阶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带来的“黑色文明”而重新调整自己的文化,即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新的生态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共进、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高度和谐的文明,是高效的循环经济、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生态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健全、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人群的健康;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人人享有生态福利、生态公正、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生态文明是社会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的高级文明形态。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治国方略,也就是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的“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呼唤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一定要强调公民生态道德的操守,在市场经济下,对金钱的追求往往淹没了人们道德和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可以说,只有公民具有生态道德,社会才有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伦理学。它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人类在利用环境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生态伦理学对目前全球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生态危机和道德问题加以理论概括和哲学探讨,研究生态意识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阐明生态道德的构成及生态道德的价值。

生态伦理学早在人类远古时期——图腾文化阶段就有了萌芽,而作为一门学科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1952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 施韦兹和英国生态学家A. 莱奥波德分别在20 世纪40 年代和50 年代提出来的。A. 施韦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文化。他认为,新的伦理学是对文化的必要发展,基于理性之上的伦理学思想对现实生活起着指南针的作用。新伦理学的基础以崇拜生命为原则,A. 莱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是其伦理学理论的代表。“大地伦理学“改变了人类的地位,人类从大地—社会的征服者转变到他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和公民。

生态伦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调节作用,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表现为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生态伦理学规范人类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行为和义务,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关心地球家园和人类命运,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社会道德。

中国56 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对绿的图腾和对树的崇拜无处不在,几乎所有民族都在自己居住的村寨边选定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风水林或水源林,村寨的居民对这片山林至尊崇拜,严禁任何人砍伐和破坏。村寨中的苍天古树也往往成为村中的神树加以崇拜和保护。中国的这种生态文化传统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生态道德基础。需要弘扬光大。

村寨风水林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供应村寨水源的水库。中国各民族人民都懂得“山青水秀,山穷水尽”的道理,知道一旦风水林破坏,村中的井水就干枯了;农田也会失去灌溉的源泉。云南元阳的哈尼族梯田文化,是典型的以神山森林文化传统为背景的文化,哈尼族梯田建在神山下面,村寨建在半山腰,村寨下面是梯田,山上有63958 ha 的原始森林,村寨上面有4653条大沟拦截雨水。森林—村寨—梯田组成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山高水长,山有多高,森林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形成水分的良性循环。我们对云南石林县的研究则表明,这里的彝族一直传承着一种称为“密枝林”的古老文化,村民对密枝林顶礼膜拜,任何人不得砍伐,甚至连枯枝落叶都不能动。由于密枝林文化传统的作用,保护了3480 公顷的村寨风水林。对石林县380 个村寨的研究表明,当地彝族村寨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0% ~80%,而汉族村寨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18%。我们对云南高黎贡山周边16 个世居民族的村寨风水林研究又表明,由于各民族都有神山森林文化传统,使当地4303 种植物得以保护。在云南高黎贡山的百花岭村,村民还成立了“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对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传承起到很好的作用。

村寨风水林的保护除了原始宗教——图腾的作用外,现代中国村民的生态伦理观则是靠村规民约来实现。村规民约是当代中国农民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好形式,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今天,如何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如何对年轻一代进行科学的传统生态文化再教育,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村规民约的生态伦理内容,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呼唤生态道德,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也呼唤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人人争做生态文明人。一个国家,只有人民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的生态公民,把生态意识上升为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社会倡导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弘扬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明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本文参考文献主要来自作者专著《文明的生态学透视——绿色文化》(安徽科技出版社,1998)、《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走近生态文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文/周鸿  
作者简介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图片为本文作者。
栏目主持人    关增建,电子信箱:guanzj@sjtu.edu.cn
(编辑  祝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