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期刊亮点·

南海海底天然地震台阵观测实验 及其数据质量分析

为了在海底天然地震观测领域积累经验,同时揭 示南海中央海盆残留洋脊下的岩石圈结构,国家海洋 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刘晨光等在南海深海区进行了一次 较大规模的被动源海底地震仪(OBS)台阵观测实验。 从多个角度分析所收集的海底地震记录的数据质量。

地震波形分析表明回收的OBS 记录质量良好,来 自远震、区域性地震和马尼拉俯冲带内的小震的主要 震相都清晰可辨。海底背景噪音频谱分析显示OBS 记录的噪音水平要高于全球平均噪音模型,且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数据质量 存在差异,反映了洋流对于OBS 各分量的不同影响及各分量与海底的耦合 状况;在5~1 s 周期范围内,多个OBS 台站存在着一个噪音低值区,且水平 分量和垂直分量在此频段噪音水平很接近。这一特征与开放大洋的噪音 特征不同,说明南海这一边缘海的双频微噪音的能量来源并不是远源。利 用瑞雷面波的偏振方向规律确定了OBS 台站水平分量的方位,并对典型地 震的瑞雷面波进行了频散分析。

《科学通报》[2014-05-30]

纳米流体圆管内的湍流流动特性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学院王鹏等采用Eulerian- Eulerian 模型和Eulerian-Lagrange 模型研究了TiO2- 水纳米流体在水平管内的湍流流动特性,并与实验进 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模型中各种相间作用力的影 响。从微流动角度探索纳米流体的流动本质,从而进 一步揭示其传热强化机理。

结果表明:在壁面附近,纳 米颗粒与水存在明显的速度差 异,相间的动量交换十分明显, 从而强化了局部微流动,导致边 界层变薄。纳米颗粒在整个流 场内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边界层 内部换热能力得到大幅度增 强。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的改变 是影响其强化换热的主要因素。

《化工学报》[2014-06-05]

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含高浓度 聚丙烯酰胺污水

中国海洋大学郑 忠环等运用厌氧瓶和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对含部分水解 聚丙烯酰胺(HPAM) 的污水进行厌氧水解 酸化生物处理。选取 PAM-F1 和PM- 2 2 株厌氧菌为HPAM 降解菌,并优化了单 株菌和混合菌的降解条件。

结果发现,最佳降解条件为降解9 d,连续活化3 次,温度35~40℃,初始 pH=7.5。此时,混合菌对500 mg·L-1 HPAM 污水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 达到40.69% 。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 16S rDNA 分析,确定PAM-F1 为红球菌 (Rhodococcus sp.)。混合菌降解前后 的HPAM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 细菌能够降解并利用HPAM 的部分胺基 和碳作为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并推 断出HPAM 的降解过程发生在厌氧水解 酸化阶段。扫描电镜图片显示,ABR 中 形成了能有效促进HPAM 生物降解的颗 粒污泥。而经过ABR 处理的HPAM 污 水,CODCr 去除率和HPAM 降解率可分 别达到89.96%和75.48%。

《环境科学学报》[2014-06-06]

基于自动分类法的红树植物叶片 信息测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 所乐通潮等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和 影像自动分类原理,在软件ArcGIS10 中 构建“叶片信息测定器”,并利用此工具 测定50 个不同类型参照面的面积、周长、 长度和宽度,来验证自动分类法的可行 性和精度。

结果表明: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 的相对误差均小于 1.3%。分别采用自动 分类法、网格法和Photoshop 法测定福建漳 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的6 种不同红树 植物叶片(桐花树、白骨 壤、老鼠簕、秋茄、黄槿 和木榄叶片样本各150 个,共900 个样 本)的面积、周长、叶长和叶宽等叶片信 息。研究发现,木榄叶片最大,白骨壤叶 片最小,桐花树和白骨壤的叶片大小较 为均一,木榄和老鼠簕的叶形较为狭长, 黄槿的叶形最接近圆形;自动分类法最 为快速,平均测定每张叶片信息只需10 s,网格法最慢,每张叶片需要用时600 s,Photoshop 法每片用时约20 s;自动 分类法、网格法和Photoshop 法的变异 系数没有显著差异,3 种方法所测结果的 相关性极显著;与网格法和Photoshop法相比,自动分类法具有更快捷、高效、 信息更丰富的特点。

《林业科学》[2014-05-25]

区域气象干旱评估分析模式

为应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干旱 问题,对区域气象干旱相对完整的评估 分析模式开展了探讨。中国水利水电科 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刘文琨等提出了 从区域气象干旱识别到干旱特征值计 算,再到干旱特征多变量分析的3 个分析 评估步骤。

研究以渭河流域为例,对研究区域进 行了矩形干旱评估单元划分,选取了RDI 为评估指标对区域内各单元各时段的干 旱状态进行了识别,结果与历史记载的干 旱年份吻合较好。分别采用了分布拟合、 相关系数和Copula 函数等统计学方法对 区域干旱的干旱特征值(干旱历时、干旱 面积、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进行了特征 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单变量、双变量及 多变量特征分析对比结 果。通过对各类分布函 数的计算和绘图,得到了 渭河流域干旱事件发生 的条件概率和重现期,形 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区 域干旱评估分析模式。

《水科学进展》[2014-05-25]

(编辑 祝叶华)